笔趣阁 > 民国:督军公子的非凡婚约 > 第92章 不怕洋人找你麻烦~

第92章 不怕洋人找你麻烦~

    西京。 长安。

    吴恒把张汉卿一行人安排在长安最具盛名的饭店。

    次日,他带张汉卿去西北陆军士官学校参观了一下。 陆军士官学校与东北的讲武堂不一样。。

    陆军士官学校开设的课程有许多,不仅有步兵科、炮兵科、骑兵科、工兵科、装甲兵科、还开设了外语班。 不管是哪个科的军校生,每周二、周四、周六,分别有两节日语言、英语、俄语课。

    当然,也不是要所有的军校生都要精通外语,只要进行简单的外语交流进行。 并且,陆军士官学校的军校生,每周都会进行简单的拉练,班级之间竞争。 吴恒还打算在三个月后,让他们分别去部队锻炼一个礼拜。

    他认为教科书是死板的,但人是活的,要因学施教,而不是照本宣科。 军校的装备也是一流的,在这里有奉械、日械、美械、德械、苏械等。

    所有的军校生在毕业之前,需要熟悉这里的所有武器,不管哪个品牌的枪械到手里,都得打出合格的成绩。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口径的火炮,轻型坦克、重型坦克等。

    还有两百匹高头大马,骑兵科的学员,不仅要精通刀术,还要精通马背上射击,以及骑兵作战的要领等等。 总之,在西北陆军士官学校受训,是非常受罪的一件事。

    在这里,军校生几乎没什么课余时间,每天除了高强度的训练,还有军事理论课等等。

    张汉卿参观了一圈,不禁暗暗叹气,东北讲武堂和西北陆军士官学校相比,差距可不是一般大。 在这所陆军士官学校,他能感受到浓浓的求学气氛。

    而东北讲武堂,如今更像是世家子弟混资历的地方。 这也让他暗下决心,东北讲武堂也应该有所变革了。

    否则,再过几年,东北讲武堂怕是要从全国的讲武堂中除名。

    “子兴,你胆子可是够大的,军校门口弄这么两行字,不怕洋人找你麻烦~”?”张汉卿半开玩笑似的问道。

    吴恒咧嘴一笑,不以为意,道:“我们都快成了半殖民国家,外国军队可以在我们的土地上驻扎,他们的军舰可以 停靠在我们的港口,在我们的土地上,有着大大小小的外国租界,陡然是国中之国。”

    “我说驱逐胡掳以兴邦,我辈军人当自强,这话可有错?”

    张汉卿知道这话没错,但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不是给了洋人生事的借口吗? 不过,吴恒事情都已经做了,再说什么也没用。

    “军校参观了,希望多年以后,这里毕业的每一位军校生,都能成为叱吒风云的一代名将。”张汉卿道。 “会的。”

    吴恒心想他这么多资源堆下去,哪怕是一头猪,若干年后,也能在战场上有所建树。 接着。

    吴恒安排道:“汉卿,一会儿让我的司机,送你们去华清池住两天,等我忙完了,带你去前线观摩战事。” “华清池?”

    张汉卿皱眉道:“就是骊山脚下杨贵妃泡温泉的那个地儿?”

    “对,那里有天然温泉,周边景色甚是迷人,你们可以好好玩两天。” 吴恒知道张汉卿的德行,这个花花公子最喜欢和美人儿一同游山玩水。

    而华清池周边景色宜人,群山环绕,小溪流淌,不失为携美出游的好地方。 “成,听你安排。”

    张汉卿对这个安排还算满意,反正他这次来西北,既是来避避风头,也是来考察一下西北奉军的真实战斗力,顺便 探一下吴恒的底。

    随即。

    吴恒安排曹副官送张汉卿回去,一会儿安排张汉卿一行人去华清池。 打发走张汉卿。

    吴恒回了西北边防督办公署。

    最近这两天,他要处理新疆那边的军务,也要关注奉军与冯玉祥的作战,还要处理各省的军务。 总之,公文压了一大堆,都在等着他批复。

    为了加快时效,他基本不会看公文。

    而是让参谋们拿着公文念,他来口述批复。

    这种处理公文的法子是跟张大帅学的,省时省心也省力。 两天后。

    吴恒带着张汉卿一行人前往黄河北岸。

    王树常率领的奉军各部,与冯玉详部打了多日。

    奉军稳稳占据着上峰,冯部由主动进攻,转入阵地防御战。

    冯部在黄河北岸各军事要塞,修筑了大量的碉堡和工事,目的不言而喻,他们要和奉军打长久的阵地战。 要知道,长时间的对峙,消耗的不仅是物资,还有官兵们的士气。

    冯玉详有阎锡山的物资支持,暗中有苏俄军事顾问帮忙,这次是铁了心,要和奉军长久打下去。 毕竟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

    方方面面都得受人家阎老西的约束。

    而奉军方面,亦是看穿了冯玉详的企图。 却迟迟没有发起总攻。

    主要原因是驻直隶、潼关、绥远的两个重炮旅,一个装甲旅,还有一天才能赶到。 等重火力赶到之后,便可一举拿下黄河北岸的冯部阵地。

    奉军。

    指挥部。

    王树常正在部署总攻前的相关事宜。

    手下参谋来报,大帅与张军团长到了。

    王树常放下手头上的事,带着参谋人员出去迎接。 外面。

    吴恒与张汉卿一行人风尘仆仆的来到前线奉军指挥所。

    “~大帅。” “张军团长。”

    “诸位一路辛苦,请到司令部用茶。” 王树常的称呼,直接让张汉卿的神情当场变色。 他是奉军少帅。

    可王树常却称呼他为张军团长,称呼吴恒为大帅。 难道西北奉军是要脱离奉系了?

    还是说,西北奉军只认吴恒这个大帅,不认他张汉卿这个奉军少帅中?

    虽是一个简单的称呼,却让张汉卿联想到许多。 不过。

    此时在人家地盘上,他也不好发作,只能佯装笑意,与之交谈。

    “树常,一转眼,你现在都是一省督办了,论职务,能和我那几位叔伯平起平坐。”张汉卿笑道。 “张军团长说笑了,东北的几位督办,可都是大元帅的拜把子兄弟,我哪敢和他们平起平坐。” 王树常也是个聪明人,话里话外,无不透露出与张氏父子之间的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