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朱允熥,把八岁朱雄英复活啦 > 第51章 异常的浙江官场

第51章 异常的浙江官场

    三人进了常升开的宣纸店铺,马上就被充当掌柜的李景隆发现了。不过李景隆并没有声张,而是交代他从曹国公府带出来的副掌柜继续正常营业,再派亲信外出,把正在谈生意的常升叫回来。然后他亲自带着朱雄英朱允熥和张三丰三人上楼,去准备好的地方详谈。

    上了楼,众人进了隐秘的房间等候。不一会儿,常升就进来了,见到朱雄英和朱允熥,激动得热泪盈眶,马上就要大礼参拜。朱允熥赶紧扶住常升,说“开国公不必如此,咱们是一家人啊。”朱雄英也开口道“开国公快坐,咱们这就开始商议事情。”

    常升听了两个外甥的话,也不拖延,马上乖乖坐好。随即朱雄英开口问道“开国公,曹国公,你们来这杭州府也有一段时间了,对城里的特殊情况可有什么了解?”

    李景隆马上摆出了各种记录的纸张,而常升则是率先开口道:“殿下,此次我们来到杭州,重点查探了余家。余家在这杭州府可谓是手眼通天。那余家世代诗书传家,还积极办学,虽然自己没有多少子弟为官,但是细查起来,各府各县都有在余家的学堂里读过书的官吏。这几年余家还和其他世家通婚,再合作,财富也累积无数,合作的产业遍布各行各业,从绸缎庄、米铺,到钱庄,几乎都有他们的影子。”

    李景隆紧接着说道:“而且,我们发现这杭州府大大小小的官员,大多都与余家有着频繁的接触。知府大人隔三岔五就会去余家赴宴,那通判更是时常往余家的粮店里跑,仿佛余家的粮店才是这杭州府真正能做决策的地方一般。除他们以外,七品以上官员更是没有不与余家接触的,这实在是十分不正常。”

    朱允熥皱着眉头,拿起桌上的一份情报看着,边看边说道:“这余家看起来要政商通吃啊?虽然他们这些江南世家向来底蕴深厚又财大气粗,可如此明目张胆地与官员往来密切,就不怕朝廷察觉吗?他们这么有恃无恐,难道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还有提刑按察使司里的人就一点反应都没有?”

    “殿下有所不知,这浙江有一点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承宣布政使司与提刑按察使司虽然名义上在杭州府,但是却都在百里外的仁和县。而都指挥使司和杭州府的府治是在钱塘县。所以这也就形成了一种‘分治’的状态。平时除了大事,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也基本不怎么管杭州府的事情,隔得远就这样了。”李景隆补充道。

    “果然还是出了应天城才能知道更多。要不然我还真以为什么地方都像应天府一样,江宁县和上元县隔着一条秦淮河,没那么远呢。”朱雄英感叹一句,又问道“不过就算浙江这些官员平时不管,那杭州府里变化又不算小,浙江官员就一点没有动作?还是说,锦衣卫就是被他们收买的?”

    常升这时候说道“殿下,三司之中,都指挥使司通常不管政事,只要不拖欠军饷与卫所待遇,他们几乎不会说什么。剩下的两个,承宣布政使司通常更重民政,如果杭州府钱塘县里一片繁华,他们也一般不会多管。所以,臣觉得,问题应该出在提刑按察使司上。”

    “开国公这话,可有依据?难不成是浙江的按察使司与锦衣卫有了勾结?”朱允熥问道。

    “吴王殿下,提刑按察使司归刑部管理,想和锦衣亲卫直接搭上关系还是有点难度的。臣的意思是,这浙江还有杭州府所有正七品以上官员都这般频繁与余家接触,那按察使呢?为何没有他的相关记录。连杭州的按察分司佥事都有不少活动记录,这正三品的按察使却极少露面,这不是很不正常吗?”常升指着记录,说道。

    不得不说常升作为常家三兄弟里难得的聪明人,还是有点东西的。这下朱雄英等四人仔细一看,果然发现问题正如常升所说。这正三品的按察使,看起来也有露面,但是次数上远远少于其他官员。大家也都明白,这不可能是这个按察使真的清正廉洁,不愿同流合污。因为如果他是这样的人,他早就会向刑部或者皇帝直接禀明情况了,而不是任由此种情况在此蔓延。

    “所以,这按察使应该是出了意外?”朱允熥猜测道。

    “很有可能,刑部没有收到异常的奏报,监察御史也没有发现问题,替皇爷爷探查情报的锦衣卫又被人渗透……这一连串的事情下来,杭州府慢慢地也就脱离了朝廷的掌控。如果这样的州府再多一些,很难想象朝廷以后对地方还能有什么统治力。”朱雄英说着,自己都觉得害怕。如果自己没见识到这种险恶情况,那以后自己就算当了皇帝,那也会被慢慢架空吧?

    “刑部尚书暴昭那个人我知道,耿介有峻节,布衣麻履,以清俭知名。刑部在他的管理下,上上下下都是一群铁面无私的人。不过刑部没有主动外出查探的权力,所以问题应该还是出在杭州这里,或者应该加上都察院监察御史这一层。”李景隆分析道。敌人的做法,应该是对朝廷能主动探察情况的环节下手,所以才会出现现在的情况。

    “除了这些人以外,咱们还不知道白莲教那些人到底在哪些地方插手了,就很麻烦。”朱允熥想起白莲教这个场外因素,还是有点发愁。

    几人又商讨了一番接下来的行动计划,决定由常升继续以谈生意为幌子,盯着余家的日常往来人员,尤其是那些看着形迹可疑的,说不定其中就有白莲教的身影;李景隆则去设法从那些与余家有往来的小官员口中套出些话来,毕竟这些小官员知晓的或许不多,但有时候也能提供关键线索,也不容易引起上面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