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 > 第154章 似乎不合时宜

第154章 似乎不合时宜

    众将夜里集合。

    太子说了自己的意图:“诸位将士,可有愿意追随本太子追击迟滞敌人逃走的?”

    先前很多将士心中都把太子当成了天命之子。

    可是真到了这个关系到自己性命的时候,大多人还是本着崇拜归崇拜,小命归小命的原则选择沉默。

    当然也有脑袋一热,想要表示愿意的兵士。

    却被身边的老兵制止:“你没看到左将、军都没用发话吗?想去送死吗?”

    那小兵一脸懵:“太子不是比左将、军大吗?为何还要等将、军发话?”

    老兵解释:“太子大不假,可是除了东宫六率之外,太子并没有其他部队的调兵之权,只要主将不同意,太子就没有办法调动一兵一卒!”

    那小兵问:“先前秦世子不是也调了陷阵营去救太子吗?难道秦世子有调兵之权?”

    见新兵问出这等弱智问题,老兵忍不住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太子若是因为咱们的不救援而丧命,主将就会被牵连,当然要派兵。”

    小兵更不懂了:“难道贻误战机,放跑敌人主将不用担责?”

    老兵又给了这小兵一巴掌:“这等大事,不是你我这等小兵考虑的,更何况贻误战机还是不贻误战机,你我也只是一月拿一两银子的军饷,只有活着才能继续拿,若是死了,抚恤金能给你一年的军饷就不错了,一直活着就一直能领!”

    小兵一想是这么回事儿!

    能活着谁愿意拼命啊!

    而这种情况,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在下面的兵士中都在发生。

    除了陷阵营有一些兵士站出来表示愿意跟随太子一起行动,其他营的兵士没有一人站出。

    而下面的小声议论却被秦长安听的清清楚楚。

    他转头小声询问张铁头:“我大禹普通兵士每月只有一两饷银?”

    张铁头先是一愣,马上就反应过来,少爷应该是也听到了下面兵士的议论之声。

    “我大禹军普通兵士每月二两饷银,边军二两五钱饷银,京营的普通兵士则是三两,若是比这个少,肯定是被上官给克扣了。”

    秦长安明显一惊。

    三两的军饷到了兵士手里还剩下一两。

    这克扣的也太厉害了。

    怪不得左武卫这支精锐,如今的战斗力却如此拉胯。

    太子亲自动员,也只有陷阵营的兵士响应!

    看来左武卫军中,除了陷阵营之外,恐怕都在克扣兵饷。

    秦长安此时才发现自己错的非常离谱。

    本想着借用神迹让太子在左武卫中树立威望,现在看来这点威望什么用都不起,毕竟这些兵士心中都跟明镜似的,到他们手中的军饷和抚恤金都是被克扣后的。

    套用一句,秦长安在后世记忆中的一句话,几百块钱玩什么命啊!

    只是秦长安不知道,禹帝是否知晓这种情况?

    若是知晓为何不整治?

    为何还要派他们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

    秦长安觉得其中必有引擎,否则以禹帝的英明神武,怎么会犯如此错误?

    就在秦长安心中猜测的时候,太子已经到了他身边,碰了他一下,小声问道:“只有二三百来人愿意,怎么办?”

    “二三百人足够了。”

    秦长安说的并非是逃跑足够了,而是这二三百人可以让他们担任军中骨干,完成对左武卫的改造。

    “好,那就带他们出击。”

    太子见秦长安如此说,他也有了信心。

    秦长安却拉住太子,小声道:“先让他们出列,不急着出击,今日殿下还需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太子不解:“何事?”

    秦长安道:“借此机会砍了左武卫中克扣军饷的蛀虫,然后将这一年的军饷足额发放给他们,并承诺抚恤金也是如此。”

    太子脸都绿了:“可我没钱啊!”

    秦长安在心中狠狠鄙视了一下太子。

    太子这脑子也是够笨的。

    “我有,足足二百万两!”

    太子立刻反应过来,秦长安是想要动那些弄回来的军饷。

    “这是不是有些不妥?若是父皇知晓此事,你我都要挨鞭子!”太子见秦长安还是坚持又道:“你的秘密最好不要暴露在众人面前,否则把你当成妖怪就麻烦了。”

    秦长安没想到太子最担心的是这个。

    心中微微有些感动。

    不愧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好兄弟。

    秦长安对他也没用隐瞒:“已经暴露了,不过我跟他们说的是陛下赐给我的五灵搬运法。”

    太子:“如此时刻追查那些蛀虫,他们会不会铤而走险而哗变?”

    秦长安:“放心,有我和铁头在不会出大问题,真要是有人铤而走险,我就先动用天雷劈死他。”

    “好,那本宫就玩一把大的。”

    太子很快做出决定。

    这时候,他没有丝毫铺垫的对左琼问出了军饷之事。

    “刚刚本宫偶尔听到有人议论,说普通兵士的军饷只有一两,可是本宫记得朝廷规定京营兵士每月的军饷是三两,左将、军是否给本宫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问话直接给左琼打了个措手不及。

    毕竟关押军饷如何发放到下面之事,就连陛下都没有亲自过问。

    太子却当着这么多兵士的面问了出来,而且声音极大。

    除了陷阵营的兵士之外,其他各营的新兵也都懵了,他们的兵饷不是一两而是三两?

    很多人都看向身边的老兵,小声询问情况。

    老兵们就给他们讲述其中的潜规则。

    最后还不忘加一句:“能给你们发一两就很不错了,要是边军和府军恐怕连一两都拿不到!”

    就在老兵们安抚新兵的时候。

    太子看左琼不答,很生气:“说是不是你带头克扣的兵饷?”

    “殿下,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见太子如此直接询问,左琼一个激灵回过神来,开始打马虎眼:“等到此事过后,末将会跟您亲自解释!”

    “不,不用跟我解释,你要跟这些为我大禹出生入死的兵士解释。”

    太子直接就把此事的矛盾开始转移。

    把自己追问的矛盾,转化传成了我带兵士们问的。

    当然太子还不忘对着下面的兵士加一句:“左武卫的兵士们,本宫知道苦了你们了,今年的兵饷本宫会在处理了那些蛀虫之后,足额发放给你们,包括那些伤残或者战死兵士的抚恤金,一并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