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东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任武便率领大军向最近的塞种人部落进发。这个部落经过之前的战争,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剩余的塞种人选择了投降,任武留下了一万草原轻骑兵来监管他们。随后,他又带领着大军继续前进。
当到达下一个部落时,情况有所不同。这里还有六万可以作战的士兵,但他们只是将轻骑兵排列成阵,不知道是想战斗还是逃跑。
任武身穿黑龙战甲骑着白虎手持一双盘龙戟,毫不犹豫地带领着武士营发起冲锋,只用了一次冲锋就消灭了对方的六万残兵,甚至那些动作稍慢的少年武士都没有得到立功的机会。
任武留下了一万草原轻骑兵来监管这个部落,并让金雕带路前往下一个目标。
下一个部落见到任武大军到来后不战而降,任武留下一万草原轻骑兵看守部落,并带着投降的塞种人轻骑兵一同向下一个目标进发。
这样的过程不断重复,三天时间里,任武率领大军奔袭六百余公里,总共歼灭了塞种人的军队二十八万人,还收降了轻骑兵十三万人。
随着这场战斗落下帷幕,塞种人部落联盟宣告终结,而任武为了一劳永逸,命令所有的塞种人必须前来参加一场盛大的讲经大会。
由于伊塞克湖位于塞种人的聚居地中心地带,因此任武毅然选择在此地举办这次盛会。五天后,这个地方变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任武站在高台之上,慢慢地升向空中。此刻,在场的所有塞种人,不分男女老少,纷纷下跪并虔诚地匍匐在地。五百万塞种人和一百万其他民族的人们如潮水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片黑压压的人海。草原轻骑兵们穿梭其中,有条不紊地维持着秩序。
身着黑龙战甲的任武在半空中悬浮着,他的身后闪耀着五彩圆光,周身散发出璀璨夺目的毫光,令人瞩目。接着,任武运用神国规则,将自己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个大众的耳畔。
任武开始宣讲《大度人经》:
“如是我闻,真神在圣湖为大众讲经——昔於原始混沌中,神光开辟世界,得授元祖度人无量经。本尊为无上大神,长居混沌乃上圣高尊,妙行真神,奉道行真,教化世人,人道苦楚,仙道苍茫,鬼道乐凶,绝人命门,皈依本神,可得长生······
皈依本神者,所求皆得,常奉本神者,万事顺遂,信仰本神者,可得永生······
诸天日月星宿,往复运转。唇动神风,舌绽神雷,妙音天成,教化世人,众真侍座,唯尊本神。”
任武的声音充满力量和威严,仿佛能够穿透人心。经文的智慧与度化规则在空气中回荡,让人们沉浸其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启迪。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如同天籁之音,深深地洗涤度化着听众的灵魂,众人心中涌起对神明的敬畏之情,他们的肉体灵魂伴随着经文的度化规则,被深深的度化永世不叛。
随着第一遍经文的宣讲结束,所有的跪倒在地的部落众人都成了任武的信众,尽管他们听不懂秦言,不理解经文的具体含义,但这丝毫不妨碍度化效果。绝大多数塞种人和其他部落的人都成为了任武的信徒,尽管只是浅信程度的信仰。
真武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种效果,他再次宣讲了两遍《大度人经》,当三遍经文宣讲完毕后,下方下跪的所有人都已经达到了深信程度的信仰。
伊塞克湖边上所有的人都对真武侯行起了五体投地的三拜九叩之礼,全身心地表达着他们对这位新信仰真神的皈依尊崇之情。
任武使用塞种人的语言继续说道:“本神施展神迹,是为了让后世的记载不至于谬传。现在,我将收取伊塞克湖的湖水,请诸位信众观看!”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整个伊塞克湖开始泛起涟漪,湖水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在湖心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
任武在伊塞克湖的最深处,水面一下六百米处开启了神国空间门,旋涡越来越大,最后占据了整个水面的一半面积,惊得众人纷纷站起来了,看不到的人甚至蹦高了观看,聪明的人散开站在高处看着湖水。
虽然伊塞克湖的湖水是咸水,但是含盐量并不高,里面有大量的苏达克鱼、白鲑鱼、鲤鱼,肉质鲜嫩。当地人因为湖水终年不冻,被视为圣湖,唐玄奘西行经过此地将此湖记载为大清池。
任武将空间门开到最大,半个时辰湖水抽干,人们惊讶地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敬畏和虔诚。他们亲眼目睹了真武侯的神迹,更加坚信他就是真正的神明。在这一刻,他们对真武侯的信仰达到了巅峰,愿意全心全意地追随他。
此时有塞种人的能工巧匠自发的在湖底的岩石上,开凿岩石制造祭祀真神建筑物,任武随手将一个铭刻自己功绩的青铜大鼎,放在祭坛上。
任武度化众人共花费了神国存储的信仰力的三分之一,但是收到了众人的信仰之力,迅速的弥补了任武的亏损。
待到工匠石匠走上岸后,任武收起空间门,湖水在河流的灌注下慢慢的上涨,任武估计需要百年才能够恢复原来的水位,自己的传说至少能够在此地延续百年。
任武在高空用塞种人的语言宣布:“凡是今日听经人都是大秦人,收到大秦的庇护!”
下方信众欢声雷动,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自此伊塞克湖被当地的百姓称为秦湖,圣湖,真武湖等等,不一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