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武在伊塞克湖终于达成了自己的目标,他成功地从塞种人的十三万降军中征集到了五万轻骑兵,并将他们带往城郭诸国,留下八万轻骑兵保护地方治安。
同时,安排了五万轻骑兵留下来维护呼揭人的治安,而另外五万轻骑兵则跟随任武东征南下,一同前往城郭诸国。
此外,还有来自北方草原的五万轻骑兵,总计十五万异族轻骑兵以及五万五千名武士营重装铁骑,都追随真武侯任武沿着阿克苏河一路向南,进入了城郭诸国区域。
城郭诸国由一系列小国家组成,包括姑墨、温宿、龟兹、焉耆、于阗、疏勒、莎车等等。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流域沿岸的一片片绿洲之上。
每个国家以一座城池作为核心,周边围绕着农村地区,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小国。这里的人们定居在特定的土地上,主要从事农耕和畜牧业。
与游牧民族的流动性不同,农耕民族对土地有着较高的依赖度,一旦遭遇失败很难轻易迁移。
真武侯在城郭诸国的征伐就像是一场武装旅游,温宿、姑墨看见彻地连天的大军直接投降了,任武将的国王册封为大秦姑墨县令,武将册封为大秦姑墨县尉,发给了印信并以姑墨国名改为姑墨县的县名。
姑墨地处塔里木盆地的中心,也是众多河流的交汇点,拥有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自古以来就是人口聚居之地,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如今成为了大秦帝国的一个县城。
任武派出武士营的五万大军前往各地城帮,命令他们前来姑墨朝见自己。
这些城郭之国实力都很弱小,而且彼此之间还经常发生战争,所以现在的城郭诸国没有多少可战之兵,加起来也就十余万。
农耕民族真是养不起兵,游牧民族几乎是个成年男子都是骑兵,他们自由弯弓牧马狩猎,稍加训练都是合格的轻骑兵。
一个月后所有的城邦贵族领主带着随从士兵,汇聚到了姑墨城,真武侯站在城外高台,身着黑龙战甲的任武飞到空中悬浮,身后显出五彩圆光,周身散发出夺目的五彩毫光。
接着,任武运用神国规则,将自己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个大众的耳畔,开始宣讲《大度人经》:
“如是我闻,真神在城郭诸国为大众讲经——昔於原始混沌中,神光开辟世界,得授元祖度人无量经。本尊为无上大神,长居混沌乃上圣高尊,妙行真神,奉道行真,教化世人,人道苦楚,仙道苍茫,鬼道乐凶,绝人命门,皈依本神,可得长生······
皈依本神者,所求皆得,常奉本神者,万事顺遂,信仰本神者,可得永生······
诸天日月星宿,往复运转。唇动神风,舌绽神雷,妙音天成,教化世人,众真侍座,唯尊本神。”
任武的声音在神国规则的加持下,迅速的度化下面的诸国众多的贵族和士兵,字字珠玑如同天籁之音,深深地洗涤度化着听众的灵魂,城郭诸国的众人心中涌起对神明的敬畏之情,他们的身心伴随着经文的度化规则,被深深的留下了任武的精神烙印永世不叛。
随着第一遍经文的宣讲结束,所有的城郭诸国的众人都跪下来成了任武的信众,尽管他们大多数都听不懂任武的话语,不理解经文的具体含义,但这丝毫不妨碍度化效果。
真武侯为了深度度化众人,他再次宣讲了两遍《大度人经》,当三遍经文宣讲完毕后,下方下跪的城郭诸国的贵族和士兵,都已经成为了深信程度的信众。
姑墨城所有的人都对真武侯行起了五体投地的三拜九叩之礼,全身心地信仰真神,真正的皈依真武侯心中满是尊崇之情。
任武使用城郭诸国人的语言继续说道:“本神施展神迹,是为了让汝等免受刀兵之苦,以后所有国名改为县名,国王是为县令,将军是为县尉,本神会赐予汝等印信!”
任武对于城郭诸国很有好感,在此地居住了一个月,理顺了官府和军队构架,司马尚在武士营的幼子司马义,被任武推恩任命为护军都尉,带领一万轻骑兵常驻于此。
任武率领大军出发,向乌孙、月氏方向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