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蜀汉未亡人:开局复活五虎上将 > 第120章 孙皓登基

第120章 孙皓登基

    荆州,乌林,县衙,议事厅。

    “侯爷!接下来该当如何,还请示下!”众将拱手。

    “诸位以为呢?”孙皓幽幽道。

    “继续进军,夺回江陵!”老将丁奉大喊。

    “不可。”陆逊摇头出列,“老将军牵挂胞弟之心有情可原,但江陵城高郭险,汉军人马又两倍于我,贸然攻打绝非上策!”

    “没错!况且汉军弃马登舟与我对敌,乃是自取其辱,可一旦回到陆上绝非我等擅长,还当从长计议为好!”

    陆抗附和道。

    “那我等就在此干耗?岂不更加于事无补嘛!”丁奉跺脚道。

    “老将军勿急!”孙皓按手,“元宗已命人通报皇伯,请示下一步安排,讯息旦夕可至,再做打算!”

    谁知话音刚落,一个小校飞奔而至,“报~~~!侯爷!丁封将军回来了!”

    什么?!众人一惊,丁奉更是回身一把揪住前者,“你再说一遍?!”

    却是喊声已经传进帐内,“兄长!兄长!”

    果然是丁封大踏步而入。

    “吾弟?!真的是你?!”丁奉大为惊喜,待看清来人之后用力抱住。

    “兄弟!哎呀我的兄弟呜呜呜呜!”

    “兄长!呜呜呜呜!”

    两人早已喜极而泣。

    足足半炷香之后,丁奉这才擦了擦脸颊,拉着丁封引手,“兄弟!快来拜见乌程”

    噗通!谁知丁封早已经双膝跪地,“末将多谢侯爷救命之恩!今生今世没齿难忘!”

    啊?孙皓一愣,还有些兀自摸不着头脑,“丁封将军快快请起!恕元宗汗颜,这救命之恩从何说起?”

    前者便把在江陵议事厅外听到刘兴一众讲话的内容予以告知。

    “若非侯爷威名和此次雷霆出兵,刘氏小儿断不会放末将归来以示友好,此皆侯爷之恩也,末将感激涕零,铭记在心!”

    丁封又连连叩首。

    丁奉也是跟着跪地磕头,“侯爷之威!震慑汉军!真江东之福!”

    “这样啊,好了好了,这都是本侯分内之事,倒是有些惊喜也未尝不可,天可怜见两位将军的兄弟团聚!”

    孙皓扶起二人,心里同时也泛起些许嘀咕:这永兴皇帝陛下怎地如此给力?!

    “也罢!如今丁封将军安全归来,我等只需等待皇伯讯息便好!”

    “是!”

    正说着,又一小校飞奔而至,“报~~~!侯爷!孙将军有口令传达!”

    “来消息了?!快讲!”

    “孙将军有令,如今柴桑之危已解,乌程侯大功已成,当立刻率部返回建业,于朝堂议定立君之事,不得有误!”

    孙皓心里一喜,面上摇摇头,“可汉军尚在江陵驻扎!”

    “侯爷,兵马留下便可,孙将军已安排徐盛、全琮、凌统三位将军镇守三城,足以拒敌!”

    “原来如此,好吧!”孙皓强自压抑着内心的狂喜,走到议事厅门口,举目朝南眺望。

    “诸将听令!立刻随我返回建业!”

    “是!”

    吴国,建业,朝堂。

    孙皓领兵“击退”汉军、克复三城的消息传遍江东大地,百姓无不欢欣雀跃,朝野上下更是一片喜气洋洋。

    虽然并没有发生有接触性的大战,未剿灭任何有生力量,但对于当前的局势已经足够,几乎一扫前败和国丧的阴霾!

    尤其随军将领丁氏兄弟的夸赞,陆逊父子的默认,皇伯孙策的肯定,兵卒们的夸耀,无不让这位乌程侯的名气瞬间如日中天!

    此时,朝堂内文臣济济,武将熠熠,整个东吴政权的中高层官员几乎全部云集,因为今日将有国之大事发生,事关金字塔最顶尖的权力归属。

    随着朱太后、孙策、孙鲁班的登台落座,内臣舍人一声高呼,“宣!乌程侯孙皓,入殿~~~!”

    伴着金锣叮当,整个大殿骤然一静,但听“啪嗒!啪嗒!啪嗒!”的脚步声由外而内缓缓传来,一位青年男子款款而入。

    衣着华贵,气宇轩昂,挺胸抬头,面带微笑,目光如炬,神采奕奕形容一个人春风得意的任何辞藻用在这里都不为过。

    仿佛一切都已经明摆着板上钉钉了。

    不过只要没到最后一刻,孙皓依旧不敢怠慢,每经过一位朝臣,前者都会恭敬拱手。

    “董大人!张将军!万司徒!刘参军!楼司农!”

    众臣也急忙拱手回礼,甚至已经有人想要迫不及待的先行下跪叩首,态度显然比从前看到乌程侯恭敬了太多。

    但见孙皓走到高台之下,朝着朱太后、孙策以及孙鲁班行礼作揖,“太后!皇伯!公主!”

    孙鲁班微微点头,“元宗,本宫现在问你,可愿承担这江山社稷之托?!”

    孙皓立刻双膝跪地,“元宗愿意!若承蒙列祖列宗青睐,必不负所托!”

    孙策点头,“元宗!你可愿意爱民如子,勤勉为政,修身养德,励精图治?!”

    “元宗愿意!也必定不负江东百姓所期望!”

    “好!”孙鲁班点头,“你且上来吧!”

    “是!”

    孙皓起身,迈开两腿,踩着蟠龙台阶步步而上,最后终于登顶璀璨高台,内心陡然狂松一口大气:这就是皇帝之位么?!妙啊!!

    朱太后盈盈起身,拿起放置身旁的龙袍,亲手给孙皓披挂系带,又拿起皇冠缓缓敬上。

    “以后哀家和几位幼儿可就拜托陛下照顾了~!”

    谁知孙皓诡异一笑,“放心,太后如此妩媚,朕喜爱还来不及呢。”

    “什么?!”前者一惊。

    却是孙皓已经穿戴整齐,身形霍然回转!

    整个大殿乌泱泱跪了一片,“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孙鲁班一声娇喝,“登基大典!即刻开始!礼起~~~!”

    《三国演义》原版旁白:

    大汉永兴二年,公元264年夏,乌程侯孙皓于建业继承大统,成为吴国第四任皇帝,年号元兴。

    孙皓即位后,追谥父亲孙和为文皇帝,尊其母何氏为太后,擢孙鲁班为监国,孙策为大将军。

    同月,大汉永兴皇帝在江陵整军治编,重建无当飞军,白毦兵,虎步军,设突骑羌兵,神箭营,信鸽军,各自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