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刘志荣
王拥军又回到那个一到晚上漆黑一片、死气沉沉的校园,他宁愿不吃饭或尽量能少吃一顿是一顿,也不愿意见那个看人下菜的做饭老汉。这人真还越来越露出许大马棒式的坏象来,他趁着校长不管不问,王拥军也不去声张,偶尔做一顿饭时还摔勺子撂碗,头脸凹成朽蔓菁。
自学考试以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授课,王拥军自己掏钱买的那台录音机带有收音机功能,能按时收听上课,这就派上了大用处,但买电池成了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当时搞不明白,周围的村子基本都通了电,唯独学校仍然黑灯瞎火。到处听到改革开放的声音,人民公社也改成乡级政府,给学校通电的事就没人管?其实,那个阶段农村基层治理正处于无人管时期,让他不明白的地方多着呢。
当杨俊梅知道儿子这个情况后,她也考虑过让他回家住,但来回路上要耽误很长时间,雨雪天也不方便,她就和姐姐商量成让王拥军去她家学习,并在里间放了一套铺盖。
从此王拥军有明亮电灯和录音机课程的陪伴,忍受住了电视连续剧的诱惑,在大姨家那个不大的里间里刻苦学习,追逐自学考试的大学梦。
刘志荣是个公办老师,原来在中心学校任教,这一年被调到十五里外的新和小学教书,因为家在中心小学附近,每天回家不方便就住了校,而且住在乔忠民的那个办公室。这一年新和小学也新增了一位物理老师,刚高中毕业,他叫门根彪,父母亲平反,落实政策安排来的,也住了校,同样住在乔忠民办公室。王拥军忽然有了两个住校的伙伴,黑夜里不再寂寞,吃饭时几人说说笑笑,感觉饭菜也有了味道。
许老汉这下不自由了,吃饭人员增加,而且上课期间,一日三餐,顿顿不能缺。
起初,米面油肉三人都从家里拿来让老汉做,过了一个阶段,刘志荣发现许老汉白吃干攒(),他毫不客气地当面告诉许老汉拿来他的那一份伙食。“哼哼!我从来就没从家里拿过吃的,难道厨师还背上锅灶!”许老汉阴沉着脸,“你问问这后生,他已经几年了,就是这样的。”他指指一旁的王拥军对刘志荣高喊道。王拥军早已为刘志荣的不留情面而暗自高兴,他故意伤感地叹了一声,“唉,我是杨白劳。”许老汉似乎一时没明白过来,刘志荣指着许老汉,“球门儿也没,哪有那好事,想当黄世仁!”“这、这、这、我咋是黄世仁了?”许老汉着急地翻着猪水泡眼,脸憋得通红。“明天就把东西拿来,要不,你等着瞧!”刘志荣撂下这句话扭头走出厨房。
刘志荣被调到新和小学的原因据说就是说话不留情面得罪了校长,平时看不惯闲事,看见就是一通大风地里刮哈冒——连讽带刺,向阳乡的四个学校几乎都走遍了。他应该是把情况反映给了校长,乔忠民早知道刘志荣是什么人,他通知许老汉把自己该拿来的吃喝都拿来,以后也一样,否则要考虑重换厨师。许老汉不但拿来了自己的米面油肉,态度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脸上强挤着笑容说:“咱们就算打平伙,嘿嘿。”
一次家住王二圪旦的徐二明叫刘志荣去他家吃饭,他俩是同学,刘志荣就叫了王拥军、门根彪一起去,吃的是驴肉炒粉。徐二明的父亲一直是新和大队书记,近几年土地分到个人,各干各的,队委会名存实亡,集体财产也流离失所。这不,仅剩的两头拐腿毛驴让两位主要队干部拉回家,抵了薪水。杀了毛驴后,父子几家把肉分回各家吃。
酒足饭饱后,徐二明提到他父亲要处理驴下水,得知要卖二十块钱,刘志荣对王拥军和门根彪笑了笑,“我们买下吃哇。”他俩点头答应,结果徐二明的父亲以十九元卖给了他们。
拿回学校,刘志荣把那副驴下水往厨房地上一扔,对许老汉说:“褪洗了哇,二十块钱买的,发工资时让财务把咱们四个人的平均扣下,给了徐二明。”许老汉脸上写着极大的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什么也没说,拿起那副脏兮兮的驴下水去褪洗。
褪洗完后,大锅炖熟,剔了骨头,还有一大铝盆肉,天气已入冬,许老汉把肉包起来,冻到外面,几个人几乎吃到放寒假。在一个周末,三个人都没回家,定下要用驴下水肉回请徐二明吃饭。其实,中途请过他几次,每次都是因为他地里忙而没到。
吃饭喝酒的过程中,徐二明谈到他连老婆孩子三个人的耕种地将近一百亩了,除了应分地,其他都是开垦出来的。王拥军这时候也想到小时候上学经过他家房后的那条路及附近的沙丘也早不见踪影,成了大片大片的农田。徐二明接着说是他父亲告诉他们农村的荒地可以自行开垦,所以他这几年就不停地把原来分到的土地周边都开垦了出来。他如今又教书又劳动,忙得焦头烂额,民办老师转正无望,不想教书了。
刘志荣是中师毕业,国家分配的正式老师,门根彪落实政策安排,也带着正式指标。他们虽然也都有土地,但不多,家里人耕种就可以了,根本不会有丢掉饭碗去种地的念头。王拥军更是脑子里压根就没有去种地当农民的想法,他虽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个什么结果,但他的心一直在想着外面的世界。
几个人就这样吃着喝着也聊着,屋里的火炉烧得通红,照着几张忽明忽暗的醉脸,外面寒冷的冬夜已悄悄降下一层薄霜。徐二明起身拿起手电,摇摇晃晃消失在回家的夜色中。送出徐二明,王拥军回想着他今天的谈话,感到人家近水楼台先得月,先得了信息,提前动手占领土地。他忽然想到家里的土地周边也有许多可扩展的余地,他为今天的这点收获心中高兴起来,对!让家里人也马上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