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京都还是混乱的。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而现在处于48年十月,距离和平解放,还有三个月。
而现在,正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文章。
报社。
此时的报社社长王老六,正焦头烂额的看着送到报社的文章。
“这些都是什么东西,一个初中生写的小作文都送上来?”
“要是都是这样的东西,我们报社就可以关门了!”
一旁的副社长燕飞掣,手里也拿着一篇篇文章在看。
他手中的文章也没有几篇能入眼的。
除了几个大作家外,他们收到的文章都是一些平平无奇的,没有新意的,吃老本的。
“谁叫他们跟着蒋花生走了,要是他们能留下来,说不定……”
“好了,小燕,不该说的话别说!”
两人看着文章,一时间恼火不已。
就在这时,房门被敲响了。
“社长,副社长,外面有人找,看样子是来送稿子的,要不要见见?”
“手里的文章都看完了吧?要不我们去看看?”
“走吧,去看看,究竟是怎样的牛鬼蛇神!”
这两天,前来递稿子的人不少,但这些人手里的稿子都很差劲。
没有一个能让他们看得上眼的。
甚至还有人自命清高,前来闹事。
但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想要靠着写文章博取名声,那可不是一般的困难。
有一点学识,争取当一个老师,就是他们最好的出路。
康老师来到报社,他心中很是激动。
他还不知道这一篇丰碑是否能得到报社的认可。
但他还是来了。
要是在工人日报上不能刊登,他会去别的报社刊登。
京都不行,那就还魔都,魔都不行,那就蓬莱岛。
可没想到的是,报社老板看到它到来后,就很是热情的接待了他。
“王社长,你看看,要是不行……不行我就再改改!”
王社长康老师这号人物。
康老师原名,康大才,因为名字过于跋扈,便从不以真名示人。
若是如此,王社长还不会记住他。
记住他的原因是,他马上就要升任年级主任。
不由的,王社长开始重视了起来。
打开信封。
标题两字贺兰写着“丰碑”二字。
带着疑惑看了下去,只是看了一个开头,他就觉得这篇稿子有发表的可能。
从最初的看稿子,到最后,他湿了眼眶。
“康大哥,你送来的这篇丰碑真是少见的一篇红色题材的文章啊。
我正愁着没有文章可以用来刊登,你就给我送来了这一篇文章。
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康老哥,你说我要怎么感谢你呢?”
在众多的文章中,报社老板能肯定这篇文章,说明这篇文章写的是真的好!
“王社长,这篇文章什么时候能刊登在工人日报上?”
“你的这篇文章很不错,我会尽快安排时间,你看再过五日如何?”
康老师点头,他知道,报纸这东西光是审查就需要一定时间。
而明天的排版在就今天晚上之前就要确定好,贸然插队是绝对不行的。
“那就说好了,五日后我在报纸上等着!”
两人谈笑着,副社长在一旁也看了起来。
“不错,很是不错,这篇丰碑写的真不错,康老师的文笔有些稚嫩啊,但是没关系,只要稍微修改修改,这文章刊登绝对没有问题!”
“这署名是康老师?怎么不是?
怎么署名是一个叫杨小虎的?”
三两步来到社长与康老师两人中间
“怎么了?”
“社长,康老师,你看这里……”
社长看后,满脸错愕的看着康老师,“康老师,这署名不是你啊?”
这一篇丰碑绝对的经典,是绝对能给康老师带来一定名气的,可这署名不是康老师。
这是准备剽窃他人作品?
“对,不是我!”
“那是谁?”两人明知故问道。
康老师笑了笑。
若是报社不收这篇稿子,他会用自己的名义说服社长。
毕竟有自己这个京都大学的名头在,这篇丰碑就算再差,也会有人买账。
可现在,两人都认同了这篇稿子。
他就不用署名写自己了!
“这文章是我一个下乡的学生,他教导出来的学生写的。”
“我是不准备署名写自己的,我看这样……
这署名三东,胜利区,麦香村,杨小虎同学,如何?”
正副社长两人互相看了一眼,觉得这样没有什么问题,点头道:“行,就这样办!”
而后,王社长问道:“这孩子多少岁?”
“六岁!”
王社长瞪大了眼睛,他不相信!
一个六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本事。
“你说这杨小虎才只有六岁?”
“没错, 你们也看到了,这篇丰碑文笔稚嫩,就是一个刚刚学会写作的学生所写。
怎么看也不是一个成年人写出来的!”
王社长恍然大悟,怪不得。
先前还在想,这文笔也当不上年级主任啊!
难道康老师走了后门,原来不是他写的。
“康老师,你的学生还真是了不得,教出来一个六岁的神童,别的我不敢说,但六岁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是绝无仅有的事,我一定会写清楚,他是你学生的学生!”
康老师连忙摆手,“不用,不用,这太占据篇幅了!”
“不占据,不占据!还有很多位置!”
康老师眼睛冒起光,“那就听社长的吧,我一个外行不能指挥外行不是!”
几人都笑了。
回到家中,康大才就开始写信。
妻子问:“写啥呢?”
“写给赵小凤的信,赵小凤你还记得吗?就是那个倔强的孩子。”
“我记得,记得,你的学生里面我就记得她!
是一个好孩子,只是想着下乡,现在怎么样了?”
“过得还行,他教出来了一个学生,那个学生很不错,你看看这篇文章,这就是他那个学生写的。”
接过文章,她便看了起来。
片刻后,她眼眶红了。
“这写的真是太感人了,这真的是一个六岁的孩子写的吗?”
“小凤不会说谎,他说是那就是了!”
想起赵小凤,她顿时打消了质疑的念头。
赵小凤,一个自信坚毅的孩子,他怎么可能会说谎?
“一个农村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这孩子将来一定不会简单!”
“那是,我都想要见一见这个小娃了!”
两人如实说道,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不久的将来。
杨小虎会前来观看龙国第一次“升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