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心中一时间有些愤怒。
自己五次征战漠北,目的不都是为了大明。
为了天下百姓能够少一些战乱的日子!
一到寒冬之际,那些草原人就要来边关掠夺,烧杀抢掠,甚至是屠城的事情都有。
可如今,竟然有人敢和这帮草原人合作,一起对付他这个大明帝王?
这是根本没有把他朱棣放在眼里!
这是没有把大明皇帝的威严放在眼里!!!
不论是谁,胆敢与草原人合作,必须死!
“朝廷中,定然是有那帮草原人的奸细。”
朱棣斩钉截铁的说道。
“太子爷!
回去给朕好好查查,到底是谁,竟然将这般重要的军情都泄露出去了!
若是查到,不论是谁,杀无赦!”
永乐大帝的话语中带着威严,让听到这话的三人都是心中一颤。
朱高炽正打算答应一声,紧接着就听到汉王开口说道。
“让太子爷去查?”
刚刚朱高炽说大概率有内奸时,偷偷看了他一眼。
这不是摆明了说他是内奸吗?
汉王能忍?
必须要怼回去!
汉王看着朱高炽冷嘲热讽道。
“指不定是太子爷不希望看儿臣建功立业。
不希望看到父皇器重儿臣,所以将消息给泄露出去了。”
朱高炽听到这话,顿时急了,那小眼睛瞪得跟公鸡似的。
“老二,你不要血口喷人啊!
我怎么可能会去帮助那帮草原的狼崽子!
就算我宅心仁厚,那也是对大明百姓,这些狼崽子如何与我何关?”
朱棣看着争吵的两人,一时间有些哑然。
自己这两个儿子怎么什么都能吵起来?
“够了!”
朱棣轻喝一声,开口道。
“都闭上嘴!
一个是我大明朝太子爷,一个是大明朝的汉王。
如此争吵,也不怕到时候传出去被天下人笑话,以为我大明朝天家不和呢!”
朱高炽和汉王都是老老实实的闭上了嘴巴。
不敢多言。
看二人安静,朱棣的神色才缓和下来。
“这件事等离开答题空间之后再好好查。
老和尚。”
姚广孝连忙恭敬道。
“臣在。”
“到时候你为主要负责人。”
朱棣看了那两个儿子一眼,恨铁不成钢道。
“让他们两辅佐你查案。”
姚广孝答应一声。
“是。”
朱棣不再多言,将目光放回空中的字样。
老大老二这幅模样,哪怕是皇帝之位已经被自己确定,可未来恐怕还是会再起战端。
朱棣心中有些担心。
他在的时候,自然可以轻易按住汉王这小子。
可如果他死了呢?
到时候汉王可不会顾及什么兄弟之情,必然会揭竿而起!
他可不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到时候杀的血流成河。
最后让老二落得一个铜缸中活活闷死的结局!
若是这样的结局,那答题空间岂不是白来了?
既然仙人让他进入答题空间,不就是为了改变大明的结局吗?
朱棣心中看的相当透彻。
看来之后,必须要削弱汉王的势力!
逼他去就藩。
朱棣重新将注意力转移到空中的字样上。
上面的字样已经扩展到永乐大典了。
【2.修注永乐大典:在大明时期,收集古籍本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抄录所有书籍,所需要的是极庞大的人力物力!朱棣不愧为永乐大帝,敢下此决心,有此魄力!盛世修书,是政绩工程,对于大明朝的文学归总做出了巨大贡献,让华夏文化得到了传承!】
【3.平定安南:永乐七年,安南国内的胡氏就已经谋权篡位了,不过胡氏父子封锁消息,明朝对此一无所知,到了永乐时期,安南大臣裴伯奢出现在朱棣面前,将胡氏父子篡位的事情告知明成祖,朱棣派将军黄中带着五千人护送安南国皇帝最后血脉的陈天平回归安南,要胡氏父子让出皇位,胡氏父子埋伏,全军覆没,只有黄中一人逃出。】
【朱棣愤怒之下派出五十万大军,平定安南,将其纳入大明版图,改名交阯。】
原来安南陈氏皇帝一脉,已经被篡位了吗?
甚至只剩下一个陈天平。
这胡氏父子倒是胆大包天。
他这个大明皇帝都已经下令,叫他们将皇位交出来,结果他们竟然还埋伏,导致大明五千军队全军覆灭!
最后更是只有黄中一人逃出,那陈氏皇族的陈天平也死在埋伏中。
这简直就是不把大明放在眼里。
安南才多大?
那一隅之地,还没有大明的应天大呢!
竟然敢违背他永乐大帝的命令。
竟然敢和他大明王朝叫板!
简直不要命了!
朱棣眉头微微一皱。
“这胡氏父子倒是胆大包天。
那一隅之地,士兵还没有鞑靼那帮狼崽子多,也敢埋伏我大明将士?”
汉王看出朱棣心中不悦。
看来本王表现的机会到了!
汉王心中一喜。
不就是一个安南吗?
不就是打仗吗?
他朱高煦,最擅长的征战四方!
“父皇。”
朱高煦立刻开口。
“这安南的胡氏父子不过井底之蛙,根本不知大明王朝有多么强大!
他们在篡位后,竟然敢违背君命,甚至敢埋伏我大明将士。
简直就是胆大包天!
儿臣愿意代父皇将这帮乱臣贼子给灭了!”
朱高炽见状,鄙夷道。
“现在出兵对付安南?
用什么理由?
你没看到那时间是永乐七年吗?
莫非到时候带着大明的强兵悍将过去,对着人家说怀疑有人要叛变,所以提前将那人砍了?
人家安南皇帝也要相信啊!
老二,打仗不只是靠武力,还要靠脑子。”
汉王闻言,一时间有些语塞。
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
如今胡氏父子还在谋划篡位,他们总不能直接过去把人家砍了吧?
一旁许久没有开口的姚广孝说话了。
“陛下。
或许可以暗中派遣锦衣卫前往,保护陈氏一族。
若是那胡氏父子叛乱,也可第一时间将陈氏一族救出,然后大军压境。
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将安南变为我大明的附属国。”
朱棣闻言,微微点头。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允了。
回去你着手安排吧。”
“是。”
姚广孝答应一声后,又继续坐在椅子上不说话了。
众人将目光重新回到天空中的字迹上。
空中的解析此刻已经变成了第四个。
【4.设立巡抚职位:巡抚职位,乃是宣德年间,明宣宗朱瞻基创立的,为二品官员,巡抚制度确立之后,巡抚大权在握,拥有一省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各项权力,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官员,让皇帝的命令能够更加方便直达的传递到地方官员耳中,并且老老实实的执行,防止听命不办事,而且巡抚在地方只会当两年,更是大大杜绝了与当地官员同流合污的可能。】
朱棣看到这解析后,立刻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错不错,不愧是朕的好圣孙!
巡抚制度,成为三司之上的最高长官,如此看来,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哪怕是朱棣,很多时候下达命令,也无法被官员立刻执行。
许多官员在接到命令之后,第一时间就是拖延。
甚至涉及到那些官员的利益,他们还会合起伙来,直接当这个命令不存在!
这一点,朱棣也是气得不行。
不过迄今为止,他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么一个大问题。
只能派锦衣卫去检查地方官员,遏制这样的情况发生。
没想到,现在竟然会发现这么一个巡抚制度。
只要选一个不和那些地方官员同流合污的巡抚,成为地方三司的最高长官。
那么到时候就可以轻松传达皇命,让地方去执行。
哪怕要监察地方官员,到时候也只要监察巡抚一人即可,大大减少了锦衣卫的压力。
可以说,朱瞻基设立巡抚制度的这一措施,解决了连他永乐大帝都头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