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职位会是朕创立的吗?”
朱棣转头看向一旁的三人。
汉王闻言,神色微微一滞,有些讪讪道。
“儿臣不知……”
他对大明上上下下大小官职都有了解,可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一个巡抚职位。
朱棣将目光放在朱高炽身上,问道。
“太子爷,你说呢?”
朱高炽犹豫了一下,恭敬道。
“父皇,儿臣也不知道。”
朱棣又看向姚广孝。
老和尚思索片刻,摇了摇头答道。
“臣不知。”
都不知道啊。
朱棣微微有些头疼。
“那就先看看下一个选项再说吧。”
说完,他便看向了最后一个选项。
遣郑和下西洋。
看到这里,朱棣忍不住哈哈一笑。
“历朝历代以来,岂有下西洋的王朝?
纵然是强汉盛唐,也从未有过如此壮举。
那大宋,虽说是繁荣至极,可也不过困守南方一隅之地。
尔等说说,此举在我华夏历史中,能排到几何?”
毋庸置疑,这正是永乐时期的壮举。
派遣郑和西洋远行,征服周边各国,顺便寻找朱允炆的踪迹。
而且前些日子郑和才递上奏折。
苏门答腊一带十几个国家的国王和王子都要跟着宝船,来京城进贡。
能够征服这么多南洋诸国,让他们带着珠宝来进贡。
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事情!
朱棣甚至想要仰天大笑,高喊一声:朕太牛了!
他现在万分好奇。
将来史书之中,又会如何记载此事?
会如何夸赞他这位永乐大帝?
英明神武的大明高皇帝朱棣,集结两万余人,授命太监郑和为西洋特使。
巡海外诸国以壮大明神威!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想到这里,朱棣脸上的笑容逐渐张狂了起来。
朱高煦嘿嘿一笑,溜须拍马道。
“父皇所言极是!
不愧是明清榜单上排行第二的皇帝,后人无人能及也!”
太子爷也不甘示弱。
但是涨红了脸,也只憋出了一句。
“老二说的对。”
姚广孝看着这两兄弟,憋笑不已。
这两个活宝是同一个爹。
真是绝了!
老和尚收敛笑容,正色道。
“如此看来,这道题的答案,只有可能是平定安南或者创造巡抚职位了。”
朱棣赞同的点了点头。
“朕以为,答案应当是创造巡抚职位。”
唯二的两个答案中。
安南好歹还听说过。
就像是刚刚老二说的那般,还真有可能会发生内乱,谁也说不准。
可这创造巡抚职位,却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如此一来,也只有这个选项可能是正确答案。
想到这,朱棣立刻看着空中的大字,开口道。
“仙人,朕选创造巡抚职位。”
随着他话音落下,空中的字迹发生了变化。
【恭喜回答正确!创立巡抚职位并非明成祖朱棣的成就!】
【当前答题正确数:3/5】
看到空中的字样,汉王可不忘溜须拍马。
“父皇英明神武,文韬武略,儿臣哪怕是拍马都赶不上!”
汉王嘴上夸着朱棣,心中却有些洋洋自得。
若非本王告诉父皇说不定安南会有内乱的可能。
这题指不定就错了!
他心中刚刚冒出这个想法,就回想起刚刚那会的事情,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心中暗道。
“希望父皇能够看在我答对这道题目的份上,将功抵过,不要计较……”
“父皇文略胜过唐宗宋祖!”
朱高炽恭敬的夸赞了一句,随后眉头微微一皱。
“可若是这选项为正确答案,那安南必然会叛乱。
到时候,恐怕免不了我大明将士前往厮杀。”
太子爷毕竟宅心仁厚,见不得过多杀戮之事。
一时间心中有些担忧。
汉王冷哼一声,大声道。
“没有战乱,哪来的安定!
太子爷还是老老实实在京城监国吧,征战沙场的事情,用不着您操心。”
明朝将士都是强兵悍将,对付一个小小的安南又有何难?
既然要大战,那就证明这次又有油水可捞了!
又是一大把金豆子啊!
汉王心中窃喜。
姚广孝难得点头赞同了汉王的话。
“陛下,不如看看解析如何。
不但能提前做好预防安南叛乱的准备。
还能了解那从未听闻的巡抚职位制度。”
朱棣点头同意,转头看向空中的文字开口道。
“仙人,请让我们查看解析。”
空中的字迹再次发生变化。
【1.五征蒙古解析: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一共御驾亲征蒙古五次。】
【第一次征战中,朱棣御驾亲征,率领五十万大军打算一举消灭鞑靼,但并未遇到鞑靼主力大军,只是遇到一支次军,只是在途中斩杀了一部分次军,并未让鞑靼元气大伤。】
第一次征战鞑靼。
竟然没能遇到敌方大军??
朱棣有些懵圈了。
这一次如此大张旗鼓却并未遇到敌军。
那岂不是说明,这一次是在浪费时间?
还是说鞑靼提前收到消息,直接逃跑了?
“至少打出五十年的和平!”
朱棣回想自己当初在殿前说的话,只觉得老脸一红,心中羞愧不已。
“这解析怕不是在忽悠人吧?”
汉王瞪大眼睛,满脸的不敢相信。
“我与父王一同征战鞑靼,最后竟然还会无功而返?”
开什么玩笑?
他汉王如此英勇,跟随老爹一同起去。
本来是打算一举将鞑靼给灭了,直接铭记史册!
他甚至都已经想到之后的史书会怎么记载了。
永乐大帝朱棣与二皇子汉王朱高煦御驾亲征鞑靼,将鞑靼一举击溃,把鞑靼纳入大明版图!
可结果呢?
雄心壮志,结果最后竟然还没有打出成绩来?
假的吧!
朱高炽看到这解析,也是心中诧异不已。
这不应该啊!
父皇率领大军的时候,可是前往之前丘福十万大军被歼灭的地方。
按理说,鞑靼大军应该就在附近才对,怎可能会只剩下一批次军?
机智的太子爷一下就意识到问题所在,连忙开口道。
“父皇,会不会是朝廷内出了奸细?
而且,这奸细还知晓我大明军队的动向。”
说着,朱高炽那胖脸上的小眼睛还在偷偷打量老二。
老二连造反,布局刺杀父皇这样的事情都能够做出来。
未免不能做出当内奸的事!
虽说太子爷是偷偷看的,但还是被朱高煦发现了他的目光。
汉王勃然大怒!
“老大,你可别污蔑我!
我与父皇一同御驾亲征,如果扑了个空,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好处?
莫非我会傻到连名垂千古的机会都不要,反而要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利益?
久闻太子爷仁厚,说不定是不希望那些鞑靼人死去。
指不定是谁传递的消息呢!”
两兄弟再次争锋相对上了。
就算我现在没机会当太子,夺帝位,但你也不能诬陷我忠心耿耿的汉王!
“你……”
太子爷正要说什么,突然就被朱棣打断了。
“行了。”
朱棣摆了摆手,转头看向空中的字样说道。
“先看看解析吧。
按照解析看来,朕可是亲征五次鞑靼。
看完再说。”
听到这话,太子爷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答应一声。
“是!”
随后瞪了汉王一眼。
汉王得意的将脸转到一旁,同样注视起了解析。
解析继续扩展。
【朱棣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御驾亲征鞑靼,最后都是无功而返,所杀的鞑靼人加起来都没第一次多。】
【一直到了第五次,永乐大帝仍旧扑了个空,最后无奈之下只能下令返回京城,但在路过榆木川的时候,病疾发作,还没有到达京城就病死了。】
五次征战,居然都没有什么大的成果。
甚至到了后来,他更是在第五次征战蒙古的时候病死了?
朱棣的神色逐渐变得认真了起来,眼神也变得严肃无比。
内奸,绝对有内奸!
鞑靼的军队一次能避开明军,说不定是巧合。
可两次三次呢?
甚至五次征战,全部都避开了。
这绝无可能!
绝对是有大明朝廷之人,将大军前行的途径告知那帮草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