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稚首先想到了贤臣张良。
事关重大,必须谨慎考虑。
吕稚担心张良不会给她出主意的,
在朝廷内,风声已经传出去、
纷纷议论着,刘邦准备换太子。
这事儿是真是假,谁也猜不透。
吕稚首先判,肯定这事跟戚姬有关系。
弄好这风声就是她让人放出去的,而刘邦采用了默许的态度。
吕稚直接找到了张良,请张良给出个好主意。
张良沉思了半天,这才慢慢的说出破解之法。
离京城不远的地方。
有一片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地方。
就相当于现在的旅游胜地。
这里头住着四个老人。
这四个老人已经老得头发发白。
岁数都是八十岁以上,有一个将近达到百岁。
这据说这四个老人学问极高,底下有众多的弟子。
刘邦当了皇帝,也是听人传说。
有这么高寿的人,感到非常的惊讶。
于是派专人去聘请,就想见见这些老人。
没想到这四个老者相当的清高,直接拒绝。
在西汉这个年代,能活到七十岁以上,已经很罕见的了。
人们给这四个老人送了一个尊称,一起称为南山四皓。
皓,现在的解释,就是白头发老人的意思,也是一个尊称。
刘邦想聘请这四个老者,无非有两个意思。
一个是体现他尊老爱幼,爱惜人才,不管岁数多大,只要你有才我就用你。
在一个岁数大见识多,也许他们的看法,能给他起到启发的作用。
还有一个就是请教长寿的秘诀。
每个人活着都想长寿。
一代英明的秦始皇也不能免俗。
曾经派的人到海外寻不老的神仙方法。
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追求的目标。
整个大地有不少的门派多如牛毛。
纷纷自称有长寿的秘诀。
南山四皓就以自己的岁数。
证明了他们是成功的长寿者。
更何况这近百岁的老人。
依然是耳不聋,眼不花,走起路来飞快。
张良的主意就是,让太子请这四个老人出山。
这的确是个难办的事。
刘邦都请不动,作为一个太子估计也要碰钉子。
吕稚把刘邦的主意对着儿子讲出来。
一再嘱咐着。
“你首先态度要恭敬,随机应变。
务必把这件事办成。
这样你的太子之位就会得到巩固。”
刘盈就带着一个人陪伴着,打听着来到这地方。
这是一间茅草房,宽大的院子。
里边种满了蔬菜。
这院子打扫的格外干净。
太子首先找到九十八岁的最大老者。
人们称呼他东园公。
这一进院子里,看着东园公正在蹲在地下,拿着锄头在在菜地里除草。
刘盈从小就在妈妈的带领下,开始下地干活。
作为贤妻良母的吕稚,在这方面绝不惯孩子。
吕稚的信条就是惯吃惯喝,但是不惯你不干活。
尽管自己的丈夫刘邦游手好闲。
可是在这一代,她绝不允许孩子养成这种毛病。
同时在念书这方面也抓的很紧,绝不允许懈怠。
刘邦进入汉中以后当了汉中王。
随后被迫迁移到巴蜀之地。
吕稚带着儿女,并没有走。
而是直接回到了沛县。
在这里埋名隐姓。
外面的人并不知道,她是汉王的妻子。
刘盈二话没说,伸手夺过锄头。
就让东园公休息,开始除草。
东园公坐在板凳上,满意的点着头夸奖着。
“小伙子手脚利索,一看就是庄稼人的把式。
说吧,你有什么事儿,到我这简陋的房屋。”
刘盈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的来意讲出来。
东园公并没有表态。
快到中午了直接告诉刘盈。
“你再把饭菜做熟,我去找几个人。”
刘盈熟练地将这柴火点着,在大锅里烩菜。
然后又蒸了一锅米饭。
又摘了一些蔬菜,做了几个凉菜。
东园公很快的回来了,身后紧跟着白发苍苍的三个老人。
刘盈将板凳拉开,请这四个老人坐好,然后挨个的上着饭。
等众人吃完饭后,这刘盈才开始吃饭。
随后东园公开口了。
“这位叫绮季里。今年刚九十岁。
这老三人称用里先生,我们四个人里,就是他的学问最高。
今年八十六。
最小的夏黄公,也有八十二岁了。
太子碰见了难题,请我们帮忙。
我的意思我们就陪着走一趟吧。
这太子是个手脚勤快非常仁义的人。
如果当上皇帝,将来主管天下。
错代不了天下的百姓。
为了天下的众生,我认为该出山了。
等事情办完后,我们再悄悄的回来。
继续安度晚年,不知众位意下如何。”
刘盈马上站起来,深深的冲着四位老者鞠了个躬。
“拜托四位爷爷帮忙。
我在这里表示感谢。”
南山四皓放声大笑,痛快的站起身来。
一起跟随着刘盈来到了京城。
南山四皓跟随刘盈一出现,马上引起了轰动。
头发花白,飘飘欲仙的老人是何来历?
刘邦老远看见了这一切,也并没有过来打扰。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