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丞相的萧何,格外的忙碌。
现在负责整个大汉王朝的粮食,以及农业生产的恢复。
有一些农民重新分到了土地,所以这种粮的热情空前高涨。
还有些地方需要修水利,这就需要朝廷投入大量的资金。
想要钱必须得通过陈平的批准,他主管税收以及财政收入的调拨工作。
萧何看着每天报告来的粮食数字,感到非常的高兴、
国土浩大,有个别的地区出现了欠收,为了防止人民的流离失所。
只能从粮食富余的地方紧急调拨,并且由朝廷负责发放。
这些救灾的粮食都是按户分配。
当然管理是极其严格的,最终目的就怕本地官员借机贪污。
刘邦在这方面立法相当的严格,基本上杜绝了贪污现象。
没有一个人敢拿着脑袋冒险。
今天萧何和陈平差点吵起来。
萧何准备在遥远的北方,雁北一带地区,新修水利。
他的理由是由于地方太远,调拨粮食很困难。
如果将这笔钱投入到水利上,可以一举两得的效果。
既解决了当地农民种粮的问题,又能将打下的粮食,就地换算成银两支援驻军。
这雁北地方由于没有长城修到这里。
都修筑一个简单的土城子,负责守卫边境地区的安全。
而陈平的意见,这个地方根本不值得种地。
还是靠朝廷拨粮比较合算,更何况匈奴一直骚扰。
当地的驻军打不过尽量撤退,撤到有长城的地方进行驻守。
这事一直闹到刘邦这里。
刘邦赞成陈平的建议,还是用朝廷脖子运粮食。
这边境地区水草丰盛,利于养马。
马就等于军队的腿,一直强健的骑兵,往往决定战疫的胜利。
而在中原以及南方地区,想要养马,养出彪悍的马,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刘邦的主意就是,如果匈奴过来侵扰,打不过撤到长城。
等对方粮食没有了,再杀回来,进行拉锯战。
一个加急的边境快件送了过来。
最近边境地区,突然出现大量的匈奴骑兵,进行烧杀抢掠。
把守关口的城门,每天有大量的难民涌过来。
一个扁担担幼儿,一个简单的三轮车驮着老人。
长途跋涉使这些难民格外的瘦弱不堪。
在刘邦跟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草原地区同样不平静。
一个叫冒顿的年轻人。
突然接替了父亲的职位,父亲是一只小部落的头领。
只有五百人的小部落,居住在一片水草丰盛的地方。
父亲是突然得疾病去世的,按照规矩自然由儿子接替。
而部落的老人们也举行了会议,一致公推冒顿继续担任首领。
他为人仗义热情,还有一身惊人的武艺,。
百里之内的年轻人,每年举行摔跤大会,这冠军总是属于冒顿号的头上。
他马上的功夫更是更胜一筹。
每年其他部落都要举行骑马比赛。
来显示比赛哪个部落的马更加强壮。
想要夺得冠军,除了会养马调教好,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
就是派岁数小的骑手参加比赛,因为他的体重轻,可以让马的速度更快。
冒顿身材高大,却偏偏不信这个邪。
在部落的马群里有一只特殊的马,一身雪白的毛。
牧民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是雪里飘。
雪里飘的奔跑速度极快,遗憾的是没有人能靠近,也没有人能驯服。
冒顿骑着马,在指挥着众人将雪里飘强行分开。
将这匹马轰到事先准备的草场。
草场周围用木头拉了一圈围栏。
冒顿从这天起就居住在这里,试图的接近雪里飘。
然而雪里飘相当的机警,似乎识破了这个年轻人的把戏。
只要稍微一靠近,马上调转屁股,用蹄子狠狠地踢着。
冒顿拿着套马杆,骑在马上直接靠近雪里飘。
在雪里飘反抗的时候,趁机一跃而起,直接骑在了马背上。
雪里飘飞快地向前奔跑着。
随着速度越来越快,然后猛然一低头,就想把人从马背上甩下去。
冒顿好像膏药一样紧紧的贴在马身上,双手抓着马背上长长的马鬃毛。
雪里飘使尽了全身的解数,始终不能将这人甩下来。
无可奈何之下只好顺从,也认了冒顿为主人。
下一步冒顿开始跟雪里飘建立感情。
这马是极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
冒顿每天给这马清洗着,捡最好的草料喂养着。
冒顿的马刀又宽又弯,而且锋利无比,那是他父亲留给他的唯一传家宝。
部落之间总是争来斗去。
一个叫哈巴拉的头领看中了这块儿水美的地方。
派人传了一个口信儿,让冒顿让出这块草地。
如果不同意就兵马相加。
冒顿统计了一下,全部落的能打仗的也就是百人。
根本无法抵抗对方的五百骑兵。
到别的地方居住谈何容易,首先得有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得有水源。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