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后,刘邦迫不及待的问着陈平。
“你有什么办法,既让贵族们心满意足。
又能保证刘氏封地的满意。”
陈平皱着眉头。
“我想了半天,两全相害取其轻。
要想两头都不得罪,根本不可能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这些贵族集体迁徙。
并且给他们封一定的土地。
这土地就在长安城下。
就是置于朝廷的监视之下。”
刘邦摇了头。
“我以为你想着什么好办法。
故土难离,这些贵族顽固不化。
贵族们能听从你的指挥,绝对行不通的。”
陈平一脸冷酷。
“我提前通知贵族们,在规定日期必须迁徙。
如果反抗格杀勿论。”
刘邦吓得吸了一口凉气。
“当初秦二世为什么被我们推翻了。
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采用酷刑控制天下百姓。
逼得人们不得不造反。
你用这种办法对付贵族,这又走了秦二世的老路。
这是个教训,用这种方法对待贵族们,是不是有点太残忍了?”
陈平给刘邦分析着。
“对天下百姓不能使用酷刑,这一点我也清楚。
这朝廷也制定了一定的法律。
对这些贵族采取特殊的方法,而并不影响全局。
一些普通的老百姓,不会关心这些贵族的死活和利益。
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
对这些贵族不能心思手软。
必须采用霹雳手段。
彻底的杀掉他们多年养成的骄横习气。
通过这次迁徙,就让他们知道,你们跟普通的老百姓是一模一样的。
关键之处就是从根本拔出了他的根基。
在迁徙之地,在我们的监视下。
他即使造反也影响不大,响应的人也微乎其微。”
果然在刘氏所封之地,朝廷的命令下来。
让他们在半个月内之准备好,前往长安指定的一块新地方。
贵族们开始议论纷纷。
有一个贵族叫做麻烦,手下人丁众多,就属他最难驯服。
他对刘氏所封的王根本不满意,你算老几?
要说最难管理的贵族,就属刘肥所封之地。
刘肥早就接到陈平的指令,开始秘密调兵。
其他的贵族采取着观望的态度。
时间到了,麻烦为不为之所动。
刘肥通知其他的贵族,再给你们七天延迟时间。
趁这个机会,刘肥带兵直接把麻烦团团围住。
一声令下,士兵们开始往前冲,经过一场大战。
到底没经过训练的家丁们,哪是士兵的对手?
这麻烦直接被抓起来,然后游街示众,三天之后斩首示众。
其他的贵族吓得哆哆嗦嗦,没等七天到期就纷纷迁移。
一个地方的贵族一带头,其他的贵族也不敢再观望了。
老老实实的迁移到作封之地,开始做了普通的老百姓。
刘邦看不起那些儒生们,他认为这些人误国,出的主意没有一点对的。
当了皇帝之后,马上会将秦朝的一些规章制度废除。
这时候需要制定新的规章,以及各种税收和各种法律条文。
这时候刘邦才想起,秀才们还是有用的。
他们熟知历史,熟知各个朝代的律例。
还有每次祭祀的规矩,等等这繁琐的事情。
这必须定出条理,让所有的大汉国民以及王爷们遵守。
就好比以前定的铁卷丹书。
就有一条专门规定,所封之王后辈儿孙,永远忠实刘氏大汉朝。
这是一条底线,不得逾越的红线。
负责这件事儿的就是萧何。
由他组织这些秀才们,组成专门的班子。
每一条的每一条的研究着。
当然定下来的利律不是不能更改,那要经过实践检验,不符合的条例肯定要重新整改。
刘邦首先要做到的最重要的一条。
就是减轻徭役,减轻百姓负担。
刘邦当过亭长,深受其害,也知道它的重要性。
首先要恢复农业生产,减轻田租。
这主要是针对那些财主们说的,必然损失了财主的利益。
但是这是必须得执行的铁律。
如果敢犯了这一条,直接抓起来关在狱里。
并且这些租户有权利检举。
当时正处于向封建制制度转换的过程。
有不少的人家,还有奴隶。
刘邦就将这些人命令全部释放,并且赐给一个正当的身份,一律叫做庶人。
由于战争结束了,用不了这么多的士兵。
于是就将这些士兵复员,根据这些士兵的战功。
赐给了一定的田地和住宅。
是他们继续从事生产。
对那些商人规定,不得穿楼绫罗绸缎衣服,不允许乘车。
并且提高了税收的比例,你赚的钱越多,交的税越多。
当时的车属于身份的象征。
达官贵人以及地方官员,才可以乘坐,都有一定的规定。
什么样的级别,坐什么样的马车,不得逾越。
由于现在不打仗了,天下太平。
有人口就能恢复生产力,于是鼓励多生孩子。
当然朝廷并没有补助,那随你的愿意愿了。
种种措施的采取,就是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尽快地使汉朝强大起来。
这么多年的战争,搞得民不聊生,土地荒废。
现在尽快的恢复过来,这不是能够等待的事儿。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