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什么叫天府之国啊? > 第三十六章:朱元璋的批评,朱允炆的嫉恨

第三十六章:朱元璋的批评,朱允炆的嫉恨

    看着周围人群群情激奋的模样,

    方孝孺感到一股难以言说的窒息之感,

    这种感觉即便是他被蜀王朱椿打落牙齿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过,

    那个时候只有愤怒,还有屈辱,

    但这个时候看着周围的人群,

    方孝孺所感受到的只有——

    恐惧。

    这就是人民的力量吗?

    方孝孺将脑袋缩了起来,恨不得蜷缩成一个球。

    朱椿扫视了一眼周围的人群,拍了拍手说道:

    “各位,去夜校学习,可不只能用嗓子,最重要的是付出行动!”

    “真有想来的,去找这位先生报道!他会带你们去报名!”

    朱椿随手挑了一个躲在人群中的侍卫,

    让他带着躁动的人群离开。

    看着长长的队伍消失在街角,朱椿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方孝孺这等蠢货,平白无故的为自己的夜校做了嫁衣,

    也不知道他心里现在得又多后悔。

    “蜀地可真是......”

    “民心可用啊。”

    朱元璋看着人群离去,叹了一口气,说道。

    如此的凝聚力,他也只有当年在红巾军的时候见到过,

    想不到蜀地居然也是如此,实在是难以置信。

    有此民心,何事不能成?

    正当朱元璋追忆青春时,

    一旁的小二出声提醒道:

    “老先生?您还有力气继续念吗?”

    “不行的话,就不必勉强了。”

    朱元璋闻言哈哈一笑,从回忆中抽离出来:

    “念个报纸的精力,我还是有的!”

    说罢就将宽大的报纸翻页,

    看向了最后一版。

    “这最后一面写的是......”

    “《西游记》?这是什么?”

    朱元璋有些疑惑,不过还是继续念了下去。

    “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天神助本心。”

    “话说那银角大王变做一跌折腿的道士躺在路上,唐僧让悟空将其背起......”

    随着朱元璋的不断念叨,

    茶馆周围的人也越来越多。

    许多路过此地的百姓听到西游记的故事后,

    都忍不住驻足,

    不多时,

    茶馆内内外外就聚集了黑压压的一片人群。

    待到朱元璋念完将报纸收起后,

    不出意料的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吓了一大跳。

    “老先生,怎么不念了?”

    “后面还有吗?”

    人群中不知道谁发出了疑问。

    “是啊是啊,后面还有吗?”

    “俺还没听够哩!老先生俺还没听够哩。”

    看着吵吵闹闹的围观群众,

    朱元璋心下有些愕然,

    这报纸上的故事,就这么有意思?

    他自己念了一遍下来,也没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啊。

    不过看着周围人群期待的眼神,朱元璋还是放下报纸回答道:

    “各位,报纸上的内容就到此为止了,下面真的没有了!”

    “这就没了?”

    “真扫兴,俺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就听了这一点......”

    随着周围的人的抱怨和人群一点点的散去,

    朱元璋对于这西游记的疑惑更深了。

    这玩意,真的有这么好看?

    一旁的朱椿看出了朱元璋的疑惑,

    解释道:

    “父皇您的一生跌宕起伏,又见过这世间最壮美的风景,”

    “这话本故事自然对您没有什么吸引力。”

    “但面前的这帮子百姓就不一样了,”

    “他们大多没离开过自己的村子,最远也就是去过附近的县城。”

    “听书看戏是他们最大的娱乐方式,”

    “而这个西游记的话本故事新颖有趣,自然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朱元璋听了朱椿的话后,了然的点了点头。

    倒是一旁的朱允炆再度插嘴道:

    “老百姓要那么多的娱乐干什么?”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是他们应该干的事情!”

    “我大明,需要的不是面前这些喜欢凑热闹的闲人!”

    “要的是能够专心耕作的百姓!”

    朱椿冷哼一声:

    “元人也是如同皇太孙殿下这般想的。”

    “不把百姓当做人,而是当做会生产粮食的奴隶!”

    “所以不过短短百年,偌大的元帝国轰然倒塌。”

    “想不到已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皇太孙殿下还能有一样的想法,”

    “本王真是大开眼界!”

    朱允炆摇了摇头:

    “所谓百姓,不过尽是愚夫而已,他们不懂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所以才需要大明的皇帝去引领他们,去让他们干该干的事情!”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如同懒汉一般四处闲逛。”

    听着朱允炆意有所指的话语,朱椿的反倒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他看着着朱允炆,冷笑了一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么简单的道理皇太孙殿下都不明白?”

    “皇太孙殿下既然如此会治国,那本王就等着看皇太孙殿下的好戏了。”

    听到这里,朱元璋终究是没忍住,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沉重的响声将在座的众人吓了一大跳。

    “允炆!你知道朕当年是如何起家的吗?”

    “靠的就是口中的愚夫!不,朕当年也是这大地上的千千万万的愚夫一部分!”

    朱元璋语气严肃,声音低沉。

    “就是这千千万万的愚夫,将不可一世的元人推翻,赶出了中原!”

    “老十一说的很对,百姓是我大明的基石,万不可看轻他们!”

    见朱允炆低头,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没有再批评朱允炆。

    终究还是个半大的孩子,还需要多多打磨才会成为耀眼的明星。

    但在朱元璋看不到的视野里,

    朱允炆低着的脑袋下面,

    藏着的不是反思和后悔,而是愤怒与不甘。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