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倾巢之下: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世家 > 第三章:忠君爱国的楷模——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诸葛恪、诸葛瞻家族

第三章:忠君爱国的楷模——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诸葛恪、诸葛瞻家族

    三国时,韦昭在《吴书》中提到他们吴国的大将军诸葛瑾是政坛不倒翁,两个儿子诸葛恪、诸葛融皆典戎马督领将帅,是本国首屈一指的豪门大家。更惊讶的是,诸葛瑾的亲弟弟是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族弟诸葛诞是魏国的大司徒、淮南主将。诸葛兄弟权倾三国,天下荣之。他三人都是琅琊诸葛家子弟,豪杰辈出的三国时代已经远去了,但琅琊诸葛家族的辉煌历史和忠君爱国的形象则深深印刻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隆中乡下的一间草堂中,年轻的诸葛亮和同样年轻的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三人一起坚持清贫的游学生活。

    石广元等三人学习很刻苦认真,从早到晚啃着书本,务求将所学的内容熟记精通。诸葛亮学习起来则“从容”多了,只是翻翻图书的大概,有点不求甚解的意思。在空出来的时间里,诸葛亮就看着三个同学刻苦的样子,抱膝长啸,对他们说:“你们三人,将来做官可以仕进到刺史、郡守的地位。”三人就问诸葛亮“你说我们能做到太守刺史,那你呢”,诸葛亮笑而不答,把目光转向窗外。很明显,诸葛亮意不在刺史郡守的层次,他是要做大事的人。

    平日里,诸葛亮常常自比促成春秋首霸的齐国相国管仲和挽救燕国危亡的名臣乐毅。

    就凭诸葛亮学习马马虎虎的样,他也能出将入相、匡扶天下?石广元等人不相信,心里对诸葛亮的评价很不服气。据说,荆州读书人圈子里只有崔州平和徐元直两个人相信诸葛亮的话。诸葛亮的学习没有循规蹈矩,但我们不能据此判定他就没学到什么东西。诸葛亮不求精细,只看书本大概,理清思路,抓住要点。也许他做不了专业教授,可知识面一点不窄,而且头脑很清醒。身逢乱世,什么素质最重要?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曾经问民国元老于右任同样的问题。于右任回答,头脑清醒,懂得大局,最重要。可见,清醒的头脑和宽阔的眼光比具体的知识重要。那样的人识大局明大势,通常是朋友圈的中心。孟公威是避难荆州的世家子弟,觉得在荆州受排挤,没有出路,要回北方发展,来请教诸葛亮。诸葛亮认为北方竞争激烈,留在南方不见得没有前途,提醒小孟同学要忍耐,求进取。孟公威不听,跑回北方后来担任了魏国的凉州刺史、镇东将军。石广元日后担任了太守、守典农校尉。徐元直就是《三国演义》中大名鼎鼎的徐庶,也到魏国做了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而诸葛亮成了蜀汉的丞相,成就高于几个同学,印证了年轻时期的判断。诸葛亮年轻时异于常人的真才实学可见一斑。

    后世常言诸葛亮聪明过人,未卜先知,仿佛有特异功能。其实,诸葛亮只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得比较远、比较透而已。

    有关诸葛亮早年经历最著名的描述是他在《出师表》中的那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只是一句自谦。实际上,诸葛亮既不是南阳人,更不是平民老百姓出身。

    《三国志·诸葛亮传》对诸葛亮早期生涯描述非常简略,说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司隶校尉是负责京师及其周边地区行政、治安、军事的长官,比一般的省部级官员地位要高得多。可见诸葛亮也是世家子弟。他父亲叫诸葛圭,在东汉末年担任过太山都丞,这是郡一级的中级官员。诸葛圭早逝,诸葛亮等被叔叔诸葛玄抚养。当时诸葛家辉煌不在,诸葛玄远赴他乡谋生,出当大军阀袁术所任命的豫章(今江西地区)太守。诸葛亮兄弟随着叔父迁移南方。可惜,诸葛玄的官不久为朝廷正式任命的朱皓所取代,只好去投靠旧友刘表,并在诸葛亮十七岁的时候死在了荆州。叔父死后,诸葛亮才迁移到荆州隆中定居下来。

    诸葛亮属于从北方流落而来的外来户。当时,刘表成功地取得了荆州本地地主力量的支持,统治荆州长达十八年。对于外来户,刘表政权除点缀几个政治花瓶外,绝大多数闲置不用——这也是孟公威返回北方的重要原因。诸葛亮一来就加入了多数失意的北方世族子弟队伍。可他没有消极下去,而是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198-207年)成功融入了荆州统治阶层之中。诸葛亮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见缝插针钻入其中。

    荆州襄阳一带世族大家云集。支持刘表的主要是本地世族势力蒯家和蔡家。蒯良、蒯越掌管荆州行政财政,蔡瑁控制荆州军队。刘表还与蔡家联姻。除了这两大世族外,荆州还有庞家,黄家,马家,习家。各家相互联姻,如习祯将妹妹嫁给庞家子弟庞林为妻,蔡瑁迎娶黄承彦的姐姐为妻,结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诸葛亮在“谈笑有鸿儒”的同时也“往来无白丁”。他交游的都不是一般的书生或地主,崔州平、石广元都非凡人。诸葛亮还与当时的名家宗师交往。比如对庞德公,“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在世族大家圈子里混个脸熟后,诸葛亮得知一个极具价值的信息:本地大世族黄家的女儿嫁不出去了。黄家的女儿名硕,人如其名,黄硕身体壮硕,头发泛黄,皮肤黝黑,脸上还有雀斑疙瘩等。因此,到二十四五岁了依然无人问津。虽然黄硕是赫赫大名的荆州黄家女儿,父亲黄承彦也开始发愁了。本地门当户对的世家子弟是没希望了,黄硕嫁给一个外来世族子弟不失为一个选择。诸葛亮一直觉得世族子弟的婚姻不应该只是普通的夫妻结合,他敏锐发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于是,诸葛亮极有可能通过“小道”传达出了对黄家小姐的“爱慕”之心。黄承彦喜出望外,丑女儿终于不愁嫁了!琅琊诸葛家也算是官宦人家,诸葛亮知书达理,仪表堂堂,黄家与诸葛家联姻并不离奇。于是,根据《三国志》集注和其他相关记载,黄承彦老头抢先到诸葛家探班了。诸葛亮欣然应允,迈出了进入荆州上层的关键一步。

    诸葛亮迎娶了黄硕,几位姐姐都嫁给了荆州的大族。大姐嫁给了荆州蒯家的蒯祺,庞家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迎娶了诸葛亮的二姐。诸葛亮成功地成为横跨南北世族系统的人物。我们现在来看看诸葛亮的人际关系网:叔父诸葛玄是刘表的旧友;沔南名士黄承彦是自己岳父;主政的蒯家是大姐的婆家,掌军的蔡瑁是自己的妻舅;庞家是二姐的婆家。通过这些直接关系的转折,诸葛亮又和马家、习家等牵连上了关系。与诸葛家世交的刘表因为娶了蔡家的女儿,亲上加亲成了诸葛亮的表舅舅。如此的社会关系网,随便炫耀一下都可能吓趴下真正“躬耕南阳”的布衣。诸葛亮的声望和地位飞速跃升。先是喜欢品评人物、在荆州说话够分量的岳父首称孔明为“卧龙”,将另一位世家子庞统称为“凤雏”。诸葛亮通过庞家又认识了庞德公的好友,学问和声望都很高的颍川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人称“水镜”,以善于识人著称,也收徒讲学。司马徽的学生中有向朗、尹默、李仁等日后的名人。诸葛亮与司马徽的关系介于师友之间,可能也随后者学习过。

    建安十二年(207年),落难荆州新叶的军阀刘备从司马德操处得知此处有卧龙、凤雏两位俊杰。他要在荆州立足,又要招揽人才。诸葛亮的名声和关系网让刘备认定这个年轻人是最佳招揽人选。年近半百的刘备主动去找足足比自己小20岁的诸葛亮了(也有人说是诸葛亮主动投靠刘备的),他有没有“三顾”,说法不一,我们也没法考证。但可以确定的,诸葛亮当时住的肯定不是“茅庐”。即使屋顶上有几株茅草,也是附庸风雅添上的。

    诸葛亮和刘备见面,总要显露才华让主公看看。他一上来就分析天下局势:“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虽然闭门读书,诸葛亮对窗外的局势一清二楚。当时的天下豪杰并起,最值得注意的是曹操和孙权两大势力。其中曹操统一了北方,“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刘备不能与他争锋了;孙权集团在江东的统治已经稳固,“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可以用作援手却不能打他的主意。诸葛亮一开头就精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局势,看得非常清楚透彻。更难能可贵的是,诸葛亮预测到了曹、孙、刘三大集团鼎立天下的未来局势。那么,刘备应该怎么办呢?诸葛亮建议刘备占据荆州和益州地区。荆州交通便利、位置重要,益州沃野千里、资源丰富还易守难攻,都是搞分裂闹割据的理想地盘。刘备既没地盘又没兵,但他顶着皇叔的金字招牌,名声不错。诸葛亮给刘备设计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占领荆州和益州,取得立足点;第二步勤修内政,积蓄力量;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等“天下有变”的时候,兵分两路,进军中原——一路从荆州出发,指向中原地区;一路从四川北上,进攻关中地区。最后,诸葛亮给刘备描绘了一幅在“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旗帜下,“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的美妙前景。顺着诸葛亮的指引,刘备触摸到了“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自己升入云端的美妙感觉。

    多少年了,刘备始终没有成功的喜悦——哪怕是手下人在纸上描绘的。当诸葛亮的宏伟蓝图清晰展开时候,刘备确信自己捡到了一块宝。

    后世的崇拜者将诸葛亮的这席高谈阔论美其名为《隆中策》。它成为蜀汉政权的纲领性文件。整个国家都是在《隆中策》的指引下运转的。遗憾的是整个战略最终没有取得成功。首先是刘备好面子,对占领由同宗兄弟刘表、刘璋拥有的荆州与益州下不了决心,磨磨蹭蹭的,北方的曹操迅速南下,让刘备失去了全占荆州的良机。刘备势力最终只占领益州一地。而益州一地提供不了争霸天下的物质基础。更遗憾的是,曹魏的统治一直非常稳固,没有出现诸葛亮假设的“天下有变”的前提,第三步战略推行不下去了。然而作为一个战略计划,《隆中策》受到现实变化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它体现出来的清晰思维、敏锐洞察和缜密推理,印证了诸葛亮的杰出能力。这是这样的能力,让诸葛亮崛起于乱世,奠定了家族兴旺发达的基础。

    遗憾的是,刘备非常欣赏诸葛亮,无奈当前的实力太弱,能够提供给诸葛亮的舞台太小。诸葛亮出山之初并没有太大的作为。即使是“尊刘尊诸葛亮”的《三国演义》也找不到诸葛亮参加工作之初的成绩,只能举了两个无足轻重的例子:一是劝刘备压抑做手工活的兴趣,别老编席子帽子什么的,多花心思在政务上;二是帮刘备训练军队。实际情况是,小小的新野城没有多少政务可以让刘备全身心扑在上面,诸葛亮也没有去训练军队。资历最浅的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是新人,还轮不到他批评刘备,染指军队。

    诸葛亮的真正崛起,全靠曹操为他创造的机会。那就是发生在208年的赤壁之战。

    曹操大军南下,刘表集团望风而降。刘备放弃新野,逃往江夏方向。一行人逃到夏口后,惶惶不可终日,诸葛亮就对刘备说:“事情紧急了,请让我向东孙将军求救。”这时孙权拥军在柴桑,正对局势犹豫观望。危急关头,刘备集团只有这么一个潜在的援手了。诸葛亮于是作为刘备的全权代表去了柴桑。

    刘备的年纪比诸葛亮大了一辈,而诸葛亮和孙权则是同龄人。他很清楚年纪轻轻、内忧外患的孙权的焦虑。一到柴桑,诸葛亮就拿话激孙权说:“海内大乱,孙将军您和我家主公都起兵与曹操并争天下。现在曹操平定北方,破荆州,威震四海。我家主公英雄无用武之地,遁逃到夏口。孙将军您量力而行了:如果能和曹军抗衡,就早点与曹操断绝外交;如果不能抵挡,还不如放下武器,向曹操称臣服侍!当断不断,祸害马上就要到了!”孙权血气方刚,不服气地反问:“那刘备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诸葛亮自豪地说:“我家主公是王室贵胄,英才盖世。大家对他的景仰就像那滔滔江水,绵延不绝。我家主公坚决要抵抗曹军,怎么能甘居曹操之下呢!”孙权被诸葛亮再一激,勃然大怒:“我不能将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决定了。不是只有刘备才能抵挡曹操。”

    只要领导下定了决心,明确了方向,具体的事务就好操作了。针对孙权对曹操“百万大军”产生的畏惧心理,诸葛亮驳斥曹操的虚假宣传同时适当夸大刘备和孙权的优势,帮孙权克服了畏战情绪。他说,我们的军队还有一两万人,江东更是兵精将足。曹操他们最多也就二三十万人,而且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了,那就是一只标准的纸老虎啊。敌人除了吹牛啥都不会,就连游泳都不会,哪还能在长江里打水战啊?孙将军,您只要和我们联手,必定能够击败曹军。曹操被打破后,东吴的势力强盛了,到时候怎么分成咱们都好商量。这些话句句都很中听,孙权坚定了迎战之心,派遣猛将大军联合刘备势力一道在赤壁这个地方与曹操大军恶战了一场。

    其间略去草船借箭和借东风等若干事情不表——因为没有历史依据证明确有其事。

    赤壁之战以刘备和孙权的胜利告终。诸葛亮成了本集团内拯救危难的头号功臣,还给集团带来了一个可靠的盟友,地位大大跃升。战后,刘备势力占领了荆州的南部,实力大增。诸葛亮出任了军师中郎将,负责零陵、桂阳、长沙三个郡赋税征调,掌握了本集团的财政和军需大权。在短短一年内,诸葛亮就从一个新人升为关键人物了。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引狼入室,要求刘备率军队进入四川协助防备张鲁势力。刘备正觊觎着巴蜀大地,二话没说就去益州,把刀插在了朋友的两肋上。这边打得正欢,那边刘备留诸葛亮和元老关羽镇守大本营荆州。刘璋势力很大,刘备一下子打不赢,带的人又不够,就招呼诸葛亮带着张飞、赵云等率人溯江而上,进攻四川。诸葛亮一路平定四川东部,和刘备共围成都,最终收服整个益州。战后,诸葛亮因功升为军师将军,代理了刘备挂衔的左将军的事务,地位进一步提升。诸葛亮现在有多重要了呢?刘备外出的时候,都留诸葛亮镇守成都,负责提供军队和粮草。诸葛亮马马虎虎算得上是一个二把手了。

    等到建安二十六年,东汉王朝被曹操他儿子曹丕给篡夺了,四川的大小官员就劝刘备称帝。好面子害死人,刘备到这时候了磨磨蹭蹭,不愿意做皇帝。诸葛亮去劝说,不说官话套话,一句话说中要害:“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意思是,我们这些手下人跟随您勤勤苦苦,都希望有所“收获”,可只有您老人家“更上一层楼”我们手下人才能进步发达啊。刘备被这么一劝一逼,终于继了帝位,成了蜀汉开国皇帝。他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全权负责政务。张飞死后,他的领司隶校尉也转给了诸葛亮。

    至此,诸葛亮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诸葛亮最初的丞相是一个虚位的丞相。因为上面有刘备这个强势的君主,周边有关羽、张飞等手握大权、深得刘备信任的元老,诸葛亮的权力受到了极大限制,类似于蜀汉政府的最高办事员。

    刘备之后一意孤行,倾全国之力伐吴,结果惨败而归。逃回到永安,刘备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和诸葛亮上演了一出“永安托孤”。

    “永安托孤”这出戏很有名,正史记载得很简略,后世描述的主要情节是刘备弥留之际,把国家和儿子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除了给诸葛亮国家大权外,刘备还夸奖诸葛亮才能出众,如果儿子刘禅不能辅助的话可以自立为王,诸葛亮则表示竭死效忠,堪称是君臣相知友爱的赞歌。然而,这样的描述对于分析这一将诸葛亮推上强权高峰的事件,太过简略了。

    刘备为什么要把国家大权和儿子都托付给诸葛亮呢?

    蜀汉阵营主要由三个派系组成,关羽、张飞、简雍、糜竺、糜芳、赵云等人加入最早,是刘备的原从派系。但是这一派系人数有限,掌握的军队和政权也非常有限。到章武三年,赵云是原从派系中硕果仅存的“大佬”。刘备到荆州后,争取到了荆州大世族势力的支持,庞统、马良、马谡、黄忠、伊籍、诸葛亮、张南、冯习等人都投入了刘备阵营。这些人人多势众,组成了作为蜀汉政权支柱的荆州派系。荆州派系支持刘备进取四川,在关羽失荆州后则支持刘备攻吴。四川的多数世族在刘备执政后也转而支持蜀汉政权。法正、张松、孟达、黄权、刘巴、李严、吴懿等人组成了四川派系。刘备托孤之时必须取得控制军队和政权多数的荆州派系的支持。诸葛亮是荆州派系的核心人物之一,满足了这个最重要的要求。其次,蜀汉人才凋敝,诸葛亮是战后声望、功绩最高的人。刘备东征之前,庞统、法正、关羽、张飞、黄忠就已经先后亡故。东征失败,张南、冯习战死,马良遇害,黄权被迫投降魏国。战后声望和资历甚高的司徒许靖、尚书令刘巴以及骠骑将军凉州牧马超和刘备的妻舅、安汉将军糜竺相继去世。蜀国已经没有人可以在功劳和名望上与时任丞相的诸葛亮相匹敌了。

    所以刘备面临的不是挑选谁为“政治委托人”的问题,而是如何让诸葛亮这个唯一人选在自己死后尽心选辅助幼儿,延续政权的问题。正史的说法是刘备以情动人。他一方面告诫儿子对诸葛亮要“以父事之”,要像对父亲一样尊重诸葛亮,听从诸葛亮;另一方面,他又当众大大夸了诸葛亮一番,推心置腹地说如果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刘禅实在不成器,你就取而代之吧。诸葛亮感激涕零,当场表示要忠心事主。

    可承诺毕竟是苍白无力的,刘备人都死了怎么约束诸葛亮呢?刘备临终前设计了复杂的权力结构,对诸葛亮进行实质限制。首先,刘备召见诸葛亮的同时召见了尚书令李严,任命诸葛亮为“辅命大臣”的同时也让李严“同为顾命”。李严成了是刘备寄予众望的股肱之臣。李严是荆州南阳人,曹操攻打荆州时任秭归县令的他弃官入蜀投奔刘璋,任成都县令,转变为四川势力人物。刘备伐蜀,李严率部投降刘备,在蜀汉政权中历任将军、太守。在地方官任上,李严表现出色,“吏民悦之”。章武二年秋,刘备伐吴败回,征召李严到永安宫,由太守提拔为尚书令。李严带领蜀汉政权不多的主力之一(川内地方军队)来到川东,实际负责刘备行营的大小事务,在“接班”架势上和诸葛亮有一拼。刘备最终还是选择诸葛亮为头号辅命大臣,而让李严“同为辅命大臣”,“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这样的权力结构正好让诸葛亮和李严互相制衡,防范丞相诸葛亮专权。

    刘备最后召见了原从派系的代表——赵云。刘备的事业因原从派系而起。赵云是反对刘备的伐吴决策的,因此没有参与东征,率领本部兵马驻扎在江州,聚拢着原从派系的最后血脉。战败后,蜀汉政权全赖这支生力军在川东稳住阵脚。随着后继乏人,原从派系的衰落是难以避免的。现在刘备深情地嘱托赵云继续照看刘禅,关心朝政。这段嘱托给了赵云非正式的“辅命大臣”地位。作为三派中最弱的一派,原从派系非常适合扮演“关键少数”的角色。赵云的威望和控制的军队就像是隐藏在花丛背后的大炮,时刻对诸葛亮产生着威胁。

    如此三权制衡,看来,刘备还是希望诸葛亮在他死后依然最蜀汉的头号办事员,做好儿子刘禅的管家。可惜,诸葛亮不会这么做。

    刘禅登基后,“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

    和许多进入了权力场就难以自拔的人一样,诸葛亮也不愿意做简单的办事员。他要把崇高的丞相地位和强大的实际权力结合起来。

    怎样才能摆脱刘备的临死设计呢?诸葛亮找到了一个理由,一个口号,名正言顺地将全国的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这个口号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全国上下思想高度统一于此。复国的号召是刘备提出来的,而且汉贼不两立,谁都不能反对这个口号。于是,蜀汉以汉朝正统自居,一切政府言论和政治宣传都以北伐复国为基调。在国家建设方面,蜀汉的主要精力放在北伐中原上。人口不满百万的蜀国竟然保持了一支将近十万人的常备军队。既然是谁都不能反对的国家大事,诸葛亮丞相就能堂而皇之地聚拢全国的权力。成都的“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以首席辅政大臣的身份全权处理军政大事。他北和羌胡,平南蛮,联合东吴,北上伐魏,大展英才。诸葛亮成为前所未有的权相。

    李严在刘禅登基后,也获“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但在与诸葛亮集团的斗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回顾李严集团败亡的过程,原因不是诸葛亮太狡猾,而是李严能力太差了。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众南征,几乎征发了各派所有力量。平定南方战乱是国之大事,李严集团没有反对这个安排。因此到了第二年,诸葛亮集团继续采取了行动。“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江州属于内地,战略地位不如永安。尽管李严的军衔升为前将军,尽管李严表面上依然节制陈到,东部事务“皆统属严”,但李严的实际地位下降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诸葛亮以出军汉中为理由,开始以军事行动优先政治和人事安排。既然如此,李严只好降低姿态,转而全力经营江州,修筑巴郡,希望建立一个能够与成都相敌的根据地。

    李严采取了两次大行动。第一是根据《诸葛亮集》的记载,李严“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汉制,非刘姓不得封王。这完全是李严对诸葛亮一次不怀好意的笨拙试探。诸葛亮马上回信拒绝,明确说自己对李严这个老朋友来信的不解。一方面,诸葛亮许诺灭魏之后当“与诸子并升”,意思说统一北方后我们俩共享富贵,给了张空头支票;另一方面,诸葛亮又说“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我已经权倾朝野了还需要九锡吗,暗示李严自己才是头号托孤重臣,提醒李严不得妄动。第二就是李严要求在川东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设立“五郡巴州”,自为巴州刺史。蜀汉政权真正控制的只有益州一州,由诸葛亮担任州牧。这样诸葛亮就控制了蜀汉唯一的地方政权。现在李严要求将四川一分为二,自己领有一州,以实力对抗在成都的诸葛亮的意图非常明显。诸葛亮控制的朝廷自然是断然拒绝。在后来弹劾李严罪名的奏折中,诸葛亮将李严的这一主张看做是“穷难纵横”。

    应该说,李严集团的这两招都是“臭棋”。李严这个人“腹中有鳞甲”、“性自矜高”、桀骜不驯,还“逞苏张诡糜之说”、“有苏张之事出于不意”。李严缺乏沉稳敏锐的特性,注定了失败的命运。这些都坚定了诸葛亮肃清李严的决心,奈何条件尚为完全成熟而已。

    建兴八年,李严以资历再升为骠骑将军。同年,蜀魏在汉中战事激烈。诸葛亮率大军坐镇汉中,以此为契机解决李严问题。诸葛亮调虎离山,要求李严率兵两万离开根据地江州到大本营汉中抗魏。这既使李严失去了根基,也减少了江州发生动乱的可能性。大敌当前,李严没有理由抗命。深知利害关系的李严提出要求,提名自己的儿子李丰担任江州都督,继续掌握川东军队和根据地。这一次,诸葛亮非常爽快,“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李严只得率军北上,他忘记了树倒猢狲散的道理。只要打倒李严,他的残余集团注定要灰飞烟灭。

    到了汉中后,“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李严担任了汉中各部队总监督,全权处理丞相府事务。一年后,诸葛亮弹劾李严的奏折是这样评价这次调动的:“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倡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意思是说李严借机要挟,而自己忍辱负重。

    建兴九年春,诸葛亮进军祁山,让李严催督粮食运输。

    祁山战役持续了半年。夏秋交际,连降暴雨,运粮不继,诸葛亮在前方缺粮。李严乘机派人报告诸葛亮说后方也缺粮。诸葛亮不得不退军。李严在诸葛亮回军后采取了两面手法:一方面惊讶地说:“军粮还很充足,为何就撤军呢?”以此来推卸自己没有督运好粮草的责任,同时说明是诸葛亮自己无力推进而撤军;另一方面,李严又向刘禅上表说是:“大军假装后退,以引诱敌人追击再进行打击。”这就给诸葛亮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诸葛亮的对策非常简单。“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诸葛亮只是出示了李严前后亲笔手书信函,李严面对铁证,只好认罪受罚。结果,李严被彻底打败,“废平为民,徙梓潼郡”,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他的儿子、江州都督李丰在父亲被罢官后,被诸葛亮调到汉中继承李严的工作:督运粮草。李丰最后做官做到了朱提太守。朱提是一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郡。

    经过层层政治较量,诸葛亮消灭了最大的政治对手,沉重打击了四川本土势力,确立了自己对全国的权威统治。在此前后,诸葛亮的就在北伐的大旗下赏罚自专,强力镇压异己分子。比如廖立是荆州名士,在刘备时期官运不错,诸葛亮上台后就靠边站了。廖立心里不满,当着李邵、蒋琬等诸葛亮亲信的面批评刘备不取汉中而与孙吴争荆州的战略错误,又批评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前后数丧师众,最后批评诸葛亮亲信向朗、文恭、郭攸之、王连等人都是平庸之辈,唯诸葛亮马首是瞻,不足与之谋大事。朝廷重用这些人才使百姓疲弊。李邵、蒋琬自然将廖立的正确的评论和不恰当的评论都一并报告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以“诽谤先帝,疵毁众臣”的罪名将廖立废为平民,发配西北偏远的汶山郡。廖立在那种地到死。

    魏明帝曹睿评论蜀汉政局时,一针见血地说:“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

    诸葛亮一生最主要的政治行动不是赤壁之战,而是七次北伐。

    建兴五年(227年),在平定了南方蛮族骚乱、和东吴稳固了同盟关系之后,诸葛亮于当年3月向后主刘禅上了《前出师表》。《前出师表》的第一句就点出:“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蜀汉进行的是哀兵之战。与《隆中策》的第三步不同的是,蜀汉已经没有了发自荆州的二路军,只能凭借出汉中的一路能够获得对曹魏作战的胜利。通篇表章中,诸葛亮都没有说详细的进军计划和经略中原的步骤,而是充满情感地劝谏智商不太高的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回顾自己受到的知遇之恩。后人不知道诸葛亮写表章是何等的悲壮与雄心。到最后,作者是涕泪交加,不知所云了。

    表中有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当年,46岁的诸葛亮离开了成都,从此长年征战在外,极少回到首都,最后身亡五丈原,安葬于今陕西勉县。

    当时曹魏镇守关中的是驻屯长安的夏侯楙。蜀汉大将魏延建议派精兵五千人,负粮五千,直接从褒中出兵,循着秦岭东进,出子午谷不过十天就能到达北边的长安。夏侯楙能力差,长安城空虚,可以一战平定咸阳以西地区。到时候,蜀汉大军源源而来,收复关中地区,与关东的曹魏势力对峙。诸葛亮认为这个计划太冒险了,不如从平坦大道西取陇右,平稳无虞。所以诸葛亮在世都不用魏延的计谋,一直坚持从祁山出陇右,经营陇右。可惜蜀汉每次北伐陇右,都没有抓住曹魏兵力分散的暂时优势。魏军主力很快反应过来,出现在蜀汉北伐军面前。诸葛亮一再经略陇的目的是控制河西和凉州,扩展蜀汉的实力,修改《隆中策》中的荆州和益州两路北伐改为凉州和益州两路居高临下的进攻。这是诸葛亮在蜀汉局限在益州一地,联盟东吴的现实情况下修改的。荆州不可复得,益州不足吞天下,因此选择地域广袤、扼守东西、民风剽悍的凉州来代替荆州。

    从建兴六年到建兴十二年的七年间,诸葛亮每年都在实践自己进军陇右的计划。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派赵云、邓芝率偏师作为疑兵,前据汉中的箕谷,扬言由斜谷进攻郿,以吸引和钳制关中魏军,自己率主力出汉中西北,进攻祁山、西县,以夺取陇右。夏侯楙一战即被击败。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归蜀,关中震动。魏明帝亲自西镇长安,命张邰为前锋率主力迎敌。诸葛亮派马谡督诸军为前锋与张邰战于街亭。马谡违反了诸葛亮作战方针,在街亭大败。街亭失利后,佯攻部队赵云、邓芝疏于戒备,在箕谷与魏将曹真对垒时以优势兵力失利,烧毁栈道退却。诸葛亮不得不放弃三郡,迁移西县百姓千余家退回汉中。回到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同时请示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以表示承担战败责任。

    得到诸葛亮北伐消息的同盟国东吴在东线发动的夏季攻势却取得了胜利。张邰率主力东下进攻东吴,关中空虚。诸葛亮闻讯,上《后出师表》于冬12月越散关围陈仓。但这回蜀汉事起仓促,陈仓守将郝昭防守得当,诸葛亮包围陈仓近一个月而没有攻下。魏国救军将至。粮草不济,诸葛亮不得再次不撤退。

    建兴七年春,诸葛亮派陈式攻取武都、阴平二郡。为了牵制魏雍州刺史郭淮,诸葛亮率军迎战,郭淮退军,蜀军攻占二郡。这是诸葛亮连年北伐最实在的成果。诸葛亮因功恢复丞相职务。

    建兴八年春,魏国发动攻势,司马懿由西城沿汉水,张邰由子午谷,曹真由斜谷,分三路进攻汉中。诸葛亮在城固、赤坂迎战。魏国因连续下大雨,道路不通,中途退兵。

    建兴九年2月,孔明亲自率军再度进攻祁山图陇右。曹魏令费曜等守上邦,其余救祁山。诸葛亮部署一部分兵力围攻祁山,自率主力到上邦迎战。魏帅司马懿据险不战,诸葛亮求战不得,引军退回祁山,魏军尾随。5月,双方交战,诸葛亮大破魏军,司马懿回军保营。6月,诸葛亮粮尽退军,射杀追击的张邰。

    建兴十年诸葛亮在汉中休养生息,奖励农业,贮备军粮,并制作木牛流马等运输工具,训练士兵作远征的准备。第二年冬天,诸葛亮囤积军粮于斜谷口,整修驿站。第三年(234年)2月,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由斜谷出击,并约吴同时出兵攻魏。4月,蜀军沿褒斜道出斜谷。诸葛亮驻军五丈原,屯田于渭水南岸,与司马懿对峙,以备持久战。司马懿采取以逸待劳的方针,坚壁不出。5月东吴分三路出兵,进攻曹魏,以配合蜀军在西线的攻势。曹魏面对蜀吴的协同进攻,采取“西守东攻”的战略。东吴初期判断蜀军在西线的进攻会吸引魏军主力。当探知魏军东下时,东吴不战而退。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峙百余天,积劳成疾,8月病死军中,时年54岁。蜀军遵照遗令秘不发丧,整军而出,退兵回汉中。司马懿闻讯追击,蜀军反旗击鼓,佯装反击。司马懿收军,不敢进逼。因此有“死诸葛吓退活仲达”的说法。

    诸葛亮主持的北伐胜少败多,付出多收获少。曹魏驻西部战线的司马懿的战略基本是避其锋芒,坚守不出。“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国力不足是束缚诸葛亮施展拳脚的主要原因。蜀汉与曹魏真正主力决战的机会并不多。但是蜀汉作为主动出击的一方,成本付出更大。连年的征战消耗了蜀汉大量的国力,不仅有兵员上的,也有物资上的,更有人才上的。到诸葛亮死时,蜀汉再也没有实力发起先前的攻势了。

    既然虚耗实力,如果蜀汉凭借地形,内敛自守又当如何呢?蜀汉在防守的基础上休养生息,可能实力积蓄得优于积极进攻,但是在政治态势将会恶化。诸葛亮的连年北伐,使曹魏在他身前及死后的数十年中处于消极被动防守的态势。蜀汉以土狭民寡的一州之地迫使拥有九州之地的曹魏被迫采取战略防守数十年,蜀军在与强大的曹魏的军队对峙中保持主动权。这不能不说是诸葛亮连年征战的积极结果。如果消极防守,曹魏必定凭借自身的强大国力,对蜀汉北部构成越来越大的军事压力。蜀汉依然需要增兵设将,以重兵在边界与曹魏对峙。这依然会消耗蜀汉大量实力。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诸葛亮把兴复汉室挂在嘴边,就不得不拿出实质行动来。北伐是最好的行动。而且诸葛亮可以借北伐,收揽实权。正因为诸葛亮“言行一致”,矢志报国,后世将他树为忠君爱国的楷模。

    蒋琬、费祎和姜维等人继诸葛亮之后主持了蜀汉后期的政治与军事,或大或小都延续北伐政策。可惜,诸葛亮死后,蜀汉再也找不出这样的强权人物来维持权威统治了。权相体制最终改变。

    《三国志》称赞诸葛亮“神武赫然,威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这是就他的功绩来说的,没有涉及个人品行。诸葛亮生前宣称自己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等到他死的时候,家里果然没有余财。我们可能对诸葛亮的政治生涯和执政观点也不同的评价,但就清廉来说,诸葛亮是无可指责的。

    一天,东吴宫廷召开酒宴,君臣同饮。东吴大帝孙权是个童心未泯、行为乖张的另类皇帝。搞恶作剧是他的爱好。孙权早对大臣诸葛瑾的驴脸感兴趣了,就示意下人牵上来一头驴,驴脸上贴着一张纸:“诸葛子瑜”。(诸葛瑾字子瑜)觥筹交错之间,大臣们看到一头驴在朝堂上溜达,一片哗然。大家都热闹地看看诸葛瑾,孙权和几个大臣还哈哈笑出声来。

    诸葛瑾窘迫得满面通红。

    尴尬时刻,一个少年快步离席,走到厅中,跪下来对孙权说:“请陛下允许我在纸上添加两笔。”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孙权对诸葛恪要添加的字很好奇,同意了。诸葛恪就在纸条下加了两个字:“之驴”。“诸葛子瑜”变成了“诸葛子瑜之驴”,顷刻举座欢笑。孙权就势让诸葛瑾把这头驴牵走了。一场恶作剧圆满收场。

    人们常常通过这个故事夸诸葛恪的聪明,其实它更多的是说诸葛瑾的温顺。诸葛瑾这个人脾气超级好,面对如此尴尬的恶作剧都能坚持在酒席上。孙权敢拿诸葛瑾开玩笑的一大原因就是他脾气好。如果诸葛瑾的脾气和同事张昭一样倔强难缠,一受气就罢工,孙权也就不会找他麻烦了。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亲哥哥,但和诸葛亮生活在一起的日子不长。他沿袭了东汉时期很多年轻学子的传统,“少游京师,治《毛诗》、《尚书》、《左氏春秋》”。约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母亲章氏去世,诸葛瑾“居丧至孝”,并且“事继母恭谨,甚得人子之道”,很符合当时对年轻人的要求。可惜天下大乱,诸葛瑾不能再按传统程序进入仕途,只好托了人,开了后门进入东吴阵营。工作之初,诸葛瑾因为年轻,性格温顺,又属于外来户,在阵营中并不突出。历史上也没记载他有什么活动。

    诸葛瑾真正发迹,在历史上有所作为,还拜弟弟诸葛亮所赐。诸葛亮成为蜀汉阵营的关键人物,而对蜀汉的外交又是东吴的重要内容,因此诸葛瑾的“海外关系”决定了他是东吴对蜀汉展开外交的不二人选。东吴上下很看重诸葛瑾和诸葛亮的兄弟关系。鲁肃跑到荆州,和诸葛亮第一次见面,不先自己介绍说“我叫鲁肃”,而先说:“我是诸葛子瑜的朋友。”214年刘备得到四川,势力大增后,孙权就主要依靠诸葛瑾展开交涉。客观地说,如果没有诸葛亮这个弟弟,还轮不到诸葛瑾登上政治舞台呢。

    我们也需要给诸葛瑾澄清,他并非全靠裙带关系过活的平庸之辈,而着实是因能力不错。兄弟情为他开启了仕进之路,发展还要靠自身努力。事实上,诸葛瑾很注意将公事和私事分开。215年,孙权遣诸葛瑾使蜀通好刘备。诸葛瑾和诸葛亮在公馆见面,只谈公事,不谈私事。一次,孙权问诸葛恪:“卿父与叔父,孰贤?”诸葛恪回答说:“臣的父亲正为此担忧呢。”孙权就问怎么回事,诸葛恪说:“臣父亲知道的事情,叔父不知道。他为此担心,怕泄露了机密。”诸葛瑾是担心兄弟情影响外交。孙权听后,感慨诸葛瑾的谨慎和忠心。

    至此,诸葛瑾在孙权心中扎下了根,不再仅仅是诸葛亮的哥哥,而当作重臣来使用。吕蒙讨伐关羽的时候,诸葛瑾也参战了,因功封宣城侯,又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荆州被东吴夺走了,刘备大举伐吴。孙权危急关头派诸葛瑾求和。诸葛瑾给刘备写信说:“陛下因为荆州和关羽的原因,大举兴兵,我觉得不值。陛下以匡扶汉室天下相号召,那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刘备置之不闻。《三国演义》虚构了诸葛瑾亲自来蜀汉军中劝阻,刘备看在诸葛亮的份上把他赶走了事。蜀汉大军兵临城下,东吴许多人把对刘备诸葛亮的仇恨转嫁到诸葛瑾身上,纷纷怀疑诸葛瑾吃里爬外,暗中通敌。陆逊等人则上表担保诸葛瑾的忠诚。孙权平时爱闹,大事关头头脑很清醒,说:“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诸葛瑾度过了一难,同年还升为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

    随着老人不断逝世,资历不断增长,诸葛瑾赫然成为东吴政权的重要人物。

    地位提高了,兵也带了,可诸葛瑾在带兵打仗方面的成绩实在不能恭维。孙权后期,曹魏大军围困江陵,诸葛瑾率大军救援。诸葛瑾温和谨慎,长期找不到破敌之术,也没有正面作战,导致江陵之围拖到第二年也没有解开。第二年春天,河水大涨,东吴的水师发挥了作用,曹魏这才退兵。事后,诸葛瑾虽无大功,但因为保全了土地和军队,也被记上一功。可参加江陵之战的曹魏方面夏侯尚的传记说:诸葛瑾与夏侯尚两军隔江相对。诸葛瑾占领江中沙洲,被夏侯尚用油船夜袭,“夹江烧其舟船,水陆并攻,破之”。可见,诸葛瑾虽然侥幸解了江陵之围但也折损了不少兵马。

    就这么一个平庸的大臣,日益获得孙权的信任,地位不断提高。为什么?还是那个老原因:脾气好,让人放心。诸葛瑾和孙权对话时,很会察言观色,从来不严词劝谏。他看孙权的情况,说些孙权喜欢听的,一旦发现自己的话不和孙权的意思,就转换话题说领导喜欢的话。如果某个意思必须表达出来,诸葛瑾就“徐复讬事造端,以物类相求”,像剥笋一样,慢慢地让孙权了解自己的意思。孙权是自尊心很强、越来越自负的专制君主,诸葛瑾的做派很合孙权的胃口。同时,诸葛瑾知道自己是南逃的山东人,要想在以东南世族和淮泗豪强为主的东吴政权中站稳脚,提升地位,必须和同事们搞好关系,夹着尾巴做人。他不但对孙权谨小慎微,对其他皇室成员也恭敬谨慎,与鲁肃、陆逊等东南世族和淮泗豪强保持密切关系。诸葛瑾是孤零零的外来户,和大家都没有利害冲突,得到从孙权到各派的交口称赞,不想升官都难。

    能力不强不要紧,会说话、搞好人际关系能补偿能力的缺陷。诸葛瑾就是一个代表例子。当孙权称帝,诸葛瑾被封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进入了最高权力核心。

    241年,东吴政坛的不倒翁诸葛瑾逝世,留下儿子诸葛恪和诸葛融。死前,诸葛瑾嘱咐丧事从简;死时,诸葛家在东吴俨然是政坛大家了。

    诸葛亮和诸葛瑾有个堂兄弟叫诸葛诞。诸葛诞没有南逃,走的是传统的仕进道路。他留在北方,读书、交友、做官,从尚书郎开始起步,第一个授予的实职是荥阳县令,逐步升迁到了御史中丞、尚书。

    年轻的诸葛诞有个毛病:好名。东汉末年开始,士大夫阶层都好这一口,喜欢搞各种评比,把自己和身边的人扣上各种荣誉光环。诸葛诞就和散骑常侍夏侯玄、邓飏等十五人,互相品评吹捧,评出以夏侯玄领衔的“四聪”,诸葛诞领衔的“八达”,三个同僚晚辈为“三豫”。可惜魏明帝曹睿很不喜欢这样的风气,斥其为“沽名钓誉”,拿诸葛诞开刀,将其罢官。

    诸葛诞遭遇了仕途上最大的失利。好在他很快凭借夏侯玄、邓飏等好朋友的势力,一番运作后,重新进入了官场,得到了扬州刺史的实职。此后,诸葛诞作为曹魏在淮南战场的主要将领,出现在历史记载中——这点和诸葛亮、诸葛瑾不同。诸葛亮和诸葛瑾文武官职都有,可算是“文武全才”,诸葛诞相比更像单纯的武将。事实证明,诸葛诞的确头脑“单纯”,没有堂兄弟们那么多的花花肠子。

    扬州地处淮南,在曹魏政权后期叛乱频繁。王凌叛乱的时候,太傅司马懿东征。诸葛诞被提升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封山阳亭侯,参与平定王凌叛乱。东吴北上趁火打劫,诸葛诞和堂侄诸葛恪在东关这个地方兵戎相见了一回。作为长辈的诸葛诞败给了堂侄诸葛恪。几年后,毌丘俭、文钦割据淮南寿春叛乱。他俩是诸葛诞的老同僚,遣使招呼诸葛诞一起造反。理由是司马家族擅权专政,要篡夺曹家的天下。诸葛诞觉得司马家族对自己有恩,看不出司马家族有篡位的意思,就将毌丘俭、文钦的使节斩首,向朝廷报警。大将军司马师东征,重用诸葛诞平叛,加督豫州诸军,作为主力。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也失败了,诸葛诞是最先攻破寿春,居功甚伟。战后,诸葛诞是曹魏在淮南地区资历最老、功劳最大的将领。朝廷“以诞久在淮南”,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

    诸葛诞坐镇寿春,成为曹魏稳定淮南局势的中坚。一代封疆大吏,好不风光。

    诸葛诞的提升不全靠抓住了历次平叛的机遇,而在于他高超的军事素质。淮南战场是三国后期曹魏和东吴作战的主战场。尽管曹魏在此地发生了多次叛乱,内讧不止,但诸葛诞的存在始终稳固本地局势,没让东吴捞到什么好处。文钦叛乱失败后,率领残部投降东吴。东吴派大将孙峻、吕据、留赞等人会同文钦,气势汹汹杀向淮南,企图乘虚攻城略地。诸葛诞督率淮南各军,坚守城池,成功逼退了吴军。诸葛诞乘胜追击,追斩了留赞,大败吴军,因攻进封高平侯,食邑三千五百户,转为征东大将军。随着诸葛诞在淮南的地位不断巩固,他政治不成熟的一面开始表现出来了。绝对的权力和稳固的地位让诸葛诞有点由着性子来办事,大肆练兵,把军队操练得精神饱满;对自己喜欢的人,毫不吝啬得赏赐;即使是犯了死罪的人,只要觉得有用诸葛诞就保全下来。缺乏制衡的环境容易让一个人专制,诸葛诞就逐渐成了淮南地区说一不二的专制人物。

    这在曹魏朝廷看来,是不允许的。朝廷的衮衮诸公认定诸葛诞有成为地方军阀的危险。恰巧甘露元年(256年)冬,诸葛诞以东吴再次侵略为由,申请朝廷再调拨给他十万军队御敌。朝廷认为淮南现有的军队足以抵抗东吴侵略了,没有答应诸葛诞的申请。诸葛诞继而要求朝廷允许淮南修缮城池,并在淮河边上建造新城。新的申请让朝廷怀疑诸葛诞有异心,诸葛诞没有异心,而是在申请被拒后发情绪、赌气要大修城池。你不是怀疑我要割据淮南吗?我就大造城池,摆出一副行将割据的样子给你看。朝廷从此坚信诸葛诞有了疑心,考虑到诸葛诞的实力和地位,打算招他入朝,明升暗降,剥夺他的实权。

    朝廷对诸葛诞的处置仅此而已——毕竟这是“人民内部矛盾”,诸葛诞还是自己人。

    事情后来起了变化。因为诸葛诞拒绝去朝廷做大官,赖在淮南不走了。掌权的司马昭派去亲信贾充去淮南寿春劝诸葛诞入朝。贾充劝不动诸葛诞。他也不勉强,因为他此行有其他更重要的目的。只听他谈起时事,然后对诸葛诞说:“现在洛阳和河南的各派势力,都觉得魏国国运走到了尽头,天下应行禅让。你的意见如何?”贾充的意思很清楚了,他希望诸葛诞支持司马昭篡位。可他忘记了诸葛诞受到曹魏几代君主重恩,是坚定的曹魏支持者。诸葛诞根本没给贾充留面子,厉色斥责说:“你难道不是贾豫州的儿子吗(贾豫州是贾充的父亲、曹魏开国元勋贾逵)?你们贾家世受魏恩,为什么负国,要把魏国的天下送给他人呢?我不想再听到你的话了。”停了会,诸葛诞加重语气说:“如果洛阳和河南发生动乱,我会率领本部兵马,以死报国。”贾充默然无语。

    没几天,朝廷正式下诏任命诸葛诞为司空,免去他在淮南的职务。原来贾充回去对司马昭说:“诸葛诞在扬州,有威名,声望卓著。如果赶紧征他来朝中任职,他肯定不来,但祸小事浅;如果不征他,他有充足的准备时间,那时候就晚了。”诸葛诞接到诏书后,心里恐惧,举兵造反了。他是被司马昭逼反的。

    诸葛诞先拿不和自己同心的扬州刺史乐綝开刀。带着数百人突袭扬州。扬州官吏要闭门坚守,诸葛诞在下面叱骂:“你们难道都不是我以前的部下吗?”官吏不敢乱动,诸葛诞兵不血刃拿下扬州,将乐綝斩首。杀了乐綝后,诸葛诞把他的脑袋装在盒子里,附上一封奏表,发给朝廷——实际上是给司马昭。诸葛诞先说自己受国重任,统兵在东,效忠朝廷,现在杀了对朝廷有异心的扬州刺史乐綝(在警告司马昭等人),然后表示“若圣朝明臣,臣即魏臣;不明臣,臣即吴臣”。

    司马昭当然明白诸葛诞对曹魏的一片忠心。正是因此,他更要铲除诸葛诞了。

    诸葛诞收敛本部兵马十余万,吞并扬州新附部队四五万人,囤积了足够军队吃一年的粮食,在寿春闭城自守。同时派将小儿子诸葛靓送到东吴作为人质,向东吴求援。头号夙敌弃暗投明,东吴喜出望外,派遣全怿、全端、唐咨、王祚等将领率兵三万,会合文钦等曹魏降将,大规模增援诸葛诞。远远的,东吴给诸葛诞戴上了“左都护、假节、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寿春侯”等高帽。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在诸葛诞割据淮南成功之后才能享受。

    司马昭很重视诸葛诞叛乱,督率大军二十六万,大举讨伐。大将军屯丘头。镇南将军王基、安东将军陈骞等四面合围寿春,“表里再重,堑垒甚峻”。包围圈没有合拢之前,全怿、唐咨、文钦等人率领部分援军成功突入城中。而朱异等东吴将领没能突破包围圈,被曹魏军队杀败。在东吴专权的孙綝干脆杀了朱异等人,撤军回江东了。形势急转直下,诸葛诞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

    诸葛诞的有勇无谋在大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寿春城被围得水泄不通,诸葛诞想不出破解的办法。结果“城中食转少,外救不至,众无所恃。”将军蒋班、焦彝泉诸葛诞说:“现在军心尚且稳固,官兵思用,如果并力决死,攻击围敌的一面,即使能大败敌军,也可能突围成功。”诸葛诞却怀疑蒋班和焦彝有异心,要逃跑,竟然要杀害蒋班。二人大惧,认准诸葛诞必败,真的逃出城去投降了。司马昭受到启发,对寿春城内大使反间计,全怿等人也率数千官兵出城投降了。城内军心动摇,诸葛诞依然“不知所为”。

    熬到第二年正月,诸葛诞终于决定要突围了,和文钦、唐咨等人大造器械,五天六夜连续猛攻城南,向决围南逃。曹魏军队居高临下,依仗工事和发石车、火箭等给突围军队重创,死伤蔽地,血流盈堑。

    诸葛诞只得退回城内,情况更加糟糕,粮食眼看要吃完了,几万人逃出去投降了。文钦这时候想出一个馊主意,要把所有北方人赶出去,节约粮食,留下吴人坚守。诸葛诞不听,两人产生了矛盾。文钦是割据淮南造反的前辈了,当年被诸葛诞镇压了,一直怀恨在心。现在新愁加旧恨,导致了诸葛诞和文钦两人在城中内讧,文钦被杀。文钦的儿子文鸯、文虎出城投降司马昭。司马昭赦免他们的罪过,让他们沿着寿春四周巡城,对城内喊话:“文钦之子都没被杀,其他人还怕什么?”城内斗志丧尽。司马昭这才发动总攻,魏军鼓噪登城,城内无敢动者。诸葛诞单骑在乱军中突围,被追兵斩首。曹魏的诸葛诞一族被族诛。

    寿春城破,诸葛诞麾下有数百人坚决不投降,全部被斩。看来,诸葛诞带兵还是有一套的,有人愿意为他去死。可惜他的政治素质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诸葛家族下一辈人中,最杰出的当属东吴的诸葛恪。史载他“英才卓越”,“超逾伦匹名盛当世”,这个评价可不是一般人受得起的。

    孙权很喜欢诸葛恪这个孩子,羡慕地对诸葛瑾说:“蓝田生玉,真不虚也。”诸葛瑾则很担心,认为诸葛恪“非保家之子”,恐怕日后会给家族带来血光之灾。

    原来诸葛恪这个人个性洒脱、举止高调、不拘常理,和性情温顺、为人小心谨慎的父亲诸葛瑾判若两人,自然让父亲担心了。而个性同样潇洒的孙权则把诸葛恪当作忘年知音,引为同类。两人常一起策划一些“好玩”的事情。东吴重臣张昭为人严肃,不苟言笑,对孙权的轻狂、不守礼法的行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孙权恼在心头,和诸葛恪一起设计嘲弄张昭。一次,有白头鸟聚集在宫殿前,孙权就问:“这是什么鸟啊?”诸葛恪大声回答:“白头翁。”满头白发的张昭自认为是朝堂上最老的人,怀疑诸葛恪借说鸟在戏弄自己,出来说:“诸葛恪欺骗陛下,从来没听说过有‘白头翁’之鸟。既然有白头翁,那请诸葛恪拿出‘白头母’来。”诸葛恪不慌不忙地回答:“有鸟叫做‘鹦母’,听说没有对,请张丞相找出‘鹦父’来。”张昭无言以对,满堂欢笑。除了开同僚玩笑,诸葛恪对蜀汉使节的玩笑也敢开。费祎出使东吴,陛见孙权后举办宴会,公卿大臣都在座。诸葛恪和费祎相对而坐,就互相聊了起来,谈到吴蜀这两个字。费祎问:“蜀字怎么解?”诸葛恪回答:“有水者浊,无水者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费祎又问:“那吴字怎么解?”诸葛恪回答:“无口者天,有口者吴,下临沧海,天子帝都。”孰上孰下,一眼便知。

    诸葛恪的这些言行,都得到了孙权的支持。一次,孙权当着群臣的面,对蜀汉的使节说:“我这里的诸葛恪喜欢骑马,请回去转告丞相,送几匹好马来。”诸葛恪赶紧下跪谢恩。孙权说:“马还没来呢,谢什么?”诸葛恪回答:“蜀国就是陛下的马厩啊,现在有诏要马,马肯定会送来的。我怎么能不谢呢?”几句话在拍孙权马屁的同时,又奚落了蜀汉一番。

    孙权极其喜欢诸葛恪,对诸葛恪的仕途大开绿灯,不遗余力地栽培。诸葛恪刚刚二十岁,孙权就封他为骑都尉,让他进入太子孙登的东官,与顾谭、张休等人一起与孙登讲论道艺,成为东宫重要人物,不久转为左辅都尉。孙权曾创置节度官,掌管天下军粮,开始用侍中、偏将军徐详。徐详死后,孙权平地一声雷,提拔诸葛恪为节度官。远在四川的诸葛亮听说亲侄子当了这么大的官后,反而忧心忡忡地写信对陆逊说:“家兄老了,而侄子诸葛恪性格粗疏,如今主管粮谷。粮谷是全军最重要的东西,怎么能托付给诸葛恪呢?我虽然在他国远方,也暗中不安,特地请足下转告贵国君主。”陆逊转告了孙权。诸葛亮的面子,孙权还是要给的。于是诸葛恪被撤去了节度官。

    怎么才能让诸葛恪建功立业,迅速提升呢?孙权在想这个问题,诸葛恪也在想。当时山越问题是东吴的大问题。东吴蚕食山越地区,扩充地盘,增加人口,将强壮的山越人编入军队,但遭到了山越人的激烈抵抗。诸葛恪毛遂自荐,要求出任山越聚居区丹杨郡的太守,夸口三年为朝廷增兵四万。嘉禾三年(234年),孙权毅然任命32岁的诸葛恪为丹杨太守、抚越将军。任命下达后,孙权“命恪备威仪,作鼓吹,导引归家”,表示尊崇。诸葛恪到任后,不主动进攻山越地区,明令各地扼守险要。他的绝招是“抢粮食”。到收获季节,东吴兵冲入山越地区,抢先收割居民的粮食。山越人没有吃的了,陆陆续续走出山区归降东吴。归降一批,诸葛恪就迁徙走一批,直至丹杨的山越人基本归降为止。三年后,诸葛恪增加了居民和士卒超过十万人,孙权特地派遣尚书仆射薛综劳军,拜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

    诸葛恪从此平步青云,逐渐成为东吴后期的主要将领之一。他先后镇守皖口、柴桑,陆逊死后升为大将军,驻守武昌,负责荆州事务,事实上代替陆逊成为东吴最主要的军政长官。

    太元元年(251年),孙权病重。太子孙亮刚刚九岁,孙权选定大将军诸葛恪作为辅政大臣,托付身后大事。朝廷召诸葛恪从武昌回建业的时候,与诸葛恪共同镇守武昌的大将吕岱告诫他说:“国事多难,您做每件事三思而行都不行,而需要十思啊。”诸葛恪一向自信,现在正沉浸在迎接巨大权力的喜悦之中,将吕岱的话左耳进右耳出,高高兴兴赴任去了。

    孙权死了,忘年交诸葛恪成了首辅大臣,主持军国大事。他能行吗?

    诸葛恪主持军国大事,的确有问题。往好了说是他缺乏名望,往坏了说就是大家嫌他太嫩了。诸葛恪是孙权一手栽培的,孙权死了,谁还能罩着他呢?

    侍中孙弘就不服诸葛恪,孙权刚死,孙弘图谋秘不发丧,矫诏诛杀诸葛恪取而代之。这个恶性事件因为多数人在诸葛恪和孙弘之间选择了前者,诸葛恪成功镇压了叛乱企图。事后,诸葛恪看到了辅政地位的脆弱。在给驻守公安的弟弟诸葛融的信中,诸葛恪担忧道:“……吾身顾命,辅相幼主,窃自揆度,才非博陆而受姬公负图之托,惧忝丞相辅汉之效,恐损先帝委付之明,是以忧惧惶惶,所虑万端。”惶惶不可终日的诸葛恪知道,这个世上根本就不存在救世主,他只能靠自己。

    诸葛恪最先想到的是扭转孙权晚年不得人心的政策。孙权晚年的许多政策过于不得人心,比如设置特务机构监督官员、对国内贸易征收关税、制定严刑峻法等等。诸葛恪只要废除它们,就能获得官民的支持。诸葛恪也这么做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恪每出入,百姓延颈,思见其状”,可见他声望提高很快,百姓对他的期望值也很高。

    可除了与孙权晚年政策背道而驰外,诸葛恪想不出其他稳固权力的好法子来。思前想后,诸葛恪将自己思路的狭隘归咎于首都建业政局复杂、执政阻力重重,决心逃离建业迁都到曾经主政过的武昌去。

    迁都是好事,可以给主政者树立改革的形象;迁都也是大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诸葛恪都开始修建武昌的宫殿了,全国各地反对迁都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最后,宫殿白修了,迁都一事“暂缓”。迁都不得,诸葛恪又琢磨出了一件更能扬名立威的大事:北伐。

    大凡权臣都喜欢大的军事行动。且不说北伐成功了能带来巨大的利益和声望,在北伐过程中权臣就能借机聚敛权力,转移国内矛盾。从目的上来说,诸葛恪得到了堂叔诸葛亮的真传。

    建兴元年十月,诸葛恪带领四万军队就去“收复中原”了。这次草率的北伐竟然取得了胜利,诸葛恪斩杀魏军数万人,缴获大量的器械物资。仔细分析成功的原因,一是当时天降大雪,天寒地冻的;二是诸葛恪乘魏军不备,发起了突然袭击,与两国实力的对比和诸葛恪的指挥能力没有关系。但这并不妨碍诸葛恪大摇大摆地凯旋归来。回朝后,诸葛恪大肆宣传胜利,进位阳都侯,加荆、扬二州牧,督中外诸军事。

    北伐果然是一副好药,能够治疗诸葛恪的权力危机感。风光之后,诸葛恪似乎觉得曹魏这头“纸老虎”也就那么回事,盘算着如何再来一次北伐,建功立业。诸葛恪盘算来、盘算去的结论是:自己之所以没有取得更大的胜利,就是因为北伐的时候动员的军队不够。如果第一次倾国而出,说不定直接就把魏国给灭了。到那时,我诸葛恪就是一统天下的大功臣了!所以有轻敌之意,诸葛恪意气风发地要发动第二次北伐。

    诸葛恪对这次北伐倾注了满腔心血,动静闹得很大。他先派人与蜀汉大将军姜维联系,东、西联合攻魏,再抽调全国的精兵强将,计划不能吞并曹魏也要将曹魏打成高度伤残。

    结果大军未出,东吴上下怨声载道,一片反对。朝堂之上,大臣们轮番劝说诸葛恪放弃不切实际的北伐,言辞恳切。尤其中散大夫蒋延说得心脏病发作,被人扶出治病。为说服大臣,诸葛恪侃侃而谈,指出曹魏权臣当道,政局不稳,“当今伐之,是其厄会”,但众人主张维持现状,“怀偷安之计”;至于众人所谓“百姓尚贫,欲务间息”的看法,更是鼠目寸光的表现,他表示一定要效仿其叔父诸葛亮北伐的精神。诸葛恪的智商很高,很雄辩,继续了家族“舌战群儒”的优良传统,最后所有反对者虽然心中不服,嘴上也不敢再说什么了。于是,诸葛恪征发州郡大兵二十万人,大摇大摆杀向曹魏。史称“百姓骚动,始失人心”。

    糟糕的是,诸葛恪性格粗疏,尽管充满豪情壮志,但基本上是大话和空想。他对北伐战略和具体战术都没有详细、缜密的考虑。

    诸葛恪进军淮南,仗着人多势众,开始很顺利,直到包围新城。新城城小兵寡,但极为坚固,守城将士一心坚守。吴军困于坚城之下,达数月之久。其间,吴军一度攻破城池外墙,守城的将士诈降,请诸葛恪退兵。守城将领说魏军的妻儿家小都在后方,守城没到一定期限投降会罪及家小,请诸葛恪宽限几天再投降。诸葛恪竟然笑笑答应了,撤军城外等着魏军到日期投降。结果自然不用说,魏军修好城墙后就拒绝投降。诸葛恪空欢喜一场。围攻新城的军队“士卒疲劳,因暑饮水,泄下流肿,病者大半,死伤涂地”。各个军营报告的伤病人数越来越多,诸葛恪却认为这是官兵们胆小怯战,装病糊弄自己。听得烦了,恼怒的诸葛恪要杀害汇报的部下,从此他的耳边再也听不见伤病报告了。吴军都尉蔡林多次提出军事建议,都没有被自负的诸葛恪采纳,干脆策马降魏去了。吴军的士气涣散得一塌糊涂,曹魏派来的司马孚20万援军得知吴军困境后,大举进攻。诸葛恪被打得大败,一路南逃。吴军将士因病而死和在战斗中被杀的,遍布道路,填满了坑壑。诸葛恪一路上听到的都是伤兵的哀号,非但没有反省失败的原因,反而神态自若。撤退到浔阳,诸葛恪还想在此地屯守,休整后再兴北伐,因为吴军伤亡太大,国家无力再战才不得不班师回朝。

    八月,诸葛恪回到建业,已经是大失人心,执政声望降到了最低点。大败而回的诸葛恪采取严刑峻法来镇压反对声音,在大政上,他仍一意孤行,更换皇宫的禁卫军队,任用亲信控制用其亲近,加紧训练军队,还在做着北伐的美梦。任何依靠强权一意孤行的统治都长久不了。诸葛恪的统治此时也走到了尽头。孙氏宗室代表人物孙峻经过精心策划,利用诸葛恪进见孙亮的机会,将其刺杀。

    历史给了诸葛恪名垂青史的机会,可惜诸葛恪还没想清楚如何执政就把机会浪费了——他原本就不是一个擅长思考的人。

    诸葛恪企图通过北伐建立功业,像叔叔诸葛亮一样巩固权力,树立威望。可惜,人和人不一样,国内情况和外部局势也不一样,叔叔成功的权路并不能在东吴成功复制。诸葛恪用生命明白了这一点,连累东吴的诸葛家族遭到族诛的噩运。政治斗争动辄就牵连到族人和部署亲友,鲜血淋漓,这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大恶习。诸葛恪被杀后,弟弟、儿子、外甥和亲信等人都被满门抄斩。琅琊诸葛氏的江东一系招致覆灭性打击。

    诸葛恪的长子诸葛绰初任吴国骑都尉,后来在争立太子事件中支持鲁王孙霸,搞阴谋活动。孙权得知后,下令诸葛恪严加“管治”长子。诸葛恪被迫用药酒毒死诸葛绰。诸葛恪的次子诸葛竦和父亲的性情相反,“隔代遗传”了祖父诸葛瑾小心谨慎的性格。他多次劝谏父亲刚愎自用的做法,遭到拒绝后终日忧心忡忡。诸葛恪权势熏天的时候,家门口车水马龙,诸葛竦却忧心祸害不知何时到来。诸葛恪被杀后,诸葛竦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迅速带着母亲和弟弟诸葛建外逃——可见他早有准备。最后还是被追兵追上,两个兄弟和母亲一起被就地斩首。

    诸葛恪的弟弟诸葛融沿袭了诸葛瑾的爵位和军队,驻守公安。东吴实行部曲制,军队和爵位可以变相世袭,父死子继。诸葛恪能力强,和孙权关系又好,不必吃父亲的老本也能飞黄腾达。诸葛融没有哥哥的智慧,就做了父亲的继承人。在性格上,诸葛融和父亲诸葛瑾、兄长诸葛恪都不同,属于潇洒隐逸型的。父兄二人都生活简朴,虽然身份高贵却“身无采饰”,诸葛融却追求高品质的物质享受,“而融锦厨文绣,独为奢绮”,娇嫩享乐。他的行政能力和口才都很平庸,但是爱玩、会多种游戏。尽管镇守重镇,诸葛融“秋冬则射猎讲武,春夏则延宾高会”。这样的人物注定是交际圈的焦点,每日宾客盈门。诸葛融“每会辄历问宾客,各言其能,乃合榻促席,量敌选对,或有博弈,或有樗蒲,投壶弓弹,部别类分,于是甘果继进,清酒徐行”,周旋于宾客之间,谈笑游戏,诸葛融终日不倦。诸葛恪被杀时,诸葛融拥兵在外,本来可以有所作为,却选择了吞金自杀。他的三个儿子也被杀死。

    诸葛瑾一系并未因此灭门,因为他除了诸葛恪和诸葛融还有一个儿子:诸葛乔。诸葛恪连累了全族,却没有波及到诸葛乔。因为早年,诸葛瑾看到弟弟诸葛亮老大不小了,还没孩子,就把诸葛乔过继给了诸葛亮。诸葛乔成为诸葛亮法律上的长子,并跟随诸葛亮生活在四川。诸葛亮对诸葛乔非常好,视同己出,不仅指定为继承人,还很用心地栽培。他不仅给诸葛乔制定了严格的教育计划,还在北伐时特意安排诸葛乔督运军粮。可惜,诸葛乔早逝,来不及施展才华。他留下一个儿子,叫做诸葛攀。

    东吴诛杀了江东诸葛满门,但诸葛瑾还有一支血脉保留在四川。诸葛亮感慨哥哥一家的悲惨遭遇,加上自己晚年得子,就让诸葛攀回复原脉,重新作为诸葛瑾的后裔。之后,东吴政局动荡,政变不断,孙峻被杀,诸葛恪被“平反昭雪”。诸葛攀得以光明正大地来到东吴,继承了诸葛瑾一系的血脉和爵位。江东诸葛氏延续了下来,但元气大伤,不复往日风采。

    陈寿在《三国志》中高度评价诸葛恪“才气干略,邦人所称”,但是他的性格注定了失败的结局:“然骄且吝,周公无观,况在于恪?矜己陵人,能无败乎!”

    诸葛亮晚年生的孩子叫做诸葛瞻。

    诸葛瞻出生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四十七岁了。当时诸葛亮正在汉中准备北伐(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四十七岁生子,在三国时代算是超高龄了。晚年得子,而且还是独子,诸葛亮的喜悦之情可想而知。可晚年生子也有一个坏处:没有精力照顾、栽培儿子的成长。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时,诸葛瞻才八岁。

    面对年幼的独子,风烛残年的诸葛亮心情非常复杂。他写信给哥哥诸葛瑾,一方面说“瞻今已8岁,聪慧可爱”,对儿子的未来非常期待;另一方面又“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自己留给儿子丰厚的政治遗产和沉重的负担,他那幼稚的肩膀能够扛起来吗?

    诸葛亮死后,诸葛瞻很健康地成长,发展很顺利。他从小聪明颖慧,书法和绘画都很出色,是蜀汉重要的书画家。17岁时,诸葛瞻娶蜀汉公主为妻,担任骑都尉一职,高调地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仅仅一年后,诸葛瞻就被擢升为羽林中郎将,负责皇宫护卫,之后又迅速升为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这是诸葛亮担任过军职)。整个蜀汉时期,诸葛亮一系人马始终占据朝廷的实权,诸葛瞻想不升官都难。他年纪轻轻就进入了蜀汉的权力核心。

    诸葛瞻浑身上下照耀着父亲诸葛亮流传下来的巨大光芒。大小官员推崇诸葛亮,除了诸葛亮势力影响深远外,诸葛亮生前表现出来的“忠君”和“爱国”让人无可指摘。在国事日非的现实中,官员们多少希望诸葛瞻能够重展父亲的雄风,整肃朝政,回复往日强盛。普通百姓崇拜诸葛亮,则因为诸葛亮“爱民”和“聪明”,民间流传着许多诸葛亮的故事,越流传越神化诸葛亮。蜀汉后期政治日益黑暗,国力衰微,人们普遍怀念诸葛亮时期相对强盛的形象。“诸葛亮”三个字成为官民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寄托。这种感情很自然被人们转嫁到诸葛瞻的身上。蜀汉官府一旦通过好的政策,官民们都会归功于诸葛瞻,想当然地认为是诸葛瞻主倡的,大声叫好,比如“诸葛将军给前线将士拨发拖欠的军饷了”、“诸葛大人解决蜀锦出口限制了”等等。

    想必,诸葛瞻活得很压抑,很累。

    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升为行都护卫将军,节制诸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一起平尚书事,实际负责朝政的运转。

    两年后(263年),曹魏集中精锐,打动灭蜀战役。当年冬天,魏将邓艾剑走偏锋,奔袭阴平小道偷袭入川。蜀汉朝野震动。当时,大将姜维正在汉中与曹魏主力纠缠,后方空虚,形势危如累卵。朝议时,人们齐刷刷地把目光盯向了诸葛瞻。诸葛瞻唯一的选择就是:主动请缨,领兵御敌。他没有任何推托的理由。

    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带着一帮功臣勋旧子弟,领兵数万前去歼灭邓艾。邓艾长途轻装奔袭,兵马不过几千人,诸葛瞻有很大成功的希望。但是他名实不符的弱点,在关键时刻暴露了出来。诸葛瞻的军事才能远远在邓艾之下,实在太平庸了。诸葛瞻的部队前进至涪城时,尚书郎黄崇建议他迅速抢占险要,构筑防线,以逸待劳防止魏军冲入平原地带。诸葛瞻犹豫不决,怕承担放弃防线以北城池土地的责任,结果没有采纳黄崇的意见,没有构筑防线,而是一味寻找邓艾的几千人决战。邓艾的军队是抱着必亡之心偷袭而来的,一阵猛攻,大败诸葛瞻前锋部队。诸葛瞻退军驻守绵竹。

    在绵竹,蜀魏发生了最后一场决战,邓艾胜利,诸葛瞻阵亡,蜀汉不久投降。正史并没有具体描写战斗的情况,只记载了诸葛瞻战前言辞拒绝邓艾的招降。邓艾遣使劝降诸葛瞻说:“若降者必表为琅琊王。”诸葛瞻大怒,斩了邓艾的使者。他连和谈的心思都没有,更不用说投降了。于是,他主动迎战邓艾,战死沙场,终年37岁。

    《三国演义》向读者描述了相对详细的战况。诸葛瞻和邓艾遭遇时,让军中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一人,纶巾羽扇,鹤氅方裾。车旁展开一面黄旗,上书‘汉丞相诸葛武侯’。”魏军大惊,“诸葛亮还活着,我等没命了”,军心大乱,不战而退。其实,那不过是诸葛亮的木刻遗像而已。诸葛瞻成功借助父亲的威名,赢了第一回合。第二回合,诸葛瞻之子诸葛尚趁魏军立足未稳,率前锋部队突袭魏军,又取得一次小胜。邓艾在第三回合亲自迎敌,诸葛瞻亲提大军,“径杀入魏阵中”。没想到,邓艾早就看出蜀军轻敌,设下了两支伏兵,“两下伏兵杀出,蜀兵大败,退入绵竹”。蜀军死伤不少,被几千敌军困在城中,“围的铁桶相似”。面对重围,诸葛瞻的对策就是:突围。结果在领兵突围时,他又中了魏军的包围,中箭落马。诸葛瞻未免被俘,不给父亲诸葛亮抹黑,拔剑自刎而死。诸葛尚也死于乱军中。

    据说,诸葛尚临死前大叫:“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这里的黄皓是后主刘禅宠信的太监,在蜀汉后期干政擅权,成为朝廷一害。但诸葛尚将国家的覆亡归结为黄皓一人,以偏概全,也有失公允。黄皓是什么人?是宫中使唤用的太监。你诸葛家世受黄恩,手握实权,竟然让一个太监擅权干政,本身就是你诸葛瞻失职。

    不管怎么说,诸葛瞻的能力虽然差了一点,但维护了父亲的荣誉与尊严,也没有辜负朝廷和百姓对他的期望。他以必死之心,与来敌奋勇作战,以身殉国,死得其所。第一次上阵,诸葛瞻就遇到久经战阵的一代名将邓艾,够为难他的了。蜀汉百姓也原谅了诸葛瞻的平庸,为他们父子立祠供奉。晋代史学家干宝评价诸葛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忠”、“孝”两个字是对古人很高的评价,诸葛瞻能把这两个词留在自己家,难能可贵。

    蜀汉灭亡后,民间对诸葛家族的“忠孝”肯定和高度推崇有增无减。为了树立榜样和安抚民心,朝廷决定对诸葛家族后人量才录用。当时琅琊诸葛氏后人主要是诸葛瑾的曾孙、诸葛乔的孙子、诸葛攀之子诸葛显、诸葛亮之孙诸葛瞻次子诸葛京。其中诸葛京已经在曹魏的宦海中沉浮了,担任了郿县县令。尚书仆射山涛就上奏:“郿令诸葛京,祖父亮,遇汉乱分隔,父子在蜀,虽不达天命,要为尽心所事。京治郿自复有称,臣以为宜以补东官舍人,以明事人之理,副梁益之论。”于是在264年,晋王司马昭将诸葛京、诸葛显叔侄二人迁徙到河东定居。而诸葛诞因为叛国罪(得罪了司马家族)而绝祀,没有找寻后人继承他的血脉。

    诸葛京在西晋王朝一直做到了江州刺史,死在任上。虽然还在官场上有一席之地,诸葛家族再想振兴当年权顷三国的雄风已不易,所空却出来的权职,早巳被新的氏族权贵所垄断。

    诸葛家族的大族招牌主要是靠诸葛亮的道德光芒支撑着,保持高名气。子孙逐渐蔓延开来。如今,全国各地都有所谓的诸葛村,族人聚居,以“聪慧”和“忠孝”二点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