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宁波地方文化通俗读本.②,宁波海丝文化 > 二、宁波丰富的物质资源促进了海上的贸易交流

二、宁波丰富的物质资源促进了海上的贸易交流

    “四明三千里,物产甲东南”,说的是宁波自古以来就物产丰富。前有海,后有山,宁波人向来擅于挟山海之利,促进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古时的宁波盛产丝绸,宁波产的丝织品和纺织技术,早闻名海内外,丝绸成了宁波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唐时,宁波生产的丝绸,包括江苏一带产的丝绸经宁波销往日本后,被人们总称为“唐绫”,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日本学者藤原定家在他的日记《明月记》中写道:“近年来,无论上下各色人等,均喜爱穿‘唐绫’,于是命都城织工仿织‘唐绫’。”可见,日本人早在唐代就享受了宁波的丝绸制品,由此也促进了宁波至日本的海上运输。不仅如此,“唐绫”的纺织技术很快在由明州至日本的港口——博多港盛行起来。博多港也因为长期从事“唐绫”贸易成为日本古代丝绸业的中心,并且这种丝织技术被称为“博多织”。

    中国的丝绸织物技术,不仅对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还促进了高丽纺织业的发展。据有关资料记载:高丽织造的丝织品“毛织布”,其原料主要从中国进口。“其丝线织纫,皆仰贾人自山东、闽、浙来”,然后再加工成“文罗化绫,紧丝锦罽”等丝织品,中国的丝织品“五色缬绢”在高丽是深受欢迎的畅销商品。宁波的丝织品除远销日本、高丽外,还往南销至印尼、柬埔寨、越南、伊朗等国家。

    宁波物产丰富,重要的外销物品除了丝绸外,还有瓷器。越窑青瓷是宁波生产的著名瓷器,它白如羊脂,温润如玉,釉色晶莹润澈,外观秀丽,有“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的美誉。宁波青瓷制作集中在慈溪鸣鹤场一带。早在1700多年前的魏晋时代,越窑青瓷作为贡品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从唐代起,慈溪鸣鹤场上林湖窑烧制的青瓷,大批地从宁波港出口至日本、高丽和东南亚各国,甚至远销至现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等地,成为宁波继丝绸制品和丝绸制作技术,又一种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驰名海外。不但如此,越窑青瓷的烧造工艺对高丽、日本的瓷器制作有着直接影响,其中著名的高丽青瓷就是在越窑青瓷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其窑炉结构、煤窑工艺、产品造型乃至花样纹饰等均受越窑瓷的影响,高丽青瓷以翡色青瓷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宁波、杭州以及日本等地均有出土。

    宁波近海多河道,雨水充沛,又有天台山、四明山等山脉连境内,高山常年云雾缭绕,新产茶叶色泽嫩绿,茶味鲜醇,为此,宁波所产的茶叶品质优良,历史悠久。茶叶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运销的主要商品之一。

    唐宋时,随着佛教东传,宁波的茶叶种植技术、饮茶风气,通过日本来甬学经的僧侣传到日本。唐代日僧最澄和空海从宁波带去茶籽,中国茶叶由此传入日本。据有关资料记载,南宋时,日本禅师荣西归国后将带去的茶籽种在背振山,著《吃茶养生记》,把宁波人饮茶习俗介绍到日本,提倡饮茶养生之道,从此,饮茶之风在日本很快就传播开来。荣西被尊奉为日本的“茶祖”。镰仓时代末期,在中国饮茶习俗影响下,日本国内出现了“斗茶”,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道”。宋代,茶叶也开始输往高丽。高丽人饮茶之风浓厚,据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载,高丽人喜欢中国的腊茶,茶具有“金花鸟盏、翡色小瓯、银炉汤鼎”,这都是效仿中国饮茶的习俗。明清时,宁波出产的茶叶源源不断地输往日本、朝鲜等东亚各国。尤其是近代,宁波作为一个通商口岸,宁波产的茶叶大量输往日本,茶叶成为大宗的出口货物之一。

    宁波境内有两湾一港,即三门湾、杭州湾、象山港。这些港口又内联宁波陆地众多的河流,保证了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丝织品、陶瓷、茶叶等货源的充足供应。宁波还有非常优越的内河航运条件,其境内主要的河流有姚江、奉化江和甬江,其中姚江、奉化江在宁波市三江口汇合成甬江,并在镇海口流入大海。循着姚江西上,上通曹娥江、钱塘江直达杭州,再连接大运河,可衔接江淮京津。宁波通过这条水道,与北方都城开封、南宋都城杭州、元明都城北京等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相连。加上宁波丰富的物产资源,为海上丝绸之路获得多种多样的充足货源提供了保证,也促进了海上丝绸路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