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杨毅早早便起床洗漱,与李跃等人道别后,带着福伯、鲁明、鲁亮三人骑着马,一同往下邑县城的方向奔去
下邑县城不大,纵横不过一平方公里左右,城墙高约三丈,夯土制成,分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在整个梁国境内所有县城中,规模不过中规中矩,县内人口也不过才两千余户。
下邑县城纵横共有两条主道,皆用青石铺筑,以南北城门间的主道为界,整座城分为东城和西城,杨家在东城,鲁家在西城,县廷则居于中部。
下邑县城中,除去县君曹博代表的朝廷势力外,便是以杨鲁两大家族为首,大家族同处一城,若无世仇,一般都不会交恶。
像杨鲁两家,在生意上更是互补,只会世代联姻,强强联合,杨毅之母便是出自城西鲁家。
其中杨家听闻为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后,为保全自身,从弘农杨氏中分出的一支。具体如何,已经不可考究,只知道是以商贾起家,后在下邑安家。
世代以贩卖粮食作为主要生计,直到近年来,因为用杨毅传授的蒸馏法,酿出的美酒天仙醉,酒烈撕喉,后劲十足。受到广大士人的喜爱,远销周边郡县,从而使得杨家成功完成了一次产业的初级转型,从贩卖粮食变成了贩卖酒水为主业。
凭借酒水带来的收益,也使得杨家资产一跃超过鲁家,成为现在的下邑第一大家族。
在杨毅的建议下,现在不止经营酒水,更是拥有一家大型铁铺,基本垄断了下邑县域的农具生意。除此,还组建了多支商队负责将家中商品远销四方。
杨毅昨日聚众讲学的槐花里,在私下已经成为杨家粮产的一个重要来源地,杨家酿酒的米粮约有半数是来自于此里,里中杨家佃户更是足足占据了六成左右。
鲁家听闻为西周时期的鲁国子孙,后来因为楚国打败鲁国,于是迁徙到了下邑,在此安家。
后来以下邑为中心,开枝散叶。按理来讲,此处当为鲁氏一处起源之地,可至今为止,逢年过节杨毅也未听闻过,有什么人前来上香祭祖。
鲁家则控制着下邑县城内的几座酒楼以及绸缎生意,甚至连下邑县县丞鲁维也是出自鲁家。
一般来说,官员是不得在本地任职的,但是鲁维在原县丞故去以后,却突然从一闲散人员一跃成为了下邑县丞。
杨毅猜测,可能是通过卖官制度获得的。在桓帝时,因为国家财政紧张,不得不将一些无关紧要的官职、爵位拿出来售卖,以缓解财政危机,从而开了卖官的先河。
但是等到了灵帝光和元年,竟直接将整个官员体系打包,拿出来公然贩卖。根据各县水平不同,身份地位不同,甚至还可以谈价打折,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杨毅一开始也动了买官的念头,后面一想,如果真这样做了,很可能会遭到士人的讥笑,于以后的发展很是不利,于是只得作罢。
鲁杨两家近年来因为杨毅的缘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显得更加亲密,本来想更近一步,结为姻亲。但是鲁家近些年来男丁兴旺,而适龄女子却无,只得作罢。
但好在杨毅自从开窍以来,便与鲁家兄弟常常同吃同住,如影相随,如同亲兄弟一般,倒也使鲁家族老怨言少了许多。
不多赘述
因杨家在城东,鲁家在城西,两者不顺路,所以进入下邑县城后,杨毅与福伯便同鲁明、鲁亮俩兄弟分道而驰了。
杨府正门为朱红色,居中挂着牌匾,上书“杨府”二字,周围有着雕漆的各类木雕,栩栩如生,正门两侧还设有石狮一对。
过了正门便是一处小院,挨着墙角种有绿竹,藤萝。再往后通过仪门,便算是进入了正殿,一般来客议事皆是在于此。
绕过正殿便是后殿、寝殿,为自家人休息之处。东西两侧还有厢房,平常来客皆是安排在此。另有走廊、庭院等,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又有序的空间结构。
杨毅一经过仪门便清楚的看到,杨贺正在正殿中与一中年男子交谈,那人背后站着一约莫十二三岁的青秀少年,作低眉状,似在思考着什么。
不知是否父子连心,杨贺正巧在这时抬头,一眼便看见了仪门处的杨毅,连忙招手道,“是毅儿回来了啊,速速过来!”
“孩儿拜见父亲!”杨毅匆忙走到杨贺身边行礼。
“这位莫非就是远清家的麒麟子?”旁边一道粗壮且略带惊讶的嗓音传来,正是那与杨贺交谈的中年男子。
“哈哈!伯宁兄过誉了,杨家麒麟子不敢当!不过是外人的夸大,当不得真,当不得真这正是犬子杨毅!”
任谁听到有人夸自家孩子,都会忍不住嘴角上扬,杨贺也是如此:“来,毅儿,见过你鲁伯父,”
杨毅早就注意到了这人,听到父亲发话,连忙上前行礼,“小子见过鲁伯父,事先不知道鲁伯父前来,所以未能及时前来问候,还请鲁伯父恕罪。”
“远清兄,你教得一手好儿子!我观毅儿相貌威严,此番说话又知书懂礼,想来日后定有一番大成就!”杨毅的话中规中矩,谦卑有度,令鲁衡听了很是受用。
“对了,这是我侄儿鲁肃,其父早亡。今虽不过满十年纪,但也算伶俐聪慧,好学琢磨。所以这次应家母要求,带着出来见见世面,你俩以后可多加熟络。”
鲁衡见杨毅举止作态皆是不凡,想到自家侄儿,便欲让两人熟络一番,打好关系,于是便将位于身后的鲁肃揽至身前,向杨毅介绍道。
鲁肃现身高约七尺,五官清秀,唇红齿白,一双明眸皓眼好奇的打量着杨毅,又身着锦衣,腰佩玉环,一副豪门世家子装扮。
“鲁肃!”杨毅闻之一惊,想不到居然能在自己家里见到这位名满后世的东吴重臣。
可以说,鲁肃的能力毋庸置疑,不管是外交还是军事能力,都颇为不凡。联刘抗曹,官拜大都督,无不证明了他的能力,要说他是东吴基业奠定不可或缺的人物,也是一点不假。
在杨毅看来,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对于鲁肃的能力其实是多有削弱的。
杨毅瞬间眼热起来,能在现在遇到这位人物,若是提前打好关系,等到以后天下大乱之时,将有很大的把握将鲁肃收到自己麾下。毕竟一步先,步步先。
“毅见过贤弟~”杨毅很是激动,鲁肃算是他这些年见到的第一个顶尖谋士,虽然现在还年幼。
“肃见过大兄,”鲁肃在向杨毅躬身还礼的同时,也在偷偷打量着杨毅。杨毅虽然不过中人之姿,但面相平和,颇有亲和力,鲁肃虽然是第一次看到杨毅,但从心底便对杨毅生出了一股好感。
因为双方长者在旁,所以杨毅与鲁肃施礼相互认识了一下后,便退到了一旁,不再说话
杨贺和鲁衡则在那聊着一些生意上的事,杨毅旁听了一会,也算是搞清楚了鲁衡会出现在杨家的原因。
杨家的天仙醉这些年因为独特的口感,在周边郡县皆是供不应求,只要拉出去,马上便被人抢售一空。
因为名气已经打出去,很多地方的酒楼,甚至达官显贵的府上都来向杨贺下单,杨贺也是来者不拒,一一应下。
结果没想到,因为订单太多,迎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步子迈得太大,扯到裆了。现在凭借杨家自身的米粮渠道,短期还能满足供货需求,但是长期已经是不能满足了。所以,不得不向外寻求合作,来保住现有的市场和口碑。
于是杨贺便放出消息,寻求一个稳定的粮食来源,诱使多家粮商上门寻求合作,想要借机宰杨贺一刀。正是因为价格的问题一直谈不拢,导致杨贺到现在也还没有定下最终的合作商。
也是在这时,东城鲁家家主鲁衡在偶然间听到了这个消息,因为事先也喝过杨家的天仙醉,对它独特的口感同样大为推崇。
凭借商人独有的敏锐嗅觉,很快便发现了其中的商机。这次来就是想要谋求合作,希望能借用杨家的天仙醉,扩大鲁家在荆扬的市场。
因为鲁衡谋划的较为长远,所以报价相比于其他粮商的报价都要低上许多。单单凭借这一点,其实已经使得杨贺颇为意动。
但是杨贺现在最纠结的一点,还是东城距离下邑足足有七百余里,路途遥远不说,沿途还多匪患,怎么保证运输的安全还是一大难题。
粮食交易不像酒水,每次都是大宗交易,还不像酒水那么容易隐藏,很容易遭到匪人的觊觎。
杨毅站在一旁思索了片刻,心中顿时有了主意。于是站出身来,对杨贺二人说道:
“还请父亲与伯父原谅毅儿的无礼,我在此旁听了许久,对于伯父到来之事,也算是有所了解了。还请伯父稍待,容我父子二人下去商议一番,不稍片刻,便有答复。”
杨贺与鲁衡本来还在聊着,突然被杨毅打断,皆是感到诧异不已,但鲁衡反应很快,一下便猜到了转机可能在杨毅这里,欣然同意了杨毅的请求。
“可,远清兄便与贤侄商议一番再作答,不管成与不成,我等皆在此恭候。”
杨毅随即安排侍女奉上热茶,增添蔬果甜品。然后拉着一脸诧异的杨贺走出正殿,寻到一角落,道:“父亲,毅儿私下认为,与鲁伯父的合作可以进行下去,理由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