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正说大汉廿二帝 > 第十章 短命皇帝 平帝刘衎 孺子刘婴

第十章 短命皇帝 平帝刘衎 孺子刘婴

    汉平帝刘衎,(前9年—5年),西汉第十一代皇帝。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汉元帝之孙,汉哀帝的堂弟,袭父封为中山王。哀帝死后无子,权臣王莽于是迎立年仅9岁的刘衎为帝。公元1年时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元始”,14岁被害,在位5年。谥号“孝平皇帝”。

    刘婴,生于元始五年(公元5年),是汉宣帝的玄孙,楚孝王刘嚣的曾孙,广戚侯刘显之子。平帝被毒死后,年仅两岁的刘婴继位为太子,史称“孺子婴”。由于王莽摄政,改年号为“居摄”。9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西汉共历214年,至此灭亡。

    1继位登基:立幼子,汉室被王氏家族玩弄于掌心

    一个有位无权的皇帝,任其外戚执权,自己则成为被人玩弄的玩偶,一任江山在乱世中飘摇。

    公元元年六月,年仅26岁的汉哀帝刘欣一命呜呼,给风雨飘摇的汉家江山带来了更多的忧患。汉哀帝无子继嗣,临终前也没有指定继承人。在这样的局面下,他的祖母,71岁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又一次成为关键时候的关键人物,决定了历史的走向。王政君在汉哀帝去世的当天,乘车赶到未央宫,把象征皇帝权力的玉玺收在了自己的手中。

    收回玉玺后,为汉室计,王政君遣使者将王莽召入宫中,拜王莽为大司马,与他商议立嗣之事。在王莽的建议下,翦除了哀帝时期得势的董贤,铲除了傅氏、丁氏等外戚势力,废掉了赵皇后和傅皇后。国不可无君,太皇太后王政君于是与王莽商议,迎立中山王刘兴之子刘衎入继大统。

    公元元年秋天,在公卿和大臣们的拥戴下,一个年仅9岁的孩子登上了未央宫前殿皇帝的御座,他就是西汉的第十一代皇帝──汉平帝。

    这时的西汉王朝实际上已被王氏家族所控制,而刘氏家族至此已经没有什么权力可言了。

    2贪婪无耻:要实权、玩禅让,上演政治闹剧

    一旦有权在手,就又想打更高的如意算盘,世间的野心家大抵如此。

    在平帝即位以前,王莽始终是一个躲在幕后的神秘人物,没有显著的政绩,也没有高明的政见,更没有满腹经纶,只在道德人品上有口皆碑,但当时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更没有人知道他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王莽当了大司马,位极人臣,但仍不满足,他还很贪婪地想要个更高的名号,想要做辅助周成王的周公。王莽为了要实权、冒充周公,就在宫中上演了一场政治闹剧。当时益州(今四川)的地方官员、西南少数民族越裳氏首领贡献白雉一、黑雉二,以示对西汉帝的臣服。先是太后王政君向列祖列宗报喜,然后是群臣众口皆碑地称颂王莽的无量功德,应封号为“安汉公”以顺人心。太后王政君立即答应,而王莽则虚伪地一让再让,表现出了极大的谦逊,最后,王莽还是被封为“安汉公”,总管太傅、太师孔光、太保王舜和少傅甄丰等四辅之事,王莽任太傅。

    这回王莽终于有名号了,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想要实权,他想要太皇太后手里的权力。于是,王莽暗示亲信,说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应该过清静的生活、安享晚年,不必再管官吏的事,可由安汉公负责审查。太皇太后王政君觉得有道理,便下诏除封爵外,其他事都托王莽代管。

    人事大权历来是最大的权力,王莽利用手中的大权趁机拉帮结派,排除异己,有了相当于皇帝的实权。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王莽刚做了安汉公不久,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作为皇后。王莽的女儿立为皇后之后,有人上书说王莽与殷朝的伊尹、周朝的周公一样,是当代的伊尹和周公,应该把伊尹和周公的号位结合起来,称为“宰衡”。接着,王莽便被加上“宰衡”的称号。

    至此,三公向宰衡说事要用“敢言之”,“宰衡”一职地位高于任何刘姓诸侯王,官吏则不许与王莽同名。平帝只好照办,封王莽的两个儿子王安和王临为褒新侯和赏都候,王莽的母亲赐号“功显君”。可是,王莽还不满足,还要向最高权力作一次力度更大的冲刺。

    王莽征集天下通古文、今文、经学及天文、历算、兵法、文字方术、本草的士人数千到京师,筑学社万间,容纳一万零八百人。这样,王莽仅利用四年的时间就把制度订好了。群臣都纷纷拿他同周公作比较,当年周公还用七年才制定好的,如今安汉公才用四年,应该封赏。派往各地了解民情的八位风俗使臣回到长安,带回各地歌颂王莽的民歌三万字。吏民也陆续上书,请求加赏安汉公,可见王莽确实已经尽得天下民心。太皇太后见朝野上下如此,就下诏给王莽九锡封典。

    对大臣加九锡是极少有的现象,西汉仅有平帝加给王莽一例;后代,加九锡成为夺权的前奏,权臣有了九锡,就是预备中的皇帝。大野心家王莽从幕后走向前台,光明正大地窃据了最高权力。

    平帝渐渐长大,他对王莽的飞扬跋扈日益不满,但他还是个不成熟的孩子,心中的不悦往往挂在脸上。王莽对此深感不安,于是他下定决心除掉平帝。元始五年冬,王莽借着过腊八节进酒的机会,在酒中下了毒药,14死的平帝就这样悲惨地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从此,西汉的历史就要由王姓来写了。

    3权臣篡汉:王莽建新,历史重现乱局

    权臣篡位,他们依靠着皇亲国戚的支持,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仅为所欲为,操纵朝政,甚至连皇权的继承都被他们掌握,使历史处于乱世局面。

    公元5年,汉平帝被王莽毒杀之后,西汉王朝实际上已经掌控在王莽手中了。但是,王莽觉得代汉自立的时机还不成熟,于是决定再立一个傀儡皇帝。汉平帝去世时年仅14岁,没有留下子嗣。汉元帝的世系绝嗣,汉宣帝的曾孙中,有诸侯5人、列侯48人。按照“兄终弟及”的古制,是可以从中选取帝位继承人的。但王莽看到这53个人年龄都比较大,怕立为新君后自己权力受阻,就从宣帝的玄孙中选择最年幼的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刘婴来继承帝位,刘婴当时才两岁。

    年逾古稀的太皇太后王政君虽然重用娘家的人,但本心还是想守住刘家的社稷江山,她没有料到王莽竟然有篡夺皇位的野心,不禁气愤至极,给予王莽严厉斥责。但这时王政君已经没有办法阻止王莽的图谋了,被逼无奈,只好同意王莽居摄。

    从此,摄行皇帝之事的王莽穿着皇帝用的蔽膝,戴着皇冠,站在门窗之间,面向南,朝见群臣,听决政事。他的车驾出太皇宫,两边都是侍卫。自古以来,礼仪便是身份和名位的标志,王莽享用皇帝之仪,标志他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王莽作摄皇帝,是外戚专权的必然结果。无论“假皇帝”还是“摄皇帝”都是代理皇帝的意思,但实际上王莽的权势早已超过了坐在帝位上的孺子婴了,只是没有宣布改朝换代而已。从此,王政君作为维护刘氏政权的形象,一去不复返了。

    王莽当上摄政皇帝以后,立刻引起了固守刘氏汉室的“正统”观念的朝臣和宗室子弟的不满,他们彻底识破了王莽假仁假义的面具,大多数权臣都表示不愿意做官,以示对王莽的反抗。

    王莽虽然对刘姓贵族极尽拉拢、防范之能事,但还是引起了农民起义。最终在王莽军队的镇压之下,起义被平息了。平息起义后,王莽更是踌躇满志,他以一个盛气凌人的军事强人的姿态出现在大小臣子面前。胜利让王莽有恃无恐,加快了他当真皇帝的步伐,同时也加速了他的毁灭。

    王莽提出要把“摄阳帝”中的“摄”字去掉,把“居摄三年”改为“初始元年”(公元8年)。太皇太后不得不同意,王莽的弄假成真走出了第一步。接着,在王莽的授意下,西汉朝廷演出了一场“禅让”的政治闹剧,王莽坐在未央宫的前殿,登上真天子宝座,把国号改为“新”,把十二月初一作为始建国元年的正月初一。

    历次的改朝换代,最可悲的都是末代皇帝,孺子婴不仅连个皇帝的名号都没有,而且5岁时就成了亡国之君。王莽封刘婴为“安定公”,但不准他回到封国,而是将刘婴软禁在京城。从此,西汉就走到了尽头,共历214年,汉高祖刘邦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也就改姓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