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正说大汉廿二帝 > 第十三章 宽厚无为 章帝刘炟

第十三章 宽厚无为 章帝刘炟

    东汉第三位皇帝是汉章帝刘炟,他是汉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儿子。刘炟生于中元二年(57年),永平三年(60年)4岁时被立为太子,永平十八年(75年)即皇位时年19岁。第二年改年号为建初(76—84年),后来改元元和(84—87年),三年后又改元章和(87—88年),在位13年。

    1《白虎通义》:尊崇儒学,确定礼制

    社会政治层面功能的形成和加强,使儒学不再是单纯的伦理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的学说,而是具有了社会制度方面的律条的作用。

    从西汉初年叔孙通制礼作乐开始,儒家思想渐渐得到皇家的重视。汉武帝采纳经学大师董仲舒之议,独崇儒术,罢黜百家。经义为汉治法,攻读儒经便成了经师们荣显的专门行道。但汉武帝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分别为当时有名的儒家学派在太学设一讲座,称为学官。自此以后,儒家学说经政府的倡导,获得了广泛的传播,越传越多,越传越繁琐。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鉴于当时诸经分派分支太多,对经义的解释也各有差异的状况,宣帝制订了“石渠阁(未央殿北藏秘书的地方)奏议”,使之成为西汉封建政权第一套完整的法典。西汉末年,哀、平之际,儒家哲学内部发生经今、古文派之争,从此以后,经今、古文二派斗争激烈,你消我长。

    东汉光武帝中元元年(56年)宣布图谶于天下,进一步把儒家经义与谶纬图书等迷信的东西结合起来,完成了东汉国教的形式。谶与纬连称,是一种长期的发展结果,即总结过去所有的具有一定性质的预言,而用以解释一般性质的儒家经典,使那些预言与儒家经典相交织,使圣人的教条与神灵的启示合二为一。这样,圣经变成了天书,孔子就变成了神人。

    到了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东汉光武的法典和国教更加系统化了。当年,章帝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集会白虎观,讲义五经同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承制问,侍中淳于恭奏,章帝亲临现场,裁定对错,决定取舍。这样一连数月,问题才得以解决,这就是白虎观奏议。钦定的奏议,赋予了汉光武帝以来儒家经典与谶纬迷信相结合的神学性与国教化性质。作为这次历史性会议结果的集中体现者,是典籍《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德论》、《白虎通》等,班固作为史臣对“白虎奏议”作了系统整理。

    从《白虎通义》所引的经传来看,它包括《易》、《诗》、《书》、《春秋》(包括各家的《序传》)、《礼》、《乐》、《论语》、《孝经》以及各种逸文。《白虎通义》实际是白虎观奏议的记录。全书共分4卷,书中除征引六经传记外,杂以谶纬,将今文经学与谶纬糅合一起,体现出了东汉统治思想的特点。

    2礼遇诸王:恩宠有余,遗祸无穷

    君主个人性格的缺陷,往往在治国方面体现得很明显,宠信臣子,为的是更好地治理国家,但有时政事却毁于君主的宽仁。

    东汉建国伊始,汉光武帝与明帝两朝,对宗室诸王的抑制措施都非常严厉,实行藩王年长都遣返回国,一律不准滞留京师的规定;并且严禁诸王结交宾客,以防结党营私。尤其明帝刘庄对刘氏宗族的摧残达到了顶峰。章帝刘炟对此感到“痛心疾首”,他即位之后便千方百计地维护宗室诸王的利益。

    章帝即位后,于建初四年(79年)下诏“令诸国户口皆等,租八岁各八千万”。明帝时分封诸王,每年才食俸二千万;章帝此举比明帝时提高了4倍。汉制皇女皆封为乡、亭公主,章帝又将东平宪王刘苍女、琅琊孝王刘京女特封为县公主。

    按规定,诸王受封后必须立即就国,但章帝违反常规,恩宠逾制,礼敬过度。建初三年(78年),广平王刘羡、巨鹿王刘恭、乐成王刘党都应到封地就任,但当有司上奏时,由于章帝“笃爱”不忍与诸王离别,便都留在了京师。章和二年(88年),济南王刘康、阜陵王刘延、中山王刘焉来朝,同以前入朝一样,章帝又把他们及其子弟留在京师,长期不去。章帝对诸王的赏赐也十分优厚,仅东平王刘苍就“赐钱前后一亿,布九万匹”;另外,章帝还对诸王及其后代多予增土、封侯,如增封乐平靖王刘党8县、梁节王刘畅6县、下都惠王刘衍17县,封赵孝王刘良利10人为亭侯、沛献王刘辅子12人为乡侯等。

    章帝比较倚重东平王刘苍,在遇到争议比较大、难以决断的问题时,总是派人前去刘苍处问询,而刘苍则每次都根据情况认真分析,给章帝一个合理的决断作为参考,其建议常被采纳。刘苍年逾古稀之际来京城朝拜章帝,章帝亲临其京师宅邸并亲自检查他的生活用品。一个多月后,刘苍欲返回封地,临行之前章帝流涕相送。刘苍回到封地后便一病不起,章帝派遣宫廷名医前作候治,派遣朝廷小黄门前去侍奉,派往探视病情的人员不断,可以说章帝对刘苍及诸王的礼遇达到了极限。

    但是章帝所没有料想到的是他宽厚待人却造成了人们无视礼法、违背制度的现象,他宽厚理事却造成了国事的最终祸乱;他珍惜用财却天灾不断,国资损耗,财用近于枯竭。章帝对宗室诸王放松控制,他们得到优待之后,并未得到满足,反而有恃无恐,更加放纵,他们生活腐化侈靡,骄奢淫逸。章帝的省刑慎罚一方面缓和了明帝时期刑罚严酷带来的一些矛盾,另一方面却也使大富奸臣贪官污吏枉法于上,东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吏治腐败黑暗,不能不说是由于章帝的宽仁所致。

    3废立太子:窦皇后横刀夺爱

    外戚专权的势力逐渐嚣张,倚仗手中的权力,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横刀夺爱。

    对外戚的纵容以及外戚违法的事情发生后不能进行明断,是汉章帝所犯的最大错误。章帝宠信窦后,放纵外戚,改变了光武帝和明帝的政策,最先开创了东汉外戚任政的恶例。汉章帝的皇后窦氏是窦融的曾孙女,父亲窦勋。建初二年(77年),窦氏与她的妹妹被选入长乐宫,第二年窦氏被封为皇后,她的妹妹也被封为贵人。窦皇后登上后位不久,汉章帝便下诏封她的哥哥窦宪为郎,封她的弟弟窦笃为黄门侍郎,一起打理宫中机要政事。窦氏兄弟恃宠日骄,肆意妄为,致使大族世家无不畏惮。窦氏的嚣张气焰和势力扩张,引起了朝臣的警惕,司空第五伦曾上疏指责窦宪拥兵自重,交游宾客,章帝对此也不警觉。

    有一次,窦宪看中了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田,就用低价强行侵夺,公主也不敢计较。窦宪强“买”沁水公主园田的事情,也传到了章帝耳中。有一次,章帝让窦宪陪同巡幸,路过沁水公主园田时,他故意委婉地问起窦宪,见他言辞闪烁,才知传闻是真的。尽管章帝当时龙颜大怒,却因窦皇后撕毁衣服代为谢罪,而章帝最终也以窦宪归还公主园田了事,就没有治其罪。这种欺君之罪的处理方式未免太过宽宏大量,它所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窦氏家族对皇权的日渐藐视。窦氏连汉家公主的田地都敢公然侵夺,可想而知百姓的土地就更不在话下了。章帝不深究,大臣们便不再敢言语。于是,外戚更加有恃无恐,官吏便开始为所欲为,东汉后期朝廷也便每况愈下,直到走向灭亡。东汉后期朝政腐败,官吏奢靡、土地兼并、外戚宦官专权,最终导致刘家政权的灭亡,汉章帝无疑扮演了一位祸首的角色。

    章帝的后宫中,与窦氏姐妹同年入宫的还有宋杨的两个女儿、梁竦的两个女儿,她们与窦氏同时被封为贵人。建初三年(78年)二月,大宋贵人生下皇子刘庆。建初四年(79年),刘庆被立为太子。同年,小梁贵人生下皇子刘肇,被窦皇后收为养子。窦皇后为了达到专宠的目的,开始陷害宋贵人。章帝在窦皇后三番五次的挑拨之下,于建初七年(82年)下诏废皇太子刘庆为清河孝王,改立刘肇为皇太子。

    窦皇后收养了刘肇之后,刘肇的生母小梁贵人非常高兴,却引起了窦皇后的极大反感。于是,窦皇后又对梁贵人姐妹百般陷害,梁贵人姐妹忧郁成疾,不久便死去了。

    窦皇后按自己的意愿废立了太子之后,又想按自己的意愿重排朝廷的位置。窦氏家族在明帝时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马氏家族仍居显要位置。马氏家族代表人物马廖谨慎笃诚,匿能自守,其子弟却往往骄奢放纵,章帝早有察觉,并多次加以训诫,加以约束,这样马氏家族权势渐微。

    章和二年二月,章帝刘炟病逝于章德前殿,享年31岁。10岁的太子刘肇即位,即汉和帝,从此,窦太后便掌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