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正说大汉廿二帝 > 第十五章 坐享其成 安帝刘祜

第十五章 坐享其成 安帝刘祜

    东汉第六代皇帝即汉安帝刘祜(94年—125年),他是清河王刘庆的儿子、汉章帝的孙子、汉和帝的侄子。刘祜生于永元六年(94年),登基时年仅13岁,还不具备处理朝政的能力,因此,太后邓绥临朝执政长达16年之久。邓太后死后,安帝刘祜又依赖外戚及宦官来处理朝政,他是一个平庸至极、贤愚不辨的皇帝。

    1邓氏临朝:贤太后掌权,高枕无忧

    在皇室后继乏人的危急关头,邓皇后亲临执政,她吸取窦皇后的教训,以身作则,限制外戚权力,为国家稳定做出了贡献。

    汉殇帝刘隆于延平元年(106年)八月不幸夭折,时年两岁。汉殇帝死后,邓太后与大臣们商量,征得他们的同意后,连夜命人迎接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祜入宫。刘祜入宫后,先是被太后封为长安侯,然后准备即位;在宫殿辉煌的灯光下,13岁的刘祜茫然不知所措,只好听任大臣们的摆布。邓太后以刘祜“忠于国家,孝敬父母,仁慈厚道”,又是章帝的皇孙为由,宣布让他继承和帝的位置。宣诏完毕后,刘祜接过了朝臣捧上的象征皇帝权力的玉玺和绶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即汉安帝。第二年,改年号为永初元年。汉安帝即位后,邓太后还像汉殇帝时那样,继续临朝执政。

    邓太后亲理朝政近16年,她不失为一个明白的女主,对官员百姓实行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她勤俭节约,裁减贡赋;以身作则,限制外戚;广纳贤士,任用贤良;开办学校,注重教育;对刘氏家族的江山稳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邓太后对邓氏家族子弟的管理非常严格。邓太后初登后位时,按照惯例,和帝要封赏她的宗室子弟,但她担心自己的家族会重演历史上外戚集团那样的悲剧,惨遭不测,因此对皇帝的赏赐总是“谦让”。一直到和帝死时,邓氏家族的人受封的都很少。等到邓太后执政以后,她更加注意自己族人的言行。邓太后深知如果不对家族之人严加管束,邓氏家族最后就会身败名裂,因此她常常压抑族人的欲望,限制其势力,并时常告诫兄弟子侄们不要飞扬跋扈。邓太后临朝后,自然灾害不断,盗贼内起,四夷外侵,但她兢兢业业,勤政爱民,只要听说百姓受饥,她便彻夜不寐,亲自裁减宫中的用度,救济灾民。因此,她能够使民心稳定,天下也比较太平。

    汉安帝继位之初,邓太后吸取前朝窦氏家族的失败教训,不偏重外戚,而是采取外戚与宦官并用的策略,并且还授权河南尹、南阳太守等朝廷官僚严格管束邓氏家族的亲戚宾客。同时,邓太后还表扬儒学,尊事奉公,把官僚集团吸引到外戚势力中来。综观东汉历史上几个得势的外戚集团,邓氏家族的表现应该是较好的一个。邓氏兄弟不受皇封皇赐,平时,他们也小心谨慎,奉公守法,勤于处事,这和邓太后对她家族的严格要求有很大的关系。

    正所谓人无完人,邓太后在执政期间当然也有失误之处。她以女主的身份摄政,不能走出房闱之外,就不得不委用宦官这种刑余之人,以国命寄之,宦官因而日含天宪,权势进一步增长。一些朝臣,如大长秋郑众、中常侍蔡伦、秉权干政司空周章等人多次直言劝谏,邓太后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除此之外,邓太后还过分看重手中掌握的权力,以致安帝长大成人后她仍不肯还政于刘家。那些劝她归政的人都遭到了严厉的惩罚。作为太后,她没有能培养安帝怎样做一个天子,安帝刘祜小时聪明懂礼,但长大后,安帝亲近宦官,平平庸庸,令邓太后感到不满意。提起废立之事,也没有对安帝加以正确的教导。在邓太后死后,安帝仅用五年的时间就尽失国政,这与邓太后不能说没有关系。

    汉安帝朝邓太后虽然垄断了政权,但她还是比较清明忠顺的,对这时期社会的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比起和帝时窦氏执政的骄奢淫逸,这可以说是大汉王朝之大幸。

    2邓族惨祸:皇帝泄愤,累及无辜

    在封建社会,谁掌握皇权,谁就掌握着天下,这使得汉安帝心怀愤懑,诛杀了邓氏之后。

    安帝前期,由于邓太后对宦官的依靠,使宦官的权力有所扩大,宦官们占据了高官要职。邓太后这样做,虽然有平衡统治阶级内部权力的目的,但引起了一些朝臣的不满;同时,由于安帝成人,邓太后却不还政于他,使汉安帝对邓太后日益产生不满,两人之间出现了矛盾。汉安帝从小在郡国中长大,对宫内的事情并不熟悉,入继大统后,每天都与自己的乳母、宦官生活在一起,这些人的文化素养不高,只知道贪图小利,在安帝面前说三道四,指责邓太后和邓太后家人。汉安帝的乳母王圣见邓太后不愿归政于安帝,常常与安帝一起秘密议论此事,她担心邓太后会废掉安帝,自己也就失去了靠山。由于安帝与外界接触不深,不辨真伪,只知道权力应该是自己的,因此对太后日益嫉恨,邓太后也逐渐对安帝的品行产生了不满。

    建光元年(121年)三月,41岁的邓太后因病去世,汉安帝亲政。这时,在汉安帝周围已经形成了以乳母王圣、中黄门李闰、江京为首的宦官集团。安帝长期不满受制于邓太后的地位,邓太后的死对汉安帝来说可真是一次大解放,邓氏外戚奉公守法,没有独揽大权,汉安帝可以毫无顾忌地行使皇权了。

    邓太后去世后,乳母王圣和那些曾经受过太后责罚的官员一起,诬蔑邓太后的兄弟邓弘阴谋废黜汉安帝另立平原王刘得为帝。这一诬告正中安帝下怀,汉安帝立即以谋反罪将邓弘处死,邓家的人很多遭贬官、惨死、流放,和邓氏家族关系密切的地方官吏也有很多人受到牵连。邓氏家族作为外戚虽然没有违反国法,却与以往的外戚命运并无不同。比如,像汉高祖时的吕后、汉宣帝的霍后、汉成帝的赵后、汉章帝的窦后。外戚之家得宠于先帝,却不被新帝恩宠,是应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古语,一朝天子也自然是一朝外戚;另外,新皇帝要形成自己的核心,就必须要除去先帝皇后的家人,将其取而代之。

    邓氏家族被清除以后,一些正直的大臣开始为邓氏申冤,之后又不断有人上书为他们喊冤。汉安帝怕引起大乱,也是在确实找不到处置邓氏家族把柄的情况下,下诏各州郡,将邓太后之兄迁葬于洛阳家族的旧坟内,命各个公卿都参加他的葬礼;又下诏命邓太后的弟弟返回京师,以平息朝臣的愤怒之情。

    分析邓氏家族获祸,主要是由汉安帝年长后,邓太后不还政的原因造成的。汉安帝诛杀邓氏之后,宦官得势,他们招引失意的官僚和地方豪强做官,使之成为自己的党徒,与外戚集团对抗和争权,东汉的政治更加黑暗了。

    3放权外戚:倚重三种势力,做甩手天子

    安帝放权于外戚奸佞,任由宦官专权,导致吏治腐败,民怨沸腾,外戚与宦官专权的局面愈演愈烈,最后引发了废长立幼、欺君罔上的事件。

    安帝在邓太后的操纵之下,虽然登上帝位,却没有亲政,因此,等邓太后死后,安帝亲政时,他便显得能力有限。大体看来,安帝在管理朝政的五年中,先后依赖过三种势力:安帝奶奶宋氏家族、皇后阎氏家族、宦官。安帝追尊父亲清河王刘庆为孝德帝,追尊母亲左氏为孝德后,追尊奶奶宋贵人为敬隐后;并封奶奶的四个兄弟宋衍、宋俊、宋盖、宋暹为列侯,宋氏一族中被封为卿、校、侍中大夫、谒者、郎吏的有10多人。长乐宫宦官蔡伦因当初受窦氏的指使诬陷宋贵人,安帝登基后下令让蔡伦自己到廷尉受刑,逼得这位中国古代的发明家(四大发明之造纸术)饮毒而死。

    河南荥阳人阎姬是汉安帝的皇后,她的祖父阎章的两个妹妹都是汉明帝的贵人,阎家因此成为皇亲国戚。元初二年(115年)也就是阎姬被选入宫的第二年被册封为皇后。她的父亲阎畅被任为长水校尉,又封北宜春侯,阎畅死后其子阎显承父业。安帝亲政后阎皇后的兄弟阎显、阎景、阎耀、阎晏都得以升迁卿、校之职,他们掌握着京师禁兵。延光元年(123年),安帝又改封阎显为荥阳君,就连阎显、阎景那七八岁的儿子们也都被任命为黄门侍郎。阎皇后欲效仿邓太后凌驾于万人之上,她想方设法地参与朝政,安帝唯命是从,阎氏家族一时间权倾朝野。

    宦官江京因迎立安帝立下首功,被升为中常侍,兼任大长秋一职,封都乡侯;李闰迁中常传,封雍乡侯;中常籍樊丰、黄门令刘安、钩盾令陈达等也都一一有赏。安帝乳母王圣被封为野王君,其女伯荣为中使。这些人勾结在一起,敲诈勒索,行贿受贿,骄奢淫逸,无所不为,以致矫诏的事情时有发生。安帝与内侍们亲昵,使宦官势力成为他执掌政权的依赖力量。

    有朝臣上疏批评、斥责王圣母女,安帝看过之后,不仅不思其过,反而将奏疏拿给王圣等人看,使王圣母女、近臣内幸对这些忠臣痛恨不已,并寻机报复。

    安帝身为天子,却宁愿做一位“甩手掌柜”,倚重三方势力来打理刘家天下。这样直接导致了废长立幼、欺君罔上事件的发生,也使外戚与宦官专权的局面愈演愈烈。

    4私立少帝:安帝无为,阎氏专权

    昏庸无为的安帝听信了宠妃的谗言,废除了刘保的太子地位,为血腥的宫廷之变埋下了伏笔。

    汉安帝宠爱阎氏,先立她为贵人,后将她立为皇后。阎皇后虽受到安帝的宠爱,可是没有生下一个儿子,这对她的皇后位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宫女李氏为安帝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刘保。在母以子贵的封建社会里,儿子被立为太子,母亲就有可能被立为皇后。所以阎皇后对李氏特别妒忌,怕自己因为没有儿子,皇后地位会被李氏取代,于是就将李氏毒死。李氏身为宫女,在宫中只不过是个服侍后妃们的婢女而已,地位相当低下,阎皇后毒死她之后,对外宣称李氏是暴病身亡。

    永宁元年(120年),刘保被立为太子。刘保常生病,安帝认为他所住的房间不吉利,就让他同安帝的乳母王圣一起居住。王圣被安帝封为野王君,安帝对她言听计从,她在帮助安帝清除邓氏家族的势力中立了功,所以一时权倾天下。刘保的乳母不愿刘保同王圣一起住,因此得罪了王圣,最终被王圣诬陷而死。王圣因为害死了刘保的乳母,担心将来刘保即位后会向她算这笔账。恰在此时,阎皇后毒杀了太子刘保的生母李氏,又想除掉刘保。因此,二人不谋而合。一个联手加害太子的计划就此制定好了,昏庸的安帝听信了他们的谗言,将刘保的太子位废除,降封为济阴王。

    延光四年(125年)春天,安帝在与阎后及其兄弟南下巡游的路上暴病身亡。阎后的哥哥阎显等人担心京城的留守官员知道安帝死后,会拥立安帝惟一的儿子济阴王刘保为帝。刘保是因阎皇后而被废黜太子之位的,若刘保即位,当然对阎氏家族不利。阎显等便严密封锁安帝死亡的消息,将安帝的尸体放在卧车内,照常每天供给饮食,随从官员于卧车前请安朝拜,以此来掩人耳目。经过四天的急行,他们回到京都洛阳,朝臣们均不知道安帝已死。阎皇后回到宫中后,假称安帝病危,以欺骗臣民,并于当晚宣布安帝死亡。随即宣布尊阎皇后为太后,临朝称制。

    阎皇后垂帘听政后,任命阎显为车骑将军,位及三公,执掌朝政。阎显的三个弟弟阎景为卫尉、阎耀为城门校尉、阎晏为执金吾,整座京城的武装力量全掌握在阎氏兄弟三人的手中。阎太后为了长久专权,不立安帝独子,而迎立汉章帝的孙子济北惠王刘寿的儿子北乡侯刘懿(又名犊)为帝,即汉少帝。阎皇后册立刘懿,是因为刘懿年幼,父母又久居藩国,在朝中没有根基,无所依靠,可由其任意摆布。阎氏家族执掌国政后,杀逐安帝亲信宦官,大权独揽,刘氏王朝的政权便由宦官转到外戚手中。

    汉少帝刘懿在位仅7个月就病死。少帝死后,阎氏兄弟又关闭宫门秘不发丧,屯兵自守,准备再次从众王子中挑选一个易于控制的傀儡做皇帝。这就再次引发了一起血腥的宫廷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