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万国争霸:从边陲小国到无上帝尊 > 第164章 夷狄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也!(下)

第164章 夷狄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也!(下)

    卫离继续道:“本王三问尔等,尔等若是受灾,可汗可有发下赈济?”

    “没有!”绝大多数将士高声回答。

    好吧,如果是可汗的“腹心部”,还是会发下赈济的,

    但是,如果不是可汗的“腹心部”呢,那就只能自生自灭了。

    自生自灭还是好的。

    如果受灾太过严重,可汗要么对外发动战争,要么就是拿那些非腹心开刀,以保证腹心部族的生存了。那些可怜的边缘部族,不但不会受到赈济,反而会被抢走最后一粒粮食,最后一只羊,直至被灭族!换言之,他们不是灭族于天灾,而是人祸!

    说穿了,草原上就是完完全全的弱肉强食的世界!受伤的恶狼,为了生存下去,不介意撕咬自己的血肉!

    卫离道:“现在,本王再要告诉尔等的是,华夏的‘王’,是一定会给受灾的子民,发下赈济的。孤问你们,是想要让吾做发下赈济的华夏之‘王’,还是不发赈济的草原‘可汗’呢?”

    “王!”草原人回答得越发高亢。

    如果说,农耕名族抵抗天灾能力是十的话,那畜牧名族抵抗天灾的能力,恐怕只有一到三!

    因为农耕名族的食物是粮食,可积储三年以上。

    畜牧名族的食物是牲畜,只要牲畜一死,就几乎无法积储。

    一场大灾下来,畜牧名族就会元气大伤。甚至于,万里大国都会因此分崩离析!

    比如突厥吧。

    在历史记载中,贞观元年,突厥人还在长安城外耀武扬威,逼着李世民签下“渭水之盟”呢。为何贞观四年,颉利可汗就被李靖捉到长安,去给李世民跳舞了呢?唐军的进步,也太大了吧?

    事实上,不是唐军进步太大,而是突厥军的退步太大。连续三年的天灾,让突厥的牲畜十不存一,一个万里大国完完全全变成了空架子,一推就倒!

    草原天灾,对一个万里大国都能影响如此之大,何况是普通的牧民?

    现在听说卫离承诺会救草原之灾,一众草原军仿佛找到了平生最大的依靠。

    他们看卫离的目光中,已经少了几分畏惧,多了几分热切,多了几分尊敬,几分爱戴!

    ……

    ……

    就这样,卫离连发数问,将草原可汗与华夏之王的区别,说给草原八十万大军听。

    草原大军呼喊“王”的声音,越来越是热烈!

    最后,卫离朗声道:“最后,本王要告诉大家的是。孤和一般的华夏之王,还有所区别。吾治麾下子民,发军饷,要让军士们足以养家。发抚恤,要让其父母安享天年,子女安然长大。吾发赈济,要让其全家可得温饱!凡吾麾下子民,应‘耕者有其田,畜者有其场,居者有其屋,业者有其产,鳏寡孤独皆有所养’。此事,有卫国故土子民为证!有澶、渊、霸三州子民为证!有燕云十六州以及契丹故地子民为证!现在,孤最后问你们,是想要让吾做‘王’呢,还是做‘可汗’呢?”

    卫离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业者有其产,鳏寡孤独皆有所养”,加了一个‘畜者有其场’。

    如果说,土地是农耕之民的命。那么,草场就是畜牧之民的命。从某种意义上说,草原上一切纷争,皆源于此。

    现在,卫离对草原之民宣布“畜者有其场’的意义,绝不亚于对中原之人“耕者有其田”!

    而且,他不是空口白话,而是有实例证明!

    燕云十六州以及契丹故地……澶、渊、霸三州……卫国故土,一个地方比一个地方繁荣,卫国故土甚至已经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业者有其产,鳏寡孤独皆有所养”!

    有些消息灵通的草原人知道这些情况。

    就算不了解情况之人,也绝对相信,卫离怎么也不可能当着这么多人,在万国金榜的直播下撒谎!

    所以——

    “王!王!王!我们的王!”

    “去什么天可汗吧!请您做我们的王!”

    “参见吾王,吾王千岁!”

    “吾王万年啊!”

    ……

    哗~~

    想到卫离为王之后的美好未来,现场如同开了锅一样,八十万草原军一片沸腾。

    他们不要卫离做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可汗”,而要卫离做抚育万民的“王”!

    最后,千年万语汇成一句话:“参见吾王,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八十万草原军跪倒在卫离的面前,齐声呼喊,声震云霄!

    ……

    ……

    “妙啊!”

    朱元璋望着高空中的万国金榜,连连点头,道:“檀石槐真乃当世人杰也,一顶‘天可汗’的高帽送上,就为草原复兴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后手。卫王离更是不简单,不仅识破了他的谋算,而且顺势道出‘可汗’与‘王’之区别,让草原人心向华夏。想不到,孤今日除见识了一场旷世厮杀之外,还观看了如此一场精彩的智慧对决!”

    李善长道:“微臣以为,卫王离之所以能胜,除了其天资聪颖之外,更关键的是,我华夏文明自有绝大优势。《论语·八佾》有云:‘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诸夏”有礼乐文明的传统,这是好的,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那‘诸夏’有君主呢?那自然就是好上加好了!

    “好!好一个‘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今日,卫离以华夏之“王”,胜草原之‘可汗’,正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顿了顿,朱元璋颇有与有荣焉地道:“有服装之美,曰华。有礼仪之盛,曰夏。草原文明固然也有其独到之处。但是,若是想和我华夏文明争夺民心,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恐怕再过几百年,四万里草原,尽皆华夏之民矣!”

    必须说明的是,此时此刻,虽然朱元璋非常高兴,非常认同华夏文明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认为,华夏文明要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将语言不同,风俗习性草原八族,彻底消化,恐怕得使出水磨功夫,非数百年难以成功。

    但是,接下来的事实证明,他估计错了,他再一次低估了卫王离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