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诩武功无人敌,对上对下总失礼。功成不改狂妄气,未央殒命只怨己。
出轨人物:韩信,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
生卒年份:约公元前231—前196年。
出轨点:韩信是一位出色的将领,在楚汉之争的关键时刻,他选择了帮助刘邦,使项羽败北垓下,但韩信往往自恃功高,傲慢无礼,刘邦心里早就对他不满,后来借助别人告他谋反的事件,将其贬为淮阴侯,最后,韩信因涉嫌谋反被吕后所杀。
嫉贤妒能常常为人看作是小人的行为,为君子所不耻,但如果你的下属很有能力,却居功自傲,甚至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你还能不忌恨他吗?对于这样一个下属你可能还不只是忌恨,甚至想早些让他“消失”——眼不见,心不烦。
历史上的韩信和刘邦就上演了这样一出戏,韩信认为自己有能力、有功劳,喜欢和刘邦邀功请赏,讨价还价,惹得刘邦很是不满。
陈胜、吴广拉开造反的序幕后,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韩信此时投靠了项梁的部队,默默无闻。项梁战败死后,又归属了项羽,项羽让他做了一个小小的郎中,他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做了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后来,无意中结识了萧何,萧何向刘邦推荐了韩信,通过交谈,刘邦发现韩信果然是个人才,有相见恨晚之感。从此,韩信得到了刘邦的重用,开始独当一面。
随着战功不断显赫,韩信开始骄傲起来。在平定魏、赵、燕、齐四国后,他派人向刘邦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边又与楚国相邻,他们说不定会联合起来,不如设立一个代理王来统治,这样局势才能得到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齐王,这样对形势有利。”当时,刘邦正被项羽紧紧围困在荥阳,危在旦夕,看了韩信的上书后,十分愤怒,大骂韩信乘人之危,竟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劝谏说:“汉军处境不利,现在需要韩信,不如就立韩信为王,好好善待他,令他自守一方,这样,项羽必有所顾忌,不敢妄动。”刘邦经提醒也明白过来,于是派张良前去立韩信为齐王,同时征调他的部队攻打楚军。
公元前202年,刘邦趁楚军饥疲无备,突然对楚军发动攻击。并约韩信从齐地(今山东)南下合围楚军,但韩信却未能如期南下,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淮阳西北),楚军奋力反击,刘邦大败而归。刘邦大怒,再次骂韩信拥兵自重,不听调遣。为了调动韩信,刘邦不得已划陈(今河南淮阳)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韩信封地。这样,韩信才发兵南下,会同刘邦、英布、彭越等形成从南、北、西三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向垓下退兵,最后自刎。
项羽兵败后,他手下的将领钟离昧因一向与韩信关系交好,就投奔了韩信,此时韩信在楚国为王。刘邦记恨钟离昧,听说他在楚国,就下令韩信逮捕他,可韩信迟迟没有动手,后来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更加怀疑韩信和钟离昧勾结,于是用陈平的计策,说天子要出外巡视会见诸侯,通知韩信到陈地相会,趁机逮捕了韩信,并将其贬为淮阴侯。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之后,心中怀怨,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他对于和绛侯周勃、颍阳侯灌婴等处在同等地位感到羞耻。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毕恭毕敬地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韩信笑道:“我这辈子居然同你等同列!”又有一次,刘邦同韩信闲谈将领们才能的高下,刘邦问:“我的才能怎么样?”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刘邦问:“那你呢?”韩信说:“臣多多而益善耳。”
陈豨被封为巨鹿郡郡守,前来向韩信辞行。韩信辞去左右,拉着陈豨的手说:“你所管辖的地方,是屯聚天下精兵的地方,陛下多疑,对你是不放心的。如果有事,我可以找你在京城做内应。”陈豨表示一切听从韩信的指示。
几年后,手握重兵的陈豨果然遭到了刘邦的怀疑,刘邦命人去暗查陈豨。陈豨知道后非常害怕,因为自己确实做了很多违法的事。为了避免“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在自己身上上演,公元前197年,陈豨果然谋反,刘邦亲率大兵前去征讨。韩信称病不随高祖出征。
这时韩信的门客告其谋反,吕后和萧何商量,用计将韩信骗到了长乐宫,然后斩杀了他。韩信死后,被诛灭了三族。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投靠了刘邦,但是对刘邦这个上司他并没有应有的尊敬。第一次,韩信见死不救,在关键时刻向刘邦索要“齐王”,这不明摆着是落井下石、乘人之危吗?韩信毕竟是下属,对上司这样,刘邦能高兴吗?第二次,韩信在关键时刻爽约,仍然是以“封地”出兵的条件,这是和上级在讨价还价啊。单凭这两点就已经在刘邦的心中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影响,也为其以后被贬到被杀埋下了伏笔。
至于韩信私藏钟离昧,可能在他看来,这只是帮帮朋友而已,况且自己功劳甚大,刘邦不会介意也不敢对自己怎么样,哪知,这件事恰恰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在被贬为淮阴侯后,韩信并没有改掉狂傲的毛病,樊哙对他以礼相待,他却表现出不愿与其为伍的一个姿态出来。在和刘邦关于带兵的对话中,韩信的表现更是自命不凡,说自己带兵的能力比刘邦强,试想想,一个下级在上级面前表现得比上司更有能力,上级能高兴吗?
再者,韩信私底下向陈豨议论刘邦的缺点,并和陈豨串通一气,企图谋反,明显是拉帮结派,这也是上司所忌讳的。
狂妄会让人觉得你不尊重人,觉得你不可接近,自然也就对你“退避三舍”了。即使有的人表面对你客客气气,心里也是对你不满的。相反,能与人平等相待,以礼相处的人是最受大家欢迎的,特别是有能力、有身份的人若能放下身段,和大多数人打成一片,更加会增添自己的魅力,让你赢得很多人气。
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韩信:“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即是说如果韩信能懂得谦让,不自夸其能,那么,他会是像周公、姜子牙一类的人物。
但历史已成定局,历史轨迹已然因为韩信的狂傲发生了变化,留给后人只有无尽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