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其实很有趣 > 苏秦:哥嫂欺凌全不记,六国相印唯一人

苏秦:哥嫂欺凌全不记,六国相印唯一人

    师承鬼谷入秦都,上书不用锥刺股。身披六国相印事,纵横捭阖垂千古。

    出轨人物: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与张仪同出自鬼谷子门下,是张仪的师兄。

    生卒年份: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317年。

    出轨点:出身布衣,素有大志的苏秦早年从师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学成后游说秦国,但其统一中国的意见,屡屡不为秦王所纳。大受打击,狼狈归家,哥嫂妻子见其落魄,百般欺凌。深受刺激的他,痛下决心要一展宏图。一盏油灯、一本《阴符》伴着他度过了人生最低落的日子。闭门修炼,反省失误,缜密谋划。最终,不怨不弃的苏秦以三寸不烂之舌,纵横捭阖的韬略,高明莫测的手腕促成山东六国“合纵”,一人配六国相印,“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对抗强秦的“连横”,直令强秦不敢出函谷关15年,真可谓叱咤风云。

    战国时代,纷纷扰扰,七雄并立,各有所图,如同一个棋盘上的七个至关重要的棋子。扑朔迷离的棋局,此消彼长,变幻莫测。西有强秦虎狼之师要吞并山东六国,只因时机尚未成熟,有所顾忌,暂时采取联合小国各个击破的策略;而这边山东六国,论齐最强,他们集体忌惮强秦,表面联合,但彼此间又同室操戈。

    显然,这是一个召唤英雄和人才的时代。而我们的主人公苏秦恰恰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相传苏秦与张仪、庞涓、孙膑同为鬼谷子的徒弟。这四人在谋略上,堪称战国的“F4”,四人的出现在历史上都带有传奇的色彩。但论个人韬略、实力、知名度和经历,苏秦要远比其他三人耀眼。一个可以在十几年内掌控七国命运于股掌间的人物只属于战国,一个人同挂六国相印的奇事也只属于战国。如今,翻开史册,合纵六国的他当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英姿,威风凛凛、叱咤风云的气概跃然纸上。

    人,最是希望自己能干出一番宏图伟业的,当然苏秦也不例外。当年苏秦和鬼谷子学习纵横术,就是为了一展抱负。那个时代还没有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那时流行的是游说,士人想要跻身仕途,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都要去游说,也就是自己去找老板自荐。最有名气的自荐者,要数孔子了。他周游列国;还有孟子,一天到晚面见这个诸侯,面见那个诸侯,都是去游说了。可是诸侯只是嘴上尊重他们的学问,却不采用他们的意见。同样,苏秦到秦国游说,和孔子、孟子相比,结果没有好到哪儿去,完全失败,送上来的书信不过是废纸一堆,人家秦惠王根本不搭理他。就这样苏秦盘缠用光了,身上没钱,日子过得和乞丐没什么两样,只好狼狈回家。

    苏秦出游数载,一无所获,回家中望候父母。荫子封妻成了虚话,已是而立之年,“依旧红尘一布衣,怎不伤悲”。想起自己离家时的大言不惭,看看现在冻饿交加、衣衫褴褛的狼狈相,羞愧难当,无面目见那高堂父母、结发妻子。但风雪摧逼,难以忍受;父母情长,妻子贤惠,怎不思念?于是硬着头皮回到家中。他拜见父亲,父亲不理;拜见母亲,母亲不理;他和嫂嫂打招呼,嫂嫂织布,未停织机;甚至连他的妻子也嫌他未得官不予接待。尽管他说明自己未得官的原因是因为上书未被秦王采纳,父亲却嫌他穷身泼命,要他离了家门。他向嫂嫂要饭吃,嫂嫂不给。又向妻子要饭吃,妻子不但不给饭吃,反而挖苦讥诮他说:“你是为官的人,吃庙堂上的食物。你怎吃得了这粗茶淡饭?”弄得他无言以对,干受了一肚皮腌臜气,落的那几点儿凄惶泪。堂堂男子汉身长七尺,受此奚落冷遇,他发誓一定要功成名就。他妻子看在夫妇分上,叫他躲在门后面,给他热茶饭吃,却被他哥哥发现,把他赶出门去了。于是,面对着“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这种状况,苏秦仰天长叹:“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从此,苏秦也暗自下了狠心,开始了青灯残卷的生活。

    人要有所建树,怎会一帆风顺?故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服秦王连横未果的苏秦陷入了人生的低谷,有自知之明的他意识到了自己尚欠火候,又怎样去游说别人?问题不一定都出在别人身上,从自己身上找症结不失为解开矛盾的正确之举。于是,苏秦在家苦读太公《阴符》,每逢困乏欲睡的时候,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既然秦国不采纳连横的策略,苏秦经过刻苦思索,重新审时度势,开始计划合纵六国,以一雪秦国给他带来的屈辱。

    低谷时期的充电,不仅给他带来了更雄厚的“知识资本”,也给后来的读书人树立了“锥刺股”的榜样!

    随时关注各国动向的苏秦,等待着时机的来临。晚年让位于大臣子之的燕王,引发了太子平和将军市被叛乱。齐国趁火打劫,侵占了燕国全境。之后,燕公子职得赵武灵王相助,被护送回国,被立为燕昭王。此时,苏秦决定再度出山。正所谓青云有路终须到,纵横无名誓不归。

    之后,苏秦促成山东六国合纵,畅道威震诸侯,腰悬六印,令强秦不敢出函谷关15年。一天,苏秦路过洛阳老家,他父母和兄嫂听说苏秦要从洛阳经过,急忙铺平道路,请来欢迎乐队,又摆设酒、肉、水、菜,来到30里以外的地方迎接他。苏秦的兄嫂更是恭敬异常,嫂子伏在地上,大礼参拜并向他赔罪。苏秦看到这种情况,笑着说:“嫂嫂快快请起!从前你对我那样傲慢,连饭都不给我吃,今天怎么如此谦卑的恭敬呢?”苏秦的嫂子是个直爽的人,毫不掩饰地答道:“因为你现在地位尊贵,而且又有许多金银财宝啊!你做高官全家沾光呀!”想当初风尘碌碌无人怜悯,到今日衣冠楚楚亲人争相亲近。面对这一切,苏秦心中暗忖世态炎凉,但他竟不计前嫌,依旧知恩图报,孝顺父母,敬重妻嫂。

    但凡是个人,必然最希望的是走到哪里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个人物,一看就不是那么简单的凡夫俗子,一句话说出去就能给人一种相识恨晚的感觉。这点在男人身上显得尤为明显,你可以说我长得不好看,但你不能说我能力有问题。你可以说我领悟不够,但你绝对不能说我智商有问题。但凡是男人,最喜欢被夸的不是自己长得多帅,而是希望别人说他很有阅历,很有才华。但从这点来看,不管是出于自己主观愿望也好,还是出于自己心里的那点虚荣小心思也好,反正一代代的男人都是这样的,也是玩儿命在朝那个方向努力的。

    可每个人的境遇是不同的,有的人就是一马平川,有的老天爷就是不给你显露才华的机会。可是话说机会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要靠自己跑出去找。这个世界上,当年诸葛亮学富五车,虽然在家里没动窝,其实也是利用了口口相传的广告效应的。如果没有那么一句“世间贤才,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您就是在家里待一辈子农民谁也不知道你啊。其实人的机会有很多,有时候在那几秒钟就够你一辈子受用的了。但在这几秒钟还没有来的时候,不同人的境遇绝对是截然不同的。

    让我们先把机会这件事情放一放,单说苏秦其人,他真的是一个爹妈不疼、媳妇儿不爱的主,窝囊气不知道受了多少,男人做到这份儿上也真的算到了当下人眼中的“极品”了。就在这种谁也不待见的生活中,想不气不馁地坚持下去,走出点儿彩来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事实上,一个人只有经历过谁都看不起的境遇,才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做人的生活。所以才会使劲地努力去找回自己心里那个真正当人的感觉。其实,人生经历一番大起大落没有什么不好,但我们要记住的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不管你摔倒了,还是不如意了,别在那里花太多的时间自怨自艾,因为你每为它掉一滴眼泪,你后面成事的可能就会因为这滴眼泪而打压下来。面对这种境遇最聪明的办法是赶紧想办法爬起来,然后在那里像个人一样站着,别人看到了,或许不会问你刚才摔倒了他看见没看见,但起码打你面前过的时候,他知道你是个人,对你得使用人的礼遇才行,否则的话你即便拉着别人抱怨你有天大的委屈,对方还是会觉得你是个失败者,是一个走下坡路的,与自己绝对不能成为同道中人。

    世界就是这么现实,我们千万不要埋怨苏秦的嫂子会那么对待他,其实,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成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别人欺凌。假如此生,我们一定要体味被人欺凌的感觉,那么就让我们坦然地将这种感觉记在心里,告诉自己,必须强大,必须提起你的勇气,尽一切办法摆脱这种感觉,否则,此生必将会在这种感觉的悲苦中埋没自我,永远熬不出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