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纵横30年1992(1-6) > 孙家场五虎少林会

孙家场五虎少林会

    吴国洋

    北京永定门外东铁营地区活跃着一支民间武术与民俗花会相结合的组织,名字叫作“孙家场五虎少林会”。平日每周活动一次,到了节假日和春节前后,他们的活动就更加频繁。他们练习武功吸引了一些过路行人在此驻足流连忘返,对其出色的表演无不啧啧称道。

    孙家场五虎少林会系自古相传,但中间遇有战乱几经兴衰。根据当地老人回忆:最近一次恢复活动是在民国3年(1914年)。当时由住在黄带子沟(今东铁营附近)的武林高手大刀刘德胜联合奎九峰等人发起组成,名叫“孙家场普善同乐文武场五虎少林会”,简称“堂会”,由刘德胜任会头。因其以表演后周时代董家五虎与赵匡胤、郑子明大战董家桥的故事为背景,展开一场棍术恶斗,再辅以少林拳术、三皇炮锤、枪术、刀术、春秋大刀、月牙铲等兵刃战,因此得名“五虎少林”。

    堂会由文武场组成。文场操鼓乐,每班九人,配有大鼓、小鼓、大钹、小钹。奏乐时,操小鼓者居中面向武场,其余人排列形式如众星捧月状,文场的鼓乐曲牌、节奏变换全凭操小鼓者指挥。其指挥方式有时凭手势动作,有时靠鼓声变化:在操小鼓者按鼓不动时,则由小钹的音响指挥。文场的曲牌及锣鼓经都是由老一辈口教心授,代代沿袭相传。

    文场的鼓乐是为武场服务的,武场拳路和兵刃格斗的变化则由教练临场指挥,所以操小鼓者要时刻注视教练的动作而变换鼓乐的节奏,把文武场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文场时而紧锣密鼓,如暴雨倾盆一阵紧似一阵,武场上龙争虎斗打得难解难分;时而鼓乐慢板慢眼如风飘柳絮,武场上则是斗智斗勇摩拳擦掌伺机进攻;而武场竞技达到高潮,观众精神高度集中的紧张时刻,鼓乐却戛然而止,除了格斗之声全场寂然,此时鼓乐无声胜有声,更增加了观众的惊恐感。

    武场有40多人,多为年轻健壮的青少年。一开场便以董家桥棍术武打拉开序幕。出场的董家五虎皆着丝绦鸾带戏剧古装,勾画京剧脸谱:大虎董仁,大花脸、红胡须;二虎董义,小花脸、山羊胡须;三虎董礼,花脸、连鬓胡须;四虎董智,白鼻梁小丑、杨香武式翘胡子;末虎董信,武打花旦装束。五人都矫健如飞,手使齐眉棍。出场的赵匡胤系红脸大汉、黑长髯,手使盘龙棍;郑子明黑脸黑胡须,脑后甩一条长辫子,憨里憨气逗人发笑,手使一根挑油的大扁担(临场往往也使棍)。整个棍战共分八个高潮,每个高潮都使出一套棍术。打斗中有时是一对一,有时是二对一,有时是群打,其中还有引阵、破阵的武打套路。但见全场棍棒挥舞上下翻飞,一会儿如游龙入水,一会儿如孤雁出群。在各个高潮中间,还穿插表演少林拳术、三皇炮锤、四平拳、子母阴阳拳、四路查拳、十趟弹腿、燕青短打、八卦掌、形意拳等。拳手们闪展腾挪,动作威武,令观者赞叹不已。

    最后表演的是兵刃战。枪术,枪长一丈零八寸,重约八斤,看上去恰似张飞的丈八蛇矛,套路有十八枪、四步枪、三十六点枪等;刀术,春秋大刀长约六尺、重约八斤,状如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其套路有八趟刀。此外,还有月牙铲、六合刀、朴刀、虎头钩、插花钩等器械表演。孙家场五虎少林会的全部项目练完一遍,大约需两小时左右。

    该堂会有严格的纪律,参加堂会的人完全出于自愿和兴趣。解放前进堂会要举行拜师仪式,进会后要严格遵守堂会的规矩。堂会活动从前是以钟声为号,现在则以鼓声为令,会员闻鼓即来,来之则练。过时不到或无故缺席者,由会头发话罚跪一炷香,现在虽无跪香之说,但也要当众受到严厉批评。堂会中如有不遵武德屡犯会规者,一律开除勿论,所以会内气氛既严肃紧张,又活泼认真。别看那些生龙活虎的青年后生在场下可以嬉笑打闹,但一上场,就要立即进入角色,在教练面前绝对服从,没有人讨价还价。会内练功特别强调“心神集中,万念归一”,做到“全神贯注,心神不散,意不旁驰,目不旁视”。“打拳无人似有人,拳打有人似无人”。即动作时,犹如假设敌就在跟前,精神高度集中,每招每式都不含糊,达到“意到、气到、力到的意气合一”,做到“眼准、手准、劲准”。所以,堂会培养的人才都有很深的功底。堂会很强调武德,要求其成员谦虚谨慎,不恃强凌弱、欺压邻里,有见义勇为、济困扶危的精神。

    解放前,从孙家场到永定门一带,沟壑纵横,坟岗遍地,荒草丛生,常有土匪出没,劫盗猖獗。城里人都把这一地区视为畏途,轻易不敢到这里来。自从该堂会成立以后,以正镇邪,盗匪匿迹,地面宁静,坏人不敢乍毛。1948年国民党占领北京时,在天坛驻扎的伤兵经常出永定门敲诈百姓,勒索钱财,盗伐树木,中饱私囊。当地老百姓恨透了这帮祸国殃民的家伙,早就想收拾他们。有一天,他们又结伙出来骚扰居民,堂会闻讯后,钟响为令,由刘德胜率众将兵痞们团团围住。兵痞们见来者不善,势头不好,大多溜跑,腿慢的被堂会抓住作为土匪送交驻南苑的警方。逃回去的兵痞向上峰谎称孙家场有共军,于是当官的带人二次重返孙家场,见人就抓,抓走了两名会员。这下更激怒了孙家场的老百姓,男女老少一齐出动,一直跟踪追到城里,最后又闹到宪兵队。宪兵队一看众怒难犯,对抓的“共军”又查无实据,只好放人,将此事平息化了。从此,那些国民党兵痞们知道孙家场的堂会厉害,再也不敢来此袭扰了。

    堂会练武功要置行头和打造兵器,经费主要依靠自筹,会员量力而捐不拘多少,会头和教练也是义务传授武艺,不取分文。民国初年,北京城内外关厢像“五虎少林会”这样的文武堂会约有百余家,都是在北京城“全口”(即全城堂会统一组织)那里挂了号,并由其认可的。当年每逢举办庙会,如地坛庙会、妙峰山庙会、太阳庙会(即现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三台山庙会(今小红门一带)等,“全口”都要向各堂会下请帖,并在庙会上安排有一席之地,供各堂会演练。而不被“全口”承认的堂会,在这里是无立锥之地的。

    庙会热闹非凡,各路堂会纷至而来摆开场子,都想施展技艺,一决高低。那时的庙会比试,既没有名次,也没有奖赏,大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赢得更多的观众,博得更多的喝彩,也就心满意足了。庙会成为堂会之间相互学习、切磋技艺的场所。当庙会结束之时,各堂会便敲响“回乡”的锣鼓,踏上荣归的路途,一天的劳累均被抛置脑后。“孙家场五虎少林会”作为当年主要的堂会之一,其活动从1914年断断续续一直延续到解放后的50年代。

    80年代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人人心情舒畅,沉默了30多年的五虎少林会的老会员们再也按捺不住他们组会的心情,“孙家场五虎少林会”应运成立,大家公推大刀刘德胜之孙刘利才为会头。自1984年起,连续五年的春节、元宵之日,他们都参加了北京市花会比赛活动,还荣膺过奖杯和锦旗。

    现在,孙家场五虎少林会这一传统习俗,正以崭新的丰姿活跃在北京的武坛和民间花会的舞台之上。祝愿它绽开更加绚丽多彩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