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古代当状师 > 第42章 赵梦吉,天子门生

第42章 赵梦吉,天子门生

    正常情况下,军队报功水分很大。

    斩首十多人,会写成近百人。

    但没人敢写毙敌百余人,甚至毙敌千余人的。

    因为杀敌五百,都够一个百户连胜三级了。

    一下子,杀了一千多,还他妈是倭寇,狗都不信。

    就在这时,牟斌和王岳来了。

    五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陷入了沉默。

    这尼玛哪是战报,分明是烫手的山芋。

    如果真的屠村冒功,整个抚宁卫从上撸倒下,都她娘的得诛九族。

    气氛很诡异,最后还是谢迁开口,“你们那战报也到了?”

    牟斌二人直接把奏报递到三阁老的面前。

    仔细看,很仔细地看。

    内容几乎都差不多,官兵英勇无畏什么的,但最终都会有一个名字:赵梦吉!

    暖阁内,弘治皇帝依旧在和刘大夏聊天。

    大明朝军队腐败糜烂,大家都知道。

    也就刘大夏还勉强能镇住场子。

    弘治十一年,刘大夏督促两广军政。

    正好赶上倭寇犯境,刘大夏带领官兵奋勇杀敌大获全胜。

    但一场战役下来,也仅仅是打死打上百头倭寇。

    这个数字,简直就是大明朝立国至今,无法超越的杀倭记录。

    两个人在地图上连续推演,最终结果都是胜利。

    可弘治皇帝直接泼了冷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意思很明显,他这个当皇帝的,都不相信自己养的军队。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陛下,大捷!抚宁大捷!”

    弘治皇帝和刘大夏猛地抬头,看向奔跑进来的谢迁。

    “爱卿,你说什么?朕没听清。”弘治皇帝紧张的掌心满是汗水。

    “抚宁大捷,全歼来犯之敌!”谢迁深吸了一口气,把奏报递到皇帝手中。

    刘大夏脸色微变。

    他早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看三阁老的时候,心都悬在了嗓子眼。

    如果这次战役失败,肯定要有人背锅的,他这个兵部尚书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陛下,大捷,抚宁大捷!”一个尖锐的声音传来,是大太监王岳。

    他跑进来的时候,瞥了一眼门槛,不着边际地用脚线碰了一下。

    紧跟着,身体前倾,就滑到了皇帝身前。

    一把抱住皇帝的大腿,声泪俱下,“陛下,打赢了,打赢了!”

    顾不得王岳演他,弘治皇帝的眼睛已经微微泛红,声音颤抖,“赢了?真赢了?”

    “陛下,赢了。”牟斌迈步走进暖阁,“抚宁县各大卫所上下一心,全歼来犯之敌,斩首千余级,倭寇无一人生还!”

    “……”弘治皇帝瞬间陷入了沉默。

    足足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弘治皇帝依旧没消化掉这个劲爆的消息。

    斩首千余人?

    弘治皇帝终于忍不住了,“快,念出来!”

    刘大夏心急地抢过战报,深吸了一口气念了下去。

    可当他看到斩首千余人的时候,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愣住了。

    支支吾吾地憋了好一会儿,这才继续念了下去。

    战报一字不落念完,弘治皇帝懵逼了:

    东广的番役们,三观啥时候这么正过?

    朝廷的文臣们,啥时候这么有风骨了?

    朝廷的兵将们,咋都变得这么骁勇善战了?

    这也不怪皇帝不相信,大明朝文武不和,各个衙门也相互看着不顺眼。

    打了胜仗,各个卫所的头目,都是宣扬自己如何陷阵冲锋鼓舞士气,都歌颂自家的崽子多么牛逼。

    剩下的全都是抨击别人的衙门、卫所如何避战怯战,如何吓得尿裤子的。

    可现在,除了歌颂之外,竟然没有抨击队友的。

    甚至这几份奏报竟然联名为一个赵山河的百户请功,为一个叫做赵梦吉的督战百户请功。

    弘治皇帝的表情,越来越古怪。

    战报可以有水分,但没人敢做的太假。

    “父皇,儿臣就说,五千对一千,优势在我,你还不信。五千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倭国畜生。”朱厚照兴奋激动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别看他现在只有十一岁,兵法韬略却早就了然于心。

    “这个赵梦吉,是个人才啊。”朱厚照把一份战报,也递交给了弘治皇帝,“一场战役下来,所有人都变得高风亮节了,哇哈哈哈……”

    高风亮节四个大字,直接点题。

    谢迁等人之所以把战报递上来,就是因为这群千户、千总、番役、官吏,都变得高风亮节不贪功了。

    “赵梦吉……”弘治皇帝冷静下来后,坐在龙椅上,开始仔细查看锦衣卫的奏报,紧跟着又拿起东厂的奏报,在他心中坚持认为,谁都可以骗他,唯独锦衣卫和东厂不会。

    “陛下慧眼如炬,亲自点将,这赵梦吉不愧为天子门生。”

    牟斌略微沉思,没把后路堵得太死,毕竟赵梦吉是他钦点的百户。

    “天子门生?”弘治皇帝先是一怔,很快就大笑出声,“不错,赵梦吉不愧是天子门生,有胆识、有才能。”

    “陛下,胜利不是一个人的。”牟斌再次开口,“孤胆英雄也只能提升军队的士气,荣耀和胜利是属于所有参与者的。”

    牟斌的话,引来在场所有人的赞许。

    纷纷躬身,对着弘治皇帝行礼,“陛下圣明,让臣等望尘莫及!”

    “此役,打出了我大明军队的志气,打出了国家的威风。”

    弘治皇帝面露得意,“诸位臣功,这是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众将官该怎么赏,朕的这个门生该怎么赏呢?”

    弘治皇帝把门生二字说得很重,言外之意,也有提携和自卖自夸的嫌疑。

    “这……”众人全都看向谢迁。

    “……”谢迁:你们几个意思,好事咋从来不想着我呢?

    “父皇,此次大捷和以往不同。儿臣建议先犒赏三军,至于赵梦吉……”朱厚照略微停顿,“儿臣建议,还是再考察考察为好。”

    “确实,此次大捷和以往不同。”弘治皇帝看向刘大夏,“兵部和内阁商议,先拟定个奖赏吧。另外,立刻抄录邸报,传送天下。”

    众人离开,朱厚照却没走,看着弘治皇帝,几次欲言又止。

    最后,经过几番思量,朱厚照狠狠一咬牙,“父皇,朱昉本是詹事府的少詹事。此次作战他也十分勇猛,亲手斩杀了十余名倭寇。这也是詹事府的荣耀,儿臣……儿臣想……想单独给他些嘉奖。”

    弘治皇帝瞥了一眼朱厚照,他打的什么小心思,弘治皇帝门清。

    “徐鹏举进京朝贡,终日惹是生非,闹得京城不得安宁。”

    弘治皇帝故作不耐烦地摆摆手,“把他带走,让京城也消停消停。”

    “谢父皇洪恩。”朱厚照兴奋地直搓手。

    “把这个带上。”弘治皇帝翻出来一本奏书,递到朱厚照的手里。

    “岭南土司?”朱厚照有些不解,“父皇是让儿臣问问您哪位门生?”

    “你那是去嘉奖朱昉?分明是想见赵梦吉。”弘治皇帝瞪了一眼朱厚照,“就当做是一场入门前的考校了。”

    “不用带奏疏。儿臣没打算暴露身份。是人是鬼总归要接触一下。”朱厚照挽住弘治皇帝的胳膊,“儿臣知道朱昉不会骗我,可斩杀倭寇千余人,儿臣还是想去看看,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弘治皇帝摆摆手,所有太监宫女,退出了暖阁。

    “眼界放宽一点儿,别只盯着一个人看。一个人身上的光,是一群人衬托出来的。”

    拉着朱厚照的手,坐在龙椅上,语重心长地教导着。

    而后,弘治皇帝又提醒道,“多看看唐史,多看看太宗本纪,很多答案其实就写在史书里面。朕知道你志存高远,但前提是,你要有唐太宗魄力和他强有力政治手腕。打铁,还得自身硬才行!”

    “……”朱厚照神色复杂,突然有些不敢认这个爹了:父皇,你这是想让我端起太庙供奉的破碗,拉一票人出去单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