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古代当状师 > 第123章 振聋发聩

第123章 振聋发聩

    “要我说,凡事他就只有自己做过了,才能知道其中的所以然!”

    “他娘的,这分明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们累死累活的在这里干活,他们倒好,成日里往那里一坐,喝着茶水搂着娇婢,随口两句就让我们好好干。”

    “估计说完了他还在那里自鸣得意,谁能说出来这样的话?被我抓住了打不死他!”

    急性子的人,直接骂了起来。

    李东阳现在只感觉自己的脸像是火烧一般,哪怕刘健和谢迁看似局外人。

    但他们从前难道就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吗?

    今天来的这些人里面,可不仅仅只有读书人。

    周围的那些官吏,还有在各处府衙挂职的举人也都在场。

    他们是上面政策的执行者,他们自然也就更加的懂得了这里面的道理。

    “上面的官老爷一张嘴,底下的百姓们倒成了里外不是人!”

    “我说每次宣读朝廷的文章之时,百姓们一个个面露苦涩,原来是这么回事。”

    “要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在百姓们面前卖弄文采了,我还以为这些劝农书真能激励百姓们呢!”

    甚至在李东阳他们身边,就有着一群官吏。

    他们谈论着从前在府衙当中做的那些事情。

    一边说着一边骂。

    倒是让李东阳他们几个抬不起头来。

    这些话不就是骂的他们吗?

    李东阳和刘健三人皆是抬头对视了一眼,默然无语起来。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今天这一趟,倒也的确是有所收获。

    虽然这个收获,不太好说出去,显得他们很没有面子。

    倒是在场的年轻人们,一个个经历了耕地的痛苦之后,方才幡然醒悟。

    原来只是一个开头,就已经这么难了。

    王守仁看着他们都已经宣泄的差不多了,这才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非常的沉稳,让这些读书人顿时安静了下来。

    “我们在这里才干了多久?半个时辰差不多了。”

    “然而我却是看见你们叫苦不迭,甚至不少人直接累的一屁股坐在地上,根本不想要干下去了。”

    “可是你看他们!”

    说着,王守仁指着一旁耕作的庄户们。

    “他们有时间休息吗?根本没有!地里的庄稼会等你吗?天气会等你吗?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抢修,遇到了大旱不及时灌溉这一年就白干了!”

    说着,王守仁却是冷笑了一声。

    “许多人平日里总是说着,国朝以农为本,许多读书人都是如此,天天念叨着农业的重要性,可是他们有几个人能自己下地干活的?”

    “你们也都看见了,朝廷发出来的劝农书啊!那是什么,相当于是陛下在对百姓们说,你们要好好干,你们要这样要那样……”

    “你们说最后百姓们都骂到了谁的身上?到底是谁在五谷不分,四体不勤?”

    王守仁这句话,直接吓得李东阳一屁股坐在地上。

    不是,我怎么好好的就成了辱骂陛下的罪魁祸首了?

    给我十个脑袋我也不敢啊!

    不过王守仁这句话说的可不仅仅是李东阳。

    在场的读书人,哪一个从前又不是那等五谷不分的人呢?

    不管是镇国书院的粉丝,还是其他的小黑子,现在都沉默了。

    因为王守仁说的就是事实,王守仁并没有跟他们去辩驳一些大道理。

    王守仁把应该说的道理,就摆在了他们的面前,让他们自己去做。

    “朝廷的劝农书如何,想来也不用我多说了,你们都是读书人,甚至有人都已经中了举人功名,文采说不定比我还好。”

    “可是方才我读了劝农书,那么锦绣的文章,你们是什么样的表情?”

    王守仁看着这些沉默的读书人,“你们不屑一顾,你们懒得搭理,甚至有些人都不忿起来,要打要骂!”

    “从前的你们会这样做吗?说不定你们还会摘抄个几句话,没事念来给自己听听。”

    “为什么你们会有这样的改变?”

    王守仁叹了口气,而后说道:“这是因为你们现在有了同理心!有了同理心,你们就能够知道,其他人的想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其他人会有这样的想法。”

    “那些在庙堂之上夸夸其谈的大臣们,他们不知道,他们甚至都不屑于知道百姓们耕作的时候,在做些什么,在想些什么。”

    “他们只知道,百姓们老老实实的耕作,他们就能够稳稳的高居于庙堂之上,他们就能够接着写那些狗屁不通的文章!”

    “但你们不一样,你们是我大明的未来,你们将来会是这些百姓们的父母官,会是给他们的孩子写出来劝农书的那一代人!”

    王守仁的一句话,让所有人心中大受震撼!

    原来他们是这样的重要,但他们又差点步入前人的循环当中去。

    若是没有今天的耕作,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同理心吗?

    给他们一柄锄头,他们恐怕就会直接扔在地上,不,他们甚至都不会去接过来。

    “为何我大明国朝百五十年来,就是没有过天下大治,没有过圣人所说的那种盛世?原因在哪里你们知道吗?”

    大部分人都摇了摇头。

    哪怕李东阳和刘健三人,此刻也都是抬着头,看着那个年轻人,在众人面前洋洋洒洒数千言。

    “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读书人太聪明了,已经聪明的过头了!他们只想着道理在书中,只有那些圣人的书中才有着真正的道理,才有着能够悟透一切的道理!”

    “所以这些年来,无数的经典注解横空出世,许多人提出来了许多的思想,而且一旦有问题,就在书里面寻找解答。”

    “可是圣人都已经把道理说出来了,道理就在那里,不需要有什么解释,也不需要你们这些人穷首皓经,只要你做了,只要你知行合一,按照圣人的道理做下去,你就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也自然就知道圣人的道理该怎么取用。”

    “若是人人都有同理心,我大明只怕早就已经成为了圣人口中的盛世,可是……”

    王守仁叹了一口气。

    众人都默然不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