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楼,梦中 > 第13章 贾母疼爱比宝玉,宝钗黛玉口角生

第13章 贾母疼爱比宝玉,宝钗黛玉口角生

    话说黛玉自入贾府,深受贾母疼爱,与宝玉更是情投意合,如影随形。那日,宝钗亦来至贾府,她容貌端庄,性情温婉,众人对她亦是喜爱有加。宝玉见了宝钗,虽觉其美,但心中那份对黛玉的偏爱却未曾稍减。

    黛玉心性敏感,见宝玉对宝钗亦有好感,心中不免生出几分醋意。她暗想:“我与宝玉情同手足,他怎可对宝钗也如此亲近?”于是,她便在言语间对宝钗多了几分冷淡。

    宝玉察觉黛玉醋意,心中亦是无奈。他知黛玉心性高洁,不容许半点瑕疵,便更加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她。然而,他虽偏爱黛玉,却也不愿因此伤了宝钗的心。于是,他便在二人之间周旋,试图平衡这份微妙的情感。

    那日,贾母等人欲去宁府赏梅。宝玉本欲与黛玉同去,却因故被秦可卿领至她房中安睡。秦可卿生得美貌,性情温柔,宝玉对她亦是颇有好感。他躺在秦可卿的床上,心中却仍想着黛玉。

    正当他思绪万千之际,忽见一阵香风袭来,眼前便出现了一片奇幻的景象。他只见自己身处一个仙境之中,四周云雾缭绕,仙气缥缈。他心中一惊,暗想:“这是何处?我怎会来到这里?”

    正当他疑惑之际,忽见一位仙姑飘然而至。那仙姑身穿彩衣,头戴金冠,手中拿着一本册子,正是警幻仙姑。她见了宝玉,便笑道:“好个痴儿,你可知此乃太虚幻境?你心中所想,皆可在此找到答案。”

    宝玉闻言,心中一凛,连忙上前行礼。警幻仙姑便翻开册子,指着上面的判词道:“你看这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上面的判词便暗示了书中众多女子的命运。你若能领悟其中真谛,便可看破红尘,得享仙福。”

    宝玉闻言,连忙低头细看。他只见册子上写着各种女子的名字和判词,有的幸福美满,有的却悲惨凄凉。他心中不禁生出无限感慨,暗想:“这世间女子,命运竟如此多舛。我若能助她们一臂之力,该有多好。”

    正当他沉思之际,忽听一阵仙乐响起。他抬头望去,只见一群仙子正在翩翩起舞。那仙乐悠扬动听,仿佛能穿透人心。他心中一动,暗想:“这仙乐为何如此熟悉?仿佛在哪里听过一般。”

    正当他疑惑之际,忽见一位仙子走到他面前,笑道:“好个痴儿,你可知这仙乐便是《红楼梦》曲?它揭示了书中人物的命运走向,你若能领悟其中真谛,便可看破红尘,得享仙福。”

    宝玉闻言,心中大骇。他暗想:“这《红楼梦》曲竟有如此神奇?我若能领悟其中真谛,便可看破红尘?然而,我又怎能舍下黛玉和这尘世间的种种情感呢?”

    他心中矛盾重重,却也无法摆脱这仙境的束缚。他只得随着仙乐和仙子的舞步,在这太虚幻境中游荡。他见了那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红楼梦》曲,心中更是如明镜一般清澈。

    然而,他虽看破了红尘,却仍无法舍下黛玉。他暗想:“我虽知这尘世间的种种苦难,却仍愿与黛玉共度此生。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我也愿与她携手同行。”

    正当他思绪万千之际,忽觉一阵风吹过,眼前便恢复了清明。他只见自己仍躺在秦可卿的床上,四周却已没有了那仙境的踪迹。他心中一惊,暗想:“我方才莫非是在做梦?然而,那梦境却如此真实,仿佛亲身经历过一般。”

    他起身下床,走到窗前。他望着那窗外的梅花,心中却仍想着黛玉。他暗想:“我需得尽快回到黛玉身边,与她共度此生。哪怕前方有再多的艰难险阻,我也愿与她携手同行。”

    于是,他便匆匆辞别秦可卿,回到贾府。他见了黛玉,便紧紧握住她的手,道:“好妹妹,我一直都很挂念你。”

    黛玉闻言,心中一暖。她望着宝玉,眼中闪烁着泪光。她暗想:“宝玉哥哥,我亦一直都很挂念你。只愿我们能共度此生,永不分离。”

    二人相视一笑,心中便有了默契。他们知彼此心意相通,无需多言。只愿能携手共度此生,便已足矣。

    诗云:

    贾母疼爱比宝玉,宝钗黛玉口角生。

    太虚幻境游一遭,红楼梦曲悟真情。

    金陵十二钗判词,揭示命运多舛情。

    宝玉黛玉情深厚,共度此生永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