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繁华之地,有一纨绔子弟名唤薛蟠。此人倚财仗势,整日里胡作非为,全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这一日,薛蟠在街头闲逛,正遇一风流俊俏之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柳湘莲。
柳湘莲生得眉清目秀,气质非凡,一袭白衣胜雪,腰间佩着宝剑,端的是玉树临风。薛蟠见了柳湘莲,心中顿起邪念,上前便言语轻薄起来。
“哟,这是哪家的小哥,生得这般俊俏,不如随了我去,保你吃香的喝辣的。” 薛蟠满脸淫笑,言语不堪入耳。
柳湘莲听了,心中大怒,面上却不动声色,冷冷地说道:“你是何人?竟敢如此轻薄于我。”
薛蟠哪里肯听,越发得寸进尺,伸手就要去拉柳湘莲。柳湘莲怒不可遏,抬手就是一拳,正打在薛蟠的脸上。薛蟠哪里受过这等气,当下就要还手,却哪里是柳湘莲的对手。柳湘莲三拳两脚,便将薛蟠打得鼻青脸肿,趴在地上动弹不得。
周围的人见了,纷纷拍手称快。柳湘莲看着地上的薛蟠,心中暗道:“此人乃是一恶霸,今日若不给他点教训,日后不知还要祸害多少人。” 想到这里,柳湘莲又狠狠地踢了薛蟠一脚,然后转身离去。
薛蟠被打得半晌爬不起来,心中又气又恨,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可是他也知道柳湘莲武艺高强,自己绝非对手,于是便派人四处打听柳湘莲的下落。
柳湘莲打了薛蟠之后,心中也知惹了麻烦。他本是一个侠义之人,不愿连累他人,于是便决定远走他乡。他收拾了行囊,骑上一匹骏马,趁着夜色离开了这座城市。
一路上,柳湘莲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他心中感慨万千,不禁吟诗一首:“仗剑天涯路,孤身万里行。心中存侠义,何惧世间情。”
柳湘莲走后,薛蟠四处寻找他的下落,却始终没有结果。薛蟠心中的恨意越来越深,却又无可奈何。他整日里借酒浇愁,脾气也变得更加暴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柳湘莲已经离开多日。这一日,薛蟠在街头又遇到了一个人,此人长得与柳湘莲有几分相似。薛蟠心中一动,以为是柳湘莲回来了,当下便上前拦住了这个人。
“你可是柳湘莲?” 薛蟠问道。
这个人吓了一跳,连忙说道:“你认错人了,我不是柳湘莲。”
薛蟠哪里肯信,一把抓住这个人的衣领,说道:“你还敢狡辩,你分明就是柳湘莲。”
这个人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说道:“大爷饶命,我真的不是柳湘莲。我叫张三,是一个普通的百姓。”
薛蟠见这个人确实不是柳湘莲,心中失望至极,狠狠地把这个人推倒在地,然后转身离去。
张三从地上爬起来,心中暗暗庆幸自己逃过一劫。他看着薛蟠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感慨道:“这薛蟠真是一个恶霸,以后还是离他远点为好。”
柳湘莲一路奔波,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柳湘莲心中的烦闷也渐渐消散。他在一个小镇上住了下来,每日里以卖艺为生。
这一日,柳湘莲在街头卖艺,吸引了许多人观看。他表演了一套剑法,只见他身姿矫健,剑法凌厉,如行云流水一般,让人赞叹不已。表演结束后,众人纷纷鼓掌喝彩,柳湘莲心中也十分高兴。
就在这时,一个老者走了过来,对柳湘莲说道:“年轻人,你的剑法不错,不知师从何人?”
柳湘莲见老者气度不凡,心中不敢怠慢,连忙说道:“晚辈无师自通,只是胡乱练了几招,让前辈见笑了。”
老者微微一笑,说道:“年轻人,你谦虚了。你的剑法中蕴含着一股侠义之气,可见你是一个正直之人。我看你气质不凡,将来必成大器。”
柳湘莲听了,心中十分感动,连忙说道:“多谢前辈夸奖。晚辈只是一个江湖中人,不敢有什么大的抱负。”
老者摇了摇头,说道:“年轻人,你不要妄自菲薄。江湖之中,侠义之士最为难得。你既有侠义之心,又有一身好武艺,将来必能有所作为。”
柳湘莲听了,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真正的侠义之士,为百姓谋福祉。
时光匆匆,转眼间又过去了数月。柳湘莲在这个小镇上也结识了一些朋友,他们一起行侠仗义,扶危济困,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
而薛蟠那边,却依然没有放弃寻找柳湘莲的下落。他派出了许多人,四处打探消息,却始终没有任何线索。薛蟠心中的恨意越来越深,他发誓一定要找到柳湘莲,报这一箭之仇。
然而,薛蟠的恶行却引起了当地百姓的不满。他们纷纷上书官府,要求严惩薛蟠。官府迫于压力,只好派人将薛蟠抓了起来。薛蟠被关进了大牢,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柳湘莲得知薛蟠被抓的消息后,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了自己当初打薛蟠的情景,心中不禁有些后悔。他觉得自己当时太冲动了,没有考虑后果。如果自己能够冷静一些,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了。
但是,柳湘莲也知道,薛蟠是一个恶霸,他的所作所为天理难容。自己打他也是为了替百姓出气,为了维护正义。想到这里,柳湘莲心中的愧疚感也渐渐消散。
柳湘莲在小镇上继续着他的侠义之举,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许多人都听说了他的事迹,纷纷前来投奔他。柳湘莲带领着这些人,一起为百姓谋福祉,为江湖带来了一丝正义之光。
岁月流转,柳湘莲的故事在江湖中流传开来。人们传颂着他的侠义之举,赞美着他的高尚品德。而薛蟠,则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反面教材,他的恶行被人们唾弃。
诗评:
狂徒薛蟠性乖张,轻薄湘莲惹祸殃。
侠影飘逝天涯路,留得美名在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