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乱世百年 > 第56章 三顾茅庐

第56章 三顾茅庐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四十七岁的刘备终于决定放下皇叔身份,去襄阳城外的卧龙岗,拜访那个只有二十八岁,且没有一官半职的年轻人。

    虽说是“隐居”,但诸葛亮的草庐并不难找。

    刘备亲叩柴扉,小童应声开门。走入院中,只听得书声琅琅。

    刘备问道:“是先生在读书?”

    小童答:“正是。”

    刘备大喜,正准备迈步,只听“吱呀”一声,门分左右,一位少年从屋中走出,手里还拿着书卷。

    少年看到刘备,行礼道:“皇叔可是来寻家兄?家兄已在屋中恭候。”

    言罢,退在一旁。

    刘备略尴尬了一下,认错人了。徐庶介绍过,诸葛家兄弟三人,老大诸葛瑾现在江东孙权帐下效力;老二便是诸葛亮;老三为诸葛均。

    刘备回头对关羽、张飞说道:“你二人在此等候。”

    说完,便走入屋内。

    诸葛亮已经知道刘备要来。他和荆州的士人是有来往的,当然清楚司马徽和徐庶对自己的推荐。

    刘备对诸葛亮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鹅毛扇,青丝头巾,一身长袍。身高约八尺,仪表堂堂,容貌甚伟。

    宾主二人落座,小童献茶后便退了出去。屋中只剩下刘备、诸葛亮二人。

    “久闻诸葛先生大名,今日才有机会见上一面,不容易啊。”

    “皇叔不必客气。玄德公天下英雄,能屈尊来我这小小草庐,亮受宠若惊。有什么话,便直说吧。”

    刘备大为感慨。他对那些绕来绕去,三句话说不到正事的繁文缛节也很反感。既然对方都开口了,那便直说吧。

    “水镜先生和徐元直都对先生赞赏有加,先生也自比管仲、乐毅,却为何在这草庐中隐居,不出来为国家分忧呢?”

    “不知玄德公以为,如何才算是为国分忧?”

    “若为相,则忠于皇帝,让朝廷变得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若为将,则荡平四海,消灭那些七七八八的诸侯,复兴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点头称是,又接着问道:“那谁可以做得到呢?”

    刘备很想说自己。可是就连他自己也觉得心虚。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绕个弯子。

    “许都,皇帝在那里,先生何不去某个职位?”

    诸葛亮回答说:“皇帝现在许都,曹操也在许都。我就算去了那里也难以有所作为。更何况,曹操是复兴汉室的人么?”

    刘备又问:“那江东孙权呢?听说你哥哥诸葛瑾就在那里。”

    诸葛亮笑笑,说道:“孙将军一代人杰,志向远大,身边文臣武将不可胜数。我如果去了,又能怎么样呢?”

    “那……刘表呢?你们,好像还是亲戚。”

    刘备咬了咬牙,还是问了出来。这个问题多少有点不礼貌。说得好像诸葛亮娶黄月英是为了蹭刘表的关系网一样。不过,这是刘备最关心的一点,哪怕冒着得罪对方的风险,他也必须问清楚。

    诸葛亮浅浅地抿了一口茶,笑了笑,没有回答。

    刘备却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有如此便利条件,却没有投身刘表帐下,那只能是因为刘表太菜了,看不上。

    刘备没有再提什么刘彰、马腾那些乱七八糟的人。那些家伙刘备自己都看不上,问出口,自己都觉得掉价。

    想知道的,都知道的差不多了,刘备便没有再多问下去。令他略感诧异的是,诸葛亮也没有什么想问他的,二人居然真的开始喝茶聊天了。

    刘备来到荆州也有些时日了,像这样放松下来的机会着实不多。不知不觉间,已是夕阳西下。

    刘备起身告辞,诸葛亮躬身送客,并没有要挽留的意思。

    院中的关羽、张飞站了一下午。碍着刘备的面子,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

    回去的路上,关羽、张飞问起下午的情况。

    刘备说:“这个年轻人不简单,恐怕水镜先生和徐元直所言非虚。”

    关羽问道:“兄长,何以见得?”

    刘备答道:“诸葛亮祖上做过高官,懂官场;和刘表关系近,有人脉;能作《梁父吟》,有才华;也下过地干过活,懂得百姓疾苦。这样一个人,有这么好的条件,居然隐居不出,志不在小。”

    张飞追问:“那兄长为何不请他出山?”

    刘备回答:“我需要的,是能帮我荡平天下的人。他是不是有这样的才干,还说不好……”

    数月后,北方有消息传来:曹操在邺城建造玄武池,开始训练水军。

    同时,荆州地区的流民也多了起来。有些是从其他地方逃难来的,也有不少是要离开荆州的。

    新野虽小,但却是襄阳北方的一道门户。从北方逃来的难民大多要经过此地。

    刘备感觉有些头疼。流民众多,不仅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压力,而且处理不好,还会引起民心思变。

    关羽提醒道:“兄长何不去问问诸葛先生,一来可以看看他是否真有本事,二来说不定也可以获得一些启发。”

    刘备顿悟:好办法。

    这次刘备去的匆忙,和之前那次不同。之前诸葛亮早有消息,在家恭候;这回,刘备扑了个空。不过,人虽然没见到,却不是一无所获。

    诸葛亮也一直在关注北方曹操的一举一动。自然也很清楚曹操在邺城训练水军的意图,和给荆州带来的压力。

    所以,他给刘备留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曹操造玄武池,意欲图谋荆州。此时,逃难者必然众多。玄德公可将所有过境流民登记在册,愿意留下的,鼓励生产自救;不愿留下的,建议他们去往江夏、桂阳、武陵、零陵各郡县。所需物资,可向大公子刘琦寻求帮助。

    看完信,刘备感觉茅塞顿开,如拨云见日。

    此时,诸葛均又向他呈上诸葛亮手书:曹军势大,新野小县难以持久,将军早做打算。

    刘备拜谢,对诸葛均说道:“令兄大才,备不胜感激。请代为转告,不日定当再次登门请教。

    诸葛均回礼。

    刘备回去后,亲自监督,将流民登记在册。不仅鼓励南下逃难者去往江夏等地,甚至劝说新野本县百姓也一同向南。所需车马物资钱粮等,令关羽去向刘琦索取。

    刘琦不问多少,尽皆交于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