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魂穿大汉之我来开荒 > 第85章 兰州始创者

第85章 兰州始创者

    浑邪王此举,无疑是将命运交于汉军手中。卫青沉思片刻,对张次公道:“将他们的兵器马匹收缴,安排人严加看管,以防有变。”

    张翰道:“须将消息送往长安,按计划行事,我们先带着二王等官员返回陇西,再做下一步计划。”

    计划将浑邪王和休屠王生擒,押送长安。在陇西休整后,汉军分两路前往居延海,合围右贤王。苏建率领余下一万虎贲军出朔方,配合其余三路牵制王庭和左贤王部。

    现在计划有变,浑邪王投降,需要让皇上派兵接应。这和历史上出奇的相似,只不过是换了统兵将领。

    休屠王在汉军的强大军阵中,眼神中透露出绝望,最终选择投降。刘彻将两部十万人马安置在陇西郡、北地郡、云中郡、朔方郡、上郡,让他们接受汉朝文化。

    浑邪王与休屠王的归降,让汉军的士气大振。在陇西郡休整半月之后,卫青便率领大军,继续扫荡河西。绕道居延海向东,与张翰、苏建合围匈奴右贤王。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刘彻调整计划,张翰奉命与苏建监视匈奴右贤王部,为卫青部前后呼应。

    李广、李息与公孙敖率军扫荡阴山匈奴诸部后,与匈奴左贤王相互牵制,使其不能各自增援。

    果不出刘彻预料,伊稚斜放弃阴山,王庭主力向西运动。卫青闻报折返,右贤王欲从祁连山向西,配合王庭大军包围卫青部。

    苏建率领一万虎贲军出朔方,与张翰接应卫青。三路大军在祁连山下歼灭右贤王部主力七万。右贤王败逃,祁连山之役,汉军大获全胜。

    汉军绕道高阙,在朔方休整半月。刘彻在甘泉宫迎接诸将凯旋,只不过甘泉宫还在营建,众将士只能在野外的营帐中欢庆胜利。

    一番欢庆后,诸将统计伤亡人数,五万虎贲军阵亡百余人。这些骑兵都是卫青一手训练出来的,让他着实心痛一阵。

    汉军获胜的消息传遍天下,百姓欢腾,自发上街饮酒庆祝这次胜利。

    这是汉军第一次出征匈奴,战果的汇报如同春风吹拂,让大汉的疆土沐浴在荣耀之中。

    返回长安,开始论功行赏,李广道:“陛下,臣赞成灞侯的提议,应当实行军衔制。”心想:“老子尽管只是个关内侯,但是要堵死你们封侯之路,老子要做最后一个人封侯的将军。”

    李息道:“陛下,臣也是军事学院出身。我朝已是军政分管,爵位已不能激励汉军士气,请陛下悉知。”他说得很明白,军衔才是军功的真正体现。而封侯之举,不过是昔日战功的余晖。

    苏建道:“臣这次的功劳如同捡的一样,不敢参与论功行赏。”他在朔方筑城,被临时任命前往合围右贤王。

    公孙敖道:“臣赞同灞侯的提议。这样会规避一些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缺点。”

    卫青道:“臣认为,军衔与军职相辅相成,将士们的荣誉和责任最为重要。臣遵陛下令。”简单一句,表明了忠心,同时也显示了他对军衔制的支持。

    刘彻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这两年来,汉军的改革成效显著,士气和战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说道:“既如此,尽快讨论出一个章程。至于这次,朕就依你们,不封侯,只犒赏。”

    张翰道:“陛下,臣是提议者,不便参与讨论。臣告退。”他想起了新中国实行军衔制时的纪录片,也想到了陈阿娇之事,让他心中有些感慨。

    李息道:“陛下,臣提议在洮河与黄河的交叉口,建立一座新的军事基地,以作为我汉军控制河西走廊的跳板。”

    张翰心道:“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兰州走来了。这个兰州始创者终于要开始伟大的造城计划了。”

    刘彻听后,微微点头,笑道:“那里是一处河谷,地势平坦。这想法不错,准了。朕看,就叫金城郡。朕还想让诸位将军考虑一下,在休屠王和浑邪王部建一座新城,取名武威郡,以彰显我汉军的军功军威。”

    张翰道:“陛下,我汉军在河西走廊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皆要为其命名。武威,彰显汉军军威。张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卫青道:“在河西走廊西端,有一地,地下有金泉,其水若酒,可命为酒泉郡。”

    刘彻若有所思,点头道:“可,设四郡,分别为:金城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其中金城郡待朔方郡营建完成,便可着手安排。五日后的大朝会,张翰和李息要来参加。”

    众将听令,拜别了刘彻。卫青先是看望了卫子夫,便抓紧回去练兵了。刘彻又抽调三万兵马归卫青训练,虎贲军在上林苑接受思想教育后,会被带往朔方操练。

    张翰回到住处,陈阿娇已在等待,见他回来,立刻起身。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陈阿娇这次为其烧水搓澡,并没有让侍女侍奉,俨然接受了张翰的提议。

    只是接下来的话,让张翰有些意外,她轻声说道:“夫君,太皇太后一天不如一天了,想要看我们的婚礼。”

    张翰呵呵道:“阿娇啊,我朝提倡节俭,大摆宴席会浪费许多资源。再说,匈奴还没有被灭,我怎么成家啊?”

    陈阿娇脸色一沉,嗔道:“你去和太皇太后说吧,哼。”语毕,甩手回了卧室。

    张翰无奈地摇了摇头,提高声音道:“我要把伊稚斜送给你做礼物,等他被押回长安的那天,就是我们完婚的日子。”

    陈阿娇声音传来:“匈奴匈奴,整天就知道匈奴,我等了两个多月,你就没点别的?”

    张翰心中一荡,满脸笑容,穿了底裤就跑进了卧室,看着陈阿娇那俏脸含霜的样子,轻声安慰道:“阿娇,我答应你,等匈奴的事情一了,我们就举行一个简单的婚礼,好么?”

    陈阿娇闻言,脸上的霜意渐渐融化,张翰轻轻点头,嘴角泛起一丝笑意,掀开她的被子,只见一个少女正蜷缩在被中,忙退了出去,叫道:“你干什么?”

    陈阿娇道:“她是我上次给你说的那个女子,这也是太皇太后的意思。”

    张翰本来兴致高昂,现在好似被泼了一盆冷水,叫道:“不行,好好的日子不过,干嘛老是想这些事情?”

    陈阿娇愤愤来到跟前,说道:“你去仔细看看她那容貌和身段,还行吗?”

    张翰瞪大眼睛,说道:“我不同意,都快一年了,你还是没变,简直不可理喻。”说着就穿上衣服,准备离去。

    哪知陈阿娇眼见张翰生气,心中焦急,急忙拉住他的手,嗲声道:“夫君,就这一个,你就笑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