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儒道入圣,谁说我是纨绔世子? > 第418章 锦绣文章,文钟四响

第418章 锦绣文章,文钟四响

    “克明俊德。

    柔远能迩,惇德允元。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凡四方小大邦丧,罔非有辞于罚。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若能断狱平均者,必寿长久大命。大命由己而来,是自为大命。享训当也,是此人能配当天命,在于天之下。

    …

    罔不明德慎罚。

    殄戮多罪,亦克用劝,开释无辜,亦克用劝。

    …

    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沈辰安一挥而就。

    笔落,金光耀耀,文气光柱直通霄汉。

    天地文钟显现云端,云彩皆被金光渲染。

    “嗡。”

    天地文钟嗡鸣之声悠远。

    而后又是接连三声响彻。

    一响出县,二响达府,三响鸣州,四响镇国。

    沈辰安笔下为一篇镇国之文。

    同屋考生皆是瞠目。

    沈辰安之文才,他们羡慕不来。

    心中除崇拜之外,便是苦涩。

    与沈辰安生于同一时代,是他们的荣幸,也是他们的悲哀。

    烈日之光下,荧光注定黯淡。

    楚弃疾脸上带着发自肺腑的笑意,他是真心为安哥开心,也是为景国高兴。

    策论题名“治国之道”。

    安哥文成,引动天地文钟四响,便说明安哥之文,足有镇一国之才。

    其上,必显经天纬地才学。

    以此文治国,则景国必兴矣。

    沈辰安所作之文,为前世四书五经之中《尚书》节选。

    皆为治国良策。

    仅仅只是书写有关治国片段,便可引动天地文钟四响。

    足以说明《尚书》之恢宏。

    沈辰安节选之文,大抵为三个观点。

    一曰德治。

    二曰明德慎罚。

    三曰民本。

    如此三则,必可使国长治久安。

    考场之中的监考先生,见此情形,表情与在场考生并无不同。

    同时他也不禁心中感叹。

    明德书院无愧是七国第一书院。

    同一考场之中,竟有两位考生引动天地文钟显现。

    明德书院文道,不知要占去天下文道几成气运。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明德之名,终将传扬青史。

    ……

    正在考场之外等候的梧桐、朱冬二人,脸上皆是有了笑意。

    他们已然猜到,是自家世子,引动天地文钟四响。

    ……

    京都怡红楼中,进入贤者时刻的姜猛,遥遥望向冲天金光。

    “定是安哥。”

    他口中喃喃说道。

    ……

    镇国公府,镇国公沈烈站立院中,望着通天光柱,良久不言。

    他眸中却是神光流转。

    ……

    宫城之中,神宗黄太极,大皇子黄皓甲,悬剑司主司海元,观天监监正墨离,齐望明德书院方向。

    “安儿作出如何锦绣文章,孤还真是有些期待。”

    今年科举题目,便是由他亲自敲定。

    也是因此,神宗才执意要沈辰安参加科举。

    他想知道,安儿于治国有何良策。

    ……

    明德书院,儒道半圣孟庄小院之中。

    师徒四人,看着云端之上的天地文钟,心中没有任何怀疑。

    那一定是沈辰安的手笔。

    ……

    同时在考的景国学子儒生,心绪皆是复杂。

    同为考生,有人文成惊天地,有人却是绞尽脑汁无所得。

    这便是为人之参差吧。

    ……

    天地文钟渐渐消弥天际。

    冲天而起的文气光柱,亦缓缓散去。

    考场之中,又恢复了平静。

    距离交卷时间,也仅剩一刻钟。

    考场之中的学子们,大多数已然落笔。

    唯有极少数仍在奋笔疾书。

    一刻钟后,书院之中有教习喊声时辰。

    考场之中的学子们,无论是否答完卷,皆不可再动笔。

    学子们将答卷,放在书案之上右上角,等待监考先生收取。

    监考先生将场中学子试卷尽数收起之后,取出一只大木夹,封合考生信息。

    大木夹类似一只方形盒子,其中有特制机关,只能开合一次。

    且其中有特制封贴,若是批阅中途有损,则必严查追究。

    科举为一国之本。

    少有人敢打科举主意。

    毕竟若是一旦查出有徇私舞弊之行为,轻则流放三千里,重则灭九族。

    监考先生将试卷尽数收拢归纳,扣合大木夹,立于诸生之前。

    片刻钟后,院中有教习再喊一声。

    考场之中先生学子,互行一礼。

    监考先生便夹卷而去。

    诸考生也尽出考场。

    沈辰安与楚弃疾一同走出考场,梧桐和朱冬赶忙上前相迎。

    梧桐张口询问,果然天地文钟四响为自家世子引动,自是喜不胜收。

    姜猛也掐着时辰而来。

    五人边聊边一同向外走去。

    ……

    科举考毕至放榜之日,有十日时间。

    这十日,书院也不再授课业。

    这段时间,多数学子皆是潇洒恣意。

    寒窗苦读多年,这也算得上是个难得假期。

    心中也并无多少心理负担。

    毕竟乾坤未定,谁人都是黑马。

    可若是一旦放榜,可就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了。

    沈辰安、姜猛、楚弃疾三人的生活,却是同以往并无不同。

    沈辰安仍旧是在他的小院之中苦读。

    上次游历归来,心境有所变化,对于圣贤道理的领悟也愈发深刻。

    所以,他比以往更加用功。

    他迫切的想要变强。

    楚弃疾也差不多如此,也是多在家中苦读。

    姜猛的生活,也勉强算是与以往并不不同吧。

    总之就是夜夜日日。

    他向他老爹说了自己想法,想要同镇国公去边疆历练几年。

    兵部侍郎姜尚武,听完自家儿子想法,差点老泪纵横,直感叹祖坟冒青烟。

    一个纨绔子弟,能主动争取去边疆历练,便足以说明其心性巨变。

    这几日姜猛几乎住在了怡红楼。

    现在还能找勾栏里的姑娘爽一爽,去了边疆之后,可只能靠自己了。

    考完之后的几日时间,各地书院及官府,合力批阅考生试卷。

    取出其中最优者,快马重兵送往宫城之中。

    今日散朝之后,神宗及诸位朝臣并未离去。

    在金殿之中,宦官们整整齐齐摆下百张优等卷,需由神宗点出其中名次。

    在此之前,朝中大臣,景国各大书院院长,已然点出百名秀才。

    金殿之中这百张优等卷,为此届科举最优者。

    需由神宗钦点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名次。

    神宗走下金阶,在百张试卷之前一一走过。

    过目一遍,心中已然有了次序。

    他看到其中一张,面露欣喜之色。

    一旁大太监刘洪,察言观色,赶紧将那张试卷,捧于陛下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