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女孩的发育是要比男孩提前两年的,不知不觉,班级里李牧已经不是最高的人了,而超过他的人,此刻就坐在李牧的前面,那个穿着淡黄色连衣裙,扎着双马尾的女孩。
李牧杵着脑袋,怎么也想不通,这个叫李孟襄的女孩怎么就比他高了呢,明明上学期她还是坐在教室中排的人呀,若不是他拼命反抗,表示不想和女生坐在一起,大概现在他们就是同桌了吧。殊不知,以他在女生中的名声,大概李孟襄也不愿意和他同桌吧。
一年级时,村委会所有小学合并,建立村完小,李孟襄是那个时候从另外一所学校合并过来的,在李牧已有的记忆里显示她会唱歌跳舞,学习不错,人也漂亮可爱,是班级里的文艺委员和语文课代表,在班级里很多同学都喜欢她。当然,李牧对这些自是不感冒的,作为一个从小在农田山村长大的孩子,李牧眼里只有那些能捞鱼摸虾,爬树下河的人才是最为厉害的,才有资格做他的朋友,也只有在这些方面厉害的人,李牧才喜欢。
从上学开始,李牧一直是班级里最高的孩子,对于有人超过他,而且还是一个女孩子超过他这件事,他心里自是不服气的。
李牧越想越觉得心里生气,怎么能有人比他高呢,心里想着下课得亲自比一比。
正在这时,早上第三节课下课铃响了。
“李孟襄,我们比一比,到底谁更高。你绝对没我高的,老师刚才一定看错了。”一下课,李牧就从座位上蹿起来,信誓旦旦地对李孟襄说出自己礼的要求。
“我不想和你比,我要去上厕所了,王芸我们走,不用理他。”李孟襄自是不想理李牧的,拉着同桌王芸就要出教室,在她眼里比身高是件特别幼稚的事情。
“不行,不比我就不让出去”见李孟襄拒绝,李牧立即堵住教室门口,想借此为要挟。
“让开!”
“不让!”
“让开!”
“不让!”
“行,那就比一比。”李孟襄受不了李牧的耍赖,只好答应李牧。
对于这样的事情,大家总是喜欢看热闹的,同学们围在一起,互相争论着,好似指点江山。这时候,男女同学出乎意料地一致各自支持李牧和李孟襄,像这种事关各自荣耀的事,立场还是很坚定的。
“看吧,我就是要比你高吧,你158,我162。”李孟襄抬起稍高一些的头颅,对李牧说道。
这一刻她骄傲得像一只白天鹅,毕竟她代表女生阵营战胜了李牧。在事实面前,李牧确实无话可说,毕竟还有这么多同学看着,他也没有狡辩的机会。
“李牧,你真丢男生的脸。”有男同学们起哄道。
其实他们自是没资格起哄的,毕竟李牧自己输了,他们不也是输了?
小孩习性,不记事的,同学们很快忘记了,刚才的一场闹剧,但这种随口起哄,不带太多恶意的调侃在此时的李牧听来,实在是刺耳的很,让他无地自容。李牧只能在心中默默记着,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超过李孟襄,找回面子。
……
下午,同学们都很高兴,因为下午就是发新书的时候了。
在李牧的记忆里,每学期发的课本是他每一年最喜欢的书了,因为这是他那时为数不多的带彩色印刷的书籍,至于其他的,仅有的一两本练习册永远是那黑白配色。
李牧很喜欢书里的彩色插图,当然,这些插图在李牧手里总免不了会被‘修修改改’,不过以李牧的画画水平,改得总是惨不忍睹,但在李牧眼里完全就是大师之作了,免不了洋洋得意,到处炫耀。
“我这书怎么有几页是皱的呀,这好难看的。”李孟襄不小心拿到一本‘问题书籍’,看着里面折起来的书页不知所措。
“可以去找老师,看看有没有多余的课本”李牧见状随口说道。
李孟襄听到李牧的话,随即就拿着课本去找老师了,不过不久就回来了,看着不太高兴。
“咋了,没有换成吗?”王芸问道
“老师说,多出来的一本已经换走了,那本书缺页,我这个只是皱了几页,还能用,就不换了。”
李孟襄看起来有点难过,李牧见状准备补刀,可话到嘴边就变了。
“皱了几页怎么了,不还挺好的,你不喜欢,我和你换好了,我的这本还没写名字,给你。”李牧大度的说道,顺手就将自己的书递给李孟襄。
“可我这本已经写上名字了呀!还可以换吗?”李孟襄大概是‘认命’了,毕竟已经在课本上写上了名字。
“换,写上名字有什么,我再写上我的不就行了”
李牧接过课本,本想把李孟襄的名字划掉,写上自己的姓名,可看到那端端正正的三个字,却下不去手。实在是那三个字写的很好看,字如其人,相比于自己那鸡爪子印实在好看得多。鬼使神差地,他把笔往旁边一挪,写下李牧二字,然后“李孟襄”三个字也就这样留在了李牧的课本上。
发新书的喜悦总是暂时的,后面会有很多时间去探索书里的世界,直到厌倦。
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班主任要求检查各科作业了,班里同学们哀嚎一片。
对于农村这些贪玩的孩子,在假期里父母也很少去管,也管不了。山里孩子的家长基本是没文化的,辅导孩子作业基本上不可能,最多也就监督一下作业进度,至于对错就完全不知道了,所以,很多班级里同学没完成作业。
每当这时,李牧便成为孩子们争抢的对象,因为他的作业都是早早完成,从来没有缺过。
李牧父母是小学文凭,但说是小学文凭,其实也只有父亲小学上到三年级就辍学了,而母亲其实也只是扫盲时上过夜校,摘取了文盲的帽子。父亲懂几个字,而母亲也只是会勉强写自己的姓名罢了。
李牧父母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他们对李牧抱有非常大的希望,在李牧哥哥教育失败,没上高中后,他们对李牧就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成为家里唯一的希望。父母希望李牧能走出大山,成为知识分子。在这一点上,李牧没有让父母失望,在父母严格要求和物质奖励的双重策略下,李牧回到家第一时间就是完成作业,加上李牧也有一些小聪明,成绩一直都还不错。
现在李牧遇到一个问题,在李牧打算仗义地借作业给同学们‘借鉴’时,他发现自己语文日记本没有带,这是语文作业之一。回家的山路崎岖,来回需要一个小时,而且马上放学了,李牧想着自己回家那是赶不回来的了。
“那个,李孟襄,我的语文日记本忘带了,我明天再给你可以吗?”李牧不好意思的说道,在他看来麻烦女孩子的事情,总是羞涩难以说出口。
“你不会没有做吧,还骗我没带,晚上再回去偷偷补上?”李孟襄自是用最大的怀疑来揣度李牧了,毕竟班里像他这样一个晚上创造一个奇迹的同学可有不少。
“那怎么可能,我,我作业可是很早就完成了,只是忘带了而已。”李牧可不愿意背这种黑锅,连忙为自己辩解。
“扑哧!”李孟襄破颜一笑,“没事,你以前那么多次作业都没有缺过,这次我就相信是你没带了,明天可要交上来,如果你没做的话,今晚也是最后的期限了哦!”
“你,你相信我做了?只是忘带了?而且,你记得我一直有按时交作业?”李牧不确信地问道。
“当然,毕竟像你这样配合我工作的人可不多”李孟襄认真说道。
“谢谢你,我明天一定交上来”李牧心里非常感激。
“你还会说谢谢,这很少见哦!”李孟襄有点不可思议,在她记忆里,李牧可是一个从不会说谢谢的人。
“当然,我当然会说谢谢了。”
李牧心想,自己在她眼里是一个没有礼貌的人吗?
“那以后可要多说,那样才有礼貌,别人更愿意帮助你”李孟襄说道。
“哦,好的,好的。”李牧连忙点头,心里将这件事记在心里,“以后要有礼貌,多说谢谢,这样会有更多人愿意帮助我。”
李牧第二天按时将语文日记本交上了,给了孟襄添了麻烦,于是只好又说了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