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七安现在控制的区域最西面到了莎车,也就是后世的喀什地区,往北到北海位置也就是后世的贝加尔湖,往东到釜山港,往南到大琉球位置。
入冬以后,除了大琉球那边还在开垦新的土地之外,其余的控制区都进入猫冬时间。
这一年余七安完成了海军扩军到两万的目标,陆军也扩充了八万人,地盘扩大了一倍有余,不过大部分地盘还都是寒冷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
余七安明年的目标是西面拿下天山以北,占据整个阿尔泰山地区,往西一直到巴尔喀什湖地区。为下一步进军咸海做准备。
往北沿着叶尼塞河一直到达北冰洋,把中西伯利亚高河东西伯利亚先占了再说。
明年是余七安跟沙俄完全接触的一年,不管是西面的吧饿哈斯湖地区还是北面的叶尼塞河地区,现在都已经是沙俄的地盘,余七安想抢,那只有跟对方干一架了。
不过余七安完全不怕,沙俄这个时候还没有到彼得大帝改革时期,国家实力并不强,自己欧洲的烂摊子都收拾不过来,更不要说跟余七安争夺中西伯利亚了。
再说了,南面的地区余七安打的只是沙俄的势力范围,并不是他的实际控制区,所以不用担心沙俄急眼,至于北面那都是建奴打的,跟他余七安有啥关系。
当然了,就算沙俄急眼了余七安也无所谓,大不了自己亲自去一趟,到时候空间门一开,后勤再也不是问题,搞十万人打一场大战役都行,而沙俄,想要搞到这个位置一万人都难,总体来说,优势在余七安。
不过余七安计划西线最多在增加两万人的骑兵,北线再给增加两万人的骑兵,至于广袤的中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余七安都不打算派正规军过去了,到时候派一些屯垦的军团过去,占据一些关键位置,水草丰美或者矿产之地。
至于其它地方,余七安打算交给民间探险队去探索了,矿产谁发现就能拿一半,土地谁开垦就归谁。
明年这条战线余七安打算放置十四万兵力,其中十万骑兵加上四万步兵,也就是今年过去的十万兵加上明年增援的四万骑兵,明年就这么多兵,地盘虽然扩大倍,兵力却不会多倍。
因为这个方向注定沙俄明年没有能力大规模投入,估计战斗的最高形态也不过几百几千沙俄兵而已,余七安就算一下子砸下去二三十万也没有啥意义,没有敌人,那就是空耗兵力。
包括增加的四万兵其实主要还是为了看住建奴,这群狼崽子要是稍微不注意搞不好还会反噬自己一口。
接着就是大同方向了,这里明年没有啥计划,主要就是占据长城以外所有的地方,包括几字湾内的鄂尔多斯高原和毛乌素沙漠地区。
大明可以不管这些地方任由它们沙漠化,余七安可不行,毕竟大明没有以后了,余七安可是有以后的,趁着现在还有的救的时候先占了,种点树,从后世搞点治沙经验过来,把这里再次变为绿洲。
这个方向余七安打算放置四万兵力,一万在毛乌素沙漠地区防备陕甘地区的边军,一万在河套守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万在归化防备内蒙地区不要出现骚乱,一万在大同防备大明这边别搞幺蛾子。
然后就是呼伦贝尔和通辽这边也要各自放置一个旅两万人,这边的土默特部喀尔喀部刚刚归附,没有武力的震慑怕他们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辽东地区,向北至少要放两万,地方太大了,两万人撒出去都不见什么效果,毕竟那边赶走了建州女真还有海西女真,更北面还有更多的野人,不驻扎点军队,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是谁的。
辽西走廊这边山海关放一万,宁远城有余七安的禁卫师两万,锦州和广宁一万,辽东四城一万,海州辽阳沈阳要放一万。
东线的海参崴库页岛这边要放一万,皮岛那边到鸭绿江那边要放一万,朝鲜那边汉城加上釜山要驻军一万。
山东地区要放四万,其中莱州和胶州要各一万,登州威海卫一万,其余各处合计一万。
大琉球和澎湖要放一万人。
这么算下来,各地驻军合计就要三十二万了。
要知道,余七安总共也就十八个旅的正规军加上八个旅的新编火枪旅,合计二十六万,骑兵倒是有八万,四万大明骑兵加上四万蒙古骑兵,明年打算再扩充四万,依旧是两万大明骑兵和两万的异族骑兵。
陆军兵力合计三十八万,这么算下来,其中三十二万是驻扎各地不能动的,剩下的六万机动兵力应对突发情况的。
明年余七安还打算拿下夏威夷群岛的,那边要放置一万人吧,为后年的时候开通新大陆航线做做准备,毕竟西班牙在北美已经跑到旧金山圈地了,如果不想跟西班牙冲突,余七安需要从更北的地方开始占领。
如果跟西班牙冲突,那就可以从旧金山登陆,夏威夷群岛都是不错的中转站,这个时候这里还没有被欧州人所谓的发现,余七安去了只需要解决当地人就行了。
往南的话,余七安希望明年能够在结束跟尼德兰的战争之前拿下香料群岛的全部或者一部分。
南洋应该是大明的内海,这里的国家都是大明的藩属国,欧洲人这种行为,余七安都有合适的宣战理由,为了不四处树敌,先搞定尼德兰,然后再搞西班牙,分步骤的实施才行。
如果有机会,余七安还打算搞一下倭国,毕竟这些倭国人实在太过分了,他们竟然把国家建在了余七安的金矿上,这种行为必须严惩!
算上西北和毛熊的战争,往东对夏威夷,往南对尼德兰还有对身边的倭国三场战争,余七安相当于同时开启四场国战,五条战线,余七安感觉明年会很忙。
为什么是五条战线呢?因为跟沙俄的战争是两条战线,北线和中亚一线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