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 第310章 海外之争论(二)

第310章 海外之争论(二)

    毕竟有了前车之鉴后,后来者是有了历史依据可循的,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彻底的将李唐的皇家亲情彻底的葬送。

    而朱棣的靖难功成,则是给了大明其他藩王,树立了一个有利的榜样,远得不说,便说正德时期,宁王之乱,便是有力的佐证。

    这些藩王,表面上臣服于皇帝,可内心里的小九九,谁又能真正得知,便是这些藩王不停的兼并地方土地,在隆庆帝这个皇帝看来,就是有谋反的嫌疑。

    你不谋反,为何不断地兼并田地,还不是在积蓄实力,等待时机,好再来一次‘靖难’,喊一次‘清君侧’!

    虽然看这些个藩王不爽,但隆庆帝也知道,大明不能彻底的削藩,不是说朝臣会反对,而是为了长久计,不能这般的做。

    朝臣们那是巴不得隆庆帝直接一道谕旨下去,将全大明的皇明宗室,给全部削为庶民,那样,骑在他们头上的大山便要倒一座了。

    可隆庆帝真敢这么做,那那些个勋贵,就得起别样的心思了,毕竟藩王宗室,乃是你朱家自己人,你隆庆帝对待自己人都能下得去这么狠的手。

    那我们这些跟随太祖成祖打天下的勋贵们,还不知将来,你老朱家会如何的对待我们。

    只要这些藩王们还存在一天,这些勋贵们,便是目前全大明最坚定的保皇派,皆因为只要大明还存在一天,他们勋贵的地位就无人可撼动分毫。

    除非那些个勋贵自己作死,那另当别论不说。

    流水的大臣,铁打的勋贵,可不是说说的,大臣们虽目前来说,还能压制住他们这些勋贵,可在大明初期,这些勋贵们的家祖,那个不是在朝堂上跺跺脚都能让人一震的主。

    现在隆庆帝登基后,兵事频生,这些勋贵可算是看到了,他们再次发光的时机将要到来了,大臣们自然也是极力的争夺话语权。

    在朱翊釴看来,赵贞吉提出的流官管辖海外,与高拱提出的藩王总督两制,其实就是文臣与勋贵间的权力争夺而已。

    文臣们要的是你勋贵将地方打下来后,直接脱手,将管辖权直接过渡给他们文臣来治理,以后这一切,与你们勋贵无关。

    而高拱则是认为,将藩王移封出去,在派遣得力总督协助治理地方,是双保险的,在高拱看来,仅靠文臣去治理,才是最不稳妥的。

    这些文臣,本事不大,但圈钱的手段却是十足,将这些海外之地交给他们,打下来啥样,可能等个几任官员任期过后,这些海外之地,还依旧是那个鸟样。

    但藩王则不同,毕竟这些海外之地,以后就是他的封国,自然是要好生发展,才能让他以后声色犬马的花销。

    而派遣总督过去,即是监督藩王不让其生出非分之想,又能监管地方税赋收取,不使藩王瞒报,而让朝廷税赋受损,两全其美之策。

    朱翊釴自然是认同高拱的政策的,他跟隆庆帝不同,他只要将火铳等制造牢牢的掌握在手中,这些分封海外的藩王,就算是造反,也翻不起任何的浪花来,威胁到朝廷。

    顶天就是南洋藩国造反,朱翊釴就不信,等到他的铁甲舰出来后,这些藩王,还敢在巨炮之下,造大明皇帝的反。

    全都是海岛,十几艘战舰一寸寸的犁过去,明军再一登岸清扫,你就是有再逆天的谋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也得给我卧着。

    便是诸葛再世,面对栓动火铳,重连发铳,大口径火炮,强而有力的战舰,也得乖乖的说一声:吾皇万岁,大明万胜!

    朱翊釴有未来的眼光,他内心的发展大计,以后大明是什么样,只有他知道,隆庆帝会担忧,是人之常情,毕竟隆庆帝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父皇,儿臣以为,高先生与陈师傅之言论,最是合适不过,”朱翊釴开口道,望向在场众人,“诸位阁老,且听孤一言。”

    “昔日,我太祖皇帝,设九塞王,为的是防范蒙元余孽死灰复燃,成祖皇帝收归各藩王之兵权,不得已数次御驾北伐!”

    “今我大明元气渐复,河套之地已光复,蒙元鞑靼已无有威胁我大明之能力,便是小寇小掠,也不过是些芥蒂,不足为虑。”

    朱翊釴在上边说着,底下的六个阁臣皆静静的听着,面上表情都很平静。

    “陆上不足为虑,然海上,却是要重新防范起来,各位需知,我大明海岸极长,若各处设海防,则耗费之需甚多,吃力不讨好。”

    “不如直接扩张出去,将海防设置到那些海岛之上,便如同长城烽火台般,先行拦截那些对我大明心怀不轨的红毛番鬼。”

    “倭国是一定要除国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便是没有嘉靖时倭寇之乱,也定要将其拿下。”

    “皆因孤深知,攻于敌国,伤在彼国,而我大明便可太平,攻在大明,伤我百姓,则我大明便不得安宁!”

    “红毛番鬼,掠夺成性,最是蛮夷,若比肩倭人,则红毛番与之类同,皆是残暴成性,强盗寇,弱卑俯,一旦我大明有一丝虚弱,这些倭人与红毛番,必定趁虚而入,祸害我大明百姓。”

    “故而,需将南洋之地,彻底的掌握在我大明手中,往来之远,若派遣流官,恐难以掌握大局,作出决断,故而,儿臣认为,还是需将各藩王移封海外才稳妥!”

    隆庆帝深深的叹了口气,唉声道,“太子既然这般说,那便让礼部商议着,该让何藩移封前往倭国吧!”

    隆庆帝知道自己这个太子的性格,那是一旦下定决心,就一定不择手段的要达成的主,他现在还在位,虽可以直接反对,但等到太子登基,朱翊釴还是会翻旧账。

    与其以后朱翊釴登基为皇帝后,再去翻旧账,多费些功夫,隆庆帝不如直接应下来,全力的支持朱翊釴。

    在隆庆帝看来,朱翊釴的一些想法,全都在施行后,一一照应了,大明如今在他的提议下,蒸蒸日上,隆庆帝自然看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