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奇幻人生之大明第二帝国 > 第50章 道歉

第50章 道歉

    今天早晨,陈老爹要去河里打水做饭,不巧的是陈老爹突然肚子疼,他便急匆匆的去厕所方便去了。陈老爹离开后,狗子过去提起小水桶便顺着河岸上挖出来的台阶下去打水。

    昨天刚刚下过一场雨,地面比较湿滑,狗子一个不小心就滑倒了,然后他一路滚到了河里。此时在河边打水的人有好几个,他们都看到了滚到河里的狗子,于是大家纷纷叫喊着救人。然而,留守的都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让他们下水去救人,别说救人了,弄不好连他们自己也得搭上。

    老人们在河岸上跟着在河水里浮沉挣扎的狗子一路向前跑,一边跑还一边喊着救命。恰好,这个时候一名牛家庄的汉子路过,听到老人们的喊声跑过去看发生什么事情了。在知道有人落水后,那个牛家庄的汉子二话不说就跳进了河里。

    狗子被救上来了,然而救上来的狗子已经失去了呼吸。

    讲述完狗子出事的全过程后,陈老爹朝张老三跪下,求他原谅自己。张老三人不傻,他知道这事不怪陈老爹,于是他放下狗子,把陈老爹拉起来,说这事不怪陈老爹,要怪就怪这贼老天,不给穷人一个活路。

    这时,负责这处工地的王夫子拍了拍张老三的肩膀说道:“老三呐,节哀吧,依我看,还是先让孩子入土为安吧。”

    说完,王夫子朝王老四等几个张老三的同村人说道:“老夫给你们几个放一天假,你们去帮着张老三把孩子安葬了吧。”

    “谢谢王夫子,张老三一定会牢记夫子的大恩。”张老三拱手谢过王夫子,然后弯腰抱起狗子的尸体,大步离开了工地。

    本来这件事情到此也就结束了,在这个时代,死个把人真的不叫事。而且,自从难民们开始工作以后,已经有三个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而夭折了。

    刘学得知这件事情已经是三天后了,当时他正在训练招募到的两百镖师。当他知道有个叫狗子的孩子因为没人照顾而掉进河里淹死后,他惊呆了。刘学是个现代人,他没办法做到对生命的漠视,尤其是那个叫狗子的孩子的死跟自己多少还是有些关系的。如果自己没有招工,如果狗子的父亲没有去修路,那狗子是不是就不会死了。

    想着想着,刘学就自责了起来,他觉得狗子的死跟他有着脱不开的关系。而当刘学得知自从难民被自己招工后,到今天已经有三个孩子意外身亡后,这种自责开始无时无刻的折磨着他。

    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行,要不然他的良心会一辈子不安的。

    第二天一早,刘学让王承恩套上马车,然后他带着一百护卫去了京南的修路工地。

    来到工地上,刘学没有下车,而是让王承恩去把负责这个工地的王夫子找来。

    很快,王夫子就跟着王承恩来了。刘学从马车里下来,王承恩跟王夫子说道:“老人家,这位就是我家信王殿下。”

    “草民叩见殿下。”王夫子一听王承恩说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信王殿下,他立刻屈膝跪下了。刘学见此情景赶紧上前两步扶住了正要跪下去的王夫子,说道:“老人家,无需多礼。”

    王夫子执意要跪,但他毕竟老了,力气不如刘学的大,所以他没能如愿。

    “王夫子,今日本王找你是有个事请你帮忙。”刘学说道:“烦请老人家把张老三叫过来,本王要见他。”

    “是,殿下,草民这就去叫张老三。”王夫子躬身施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开。

    时间不长,王夫子带着一个约莫三十岁许的汉子走了过来。

    到了近前,王夫子跟张老三介绍刘学道:“老三,这位就是信王殿下。”

    张老三一听王夫子说的话,惊的立刻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磕头,“小人见过信王殿下。”

    “你起来吧。”刘学上前把张老三搀扶起来,然后让他笔直的站好。接着,刘学说道:“今天本王是特意来向你道歉的。”说着,刘学深深的给张老三鞠了个躬,“对不起。”

    刘学的举动把张老三吓到了,也把王夫子惊到了。在这个君权神授的时代,一个王爷的身份是何等的尊贵?那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而张老三呢?往上倒八辈都是农民,都是泥腿子,更何况他现在是更加低贱的难民。

    然而现在,就在眼前,一个尊贵的王爷竟然给一个贱民鞠躬道歉,这不是天方夜谭是什么?

    “殿下,不可,殿下折煞小人了。”见刘学竟然给自己鞠躬,张老三腿一软又跪在了地上。

    刘学保持着弯腰的姿势,说道:“把他扶起来。”两名王府护卫闻声过去把张老三从地上硬扶了起来。

    “张老三,本王听说了狗子的事情,是本王对不起你。当初如果不是本王把你招进修路队,你就不会离开狗子的身边,你不离开狗子的身边,狗子也就不会死了。所以,狗子虽然不是本王杀的,但他的死和本王有很大的关系,今天来本王就是请求你的原谅的。”

    被两名护卫硬拉起来后,张老三依然站不稳,他何曾见过如此场面?他的两条腿早就跟面条一样软了,他根本就站不住,全靠两名护卫架着他才没瘫在地上。

    “殿下,小人,小人……”张老三被吓的已经不会说话了。

    就在场面僵持不下的时候,王夫子说话了,“殿下此来真的就是来向张老三道歉?”

    “当然。”刘学说道:“不只是张老三,另外两个死去的孩子家里本王也会去,也会向他们道歉,请求他们的原谅。”

    王夫子捋了捋颌下胡须说道:“殿下可是认为那三个孩子的死是殿下导致?”

    刘学说道:“虽不是本王直接杀死的他们,可是他们毕竟是因本王而死,如果不能得到他们父母的原谅,本王这辈子都会良心不安的。”

    说完,刘学又朝张老三说道:“本王不会用身份压你,即便你不肯原谅本王,本王也能理解你。如果换做本王是你,本王也不会原谅自己的。”

    “殿下,其实殿下错了。”王夫子说道。

    “错了?对,本王是错了,错在本王思虑不周,做事顾前不顾后,错在……”刘学也知道自己错了,错在考虑的不周全上,说到底,还是年轻经验不足啊。

    “不。”王夫子摇摇头说道:“殿下错在不该把孩子们的死揽到自己身上。”

    “殿下有没有想过,如果殿下不在难民中招工,难民们会是个什么下场?”王夫子问刘学。

    “什么下场?”刘学想了想,没有说话。说实话他还真不知道这些难民如果没有自己的赈济会怎么样?都饿死?不可能吧?如果是在别的地方也许会饿死,可这是在北京城,大明的首都,自己那个便宜哥哥应该不会这么做吧?

    王夫子见刘学沉思没有说话,于是说道:“殿下也不知道这些难民会怎么样,就让老夫告诉殿下吧。”停顿了一下,王夫子继续说道:“如果没有殿下的招工,虽不至于所有的难民都会饿死,但在冬天到来之前,饿死两三千人是很正常的。等冬天到来,如果朝廷再不发放赈济,九千多难民能活下来两千人都是多的。”

    王夫子说完双眼盯着刘学,就在刚刚他说话的时候,刘学慢慢的直起了腰,开始思考王夫子说的话。

    “殿下,如今殿下把所有的难民都招了工,现在他们不仅每天都能吃饱,还能挣工钱。就在前几天,第一笔工钱已经按时的发放下来了。就他。”王夫子一指张老三说道:“他一天能挣十文钱,七天就是七十文。如果没有殿下,别说挣这七十文钱了,他能不能活过这个冬天都不好说。张老三都可能活不过这个冬天,像狗子这样的孩童就更活不过了。”

    “在殿下看来,把难民们招了工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在这些难民眼里,殿下这是救了他们的命啊。有道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殿下救了这么多条人命,又是造了多少级浮屠啊。老夫在这里代自己,也是代所有难民谢殿下活命之恩,殿下的大恩大德,我等永世不敢忘。”说着,王夫子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给刘学磕了三个头。

    看到王夫子给刘学下跪,张老三被抽走的力量仿佛回归了一样,他猛的挣开两名护卫,扑通一下跪在地上给刘学磕头,“殿下的大恩大德,小人一辈子都不会忘,如果以后殿下有什么差遣,张老三上刀山下油锅,绝不皱一下眉头。”

    被护卫扶起来后,王夫子朝跪在地上的张老三问道:“张老三,你可有因为狗子的死而怨恨殿下?”

    “小人没有,小人真的没有怨恨过殿下,小人感激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怨恨殿下。”张老三急赤白脸的解释道。

    “既然你没有怨恨过殿下,那你就说一声原谅殿下了。殿下仁义,你若不说,殿下心里会一直不安的。”王夫子说道。

    “好,好,我说,我说。”张老三不住的答应着,然后他朝刘学说道:“殿下,小人原谅殿下了,小人原谅殿下了。”

    “谢谢你。”刘学上前自己把张老三拉了起来。然后他转身朝王夫子一拱手说道:“夫子大才。”

    “谢殿下夸奖,老夫哪里有什么才,只不过殿下是当局者迷罢了。”王夫子呵呵笑道。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本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得知这件事后,本王在自责的同时,也认真的想了一下,为了杜绝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本王打算开一家幼儿园。只要是七岁以下的孩童都要进入幼儿园,本王会请女子在园中照料这些孩童。

    另外,本王还会办一个学堂,七岁以上的孩子必须进入学堂读书识字。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孩子们在学堂的一切花费本王都一力承担了,绝不让大家多花一分钱。”

    刘学拱手朝王夫子说道:“此事还要有劳夫子劝说大家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和学堂了。”

    “殿下实乃大仁大善之人,老夫代所有的难民感谢殿下的大恩。”王夫子一揖到地道。

    “夫子不必客气,这是本王应该做的。你们是大明的子民,本王作为大明的亲王,须得为你们做些事情。”刘学客气道。

    当信王殿下因为狗子之死而特意来给张老三道歉一事传播开来后,所有的,是所有的难民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然后就是对信王的感恩。而当他们知道信王要建幼儿园和学堂,并且承担所有的费用后,难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信王了。

    招工给口饱饭吃能惠及到难民本身和他们的下一代,而读书识字能惠及到的是难民们的不知道多少代的子孙,给了读书的机会,就等于给了翻身的可能,这才是大恩。在知道这个消息后,所有的难民都朝京师的方向下跪磕头,感谢信王的大恩大德。至此,难民们对刘学是死心塌地。

    时间往回倒几天,这天方正化找到刘学,说二百名镖师已经招募完毕,等待刘学的进一步指示。

    为了就近训练这二百人,刘学把信王府隔壁的一个宅子买了下来,平时这二百人就住在这里,训练也是在这里。

    第一天的第一个训练科目很简单,就是跑步,玩命的跑,跑前十名的午饭有肉吃,跑后十名的没有午饭吃。很简单很粗暴,但是效果很好。通过跑步,刘学要知道这二百人中谁的身体素质更好。在他们以后的训练中,跑步将是一个必修课,每天都不会少。

    这二百人都是良家子,是方正化亲自把关选拔出来的。当初刘学给方正化的交待是,人可以不健壮,但不可以品行不端。为此,方正化到顺天府查了这些人的家底,他只要家底最干净的,有任何作奸犯科的人都是不要的。

    刘学此举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这二百人的干净和纯粹,未来他们将是自己军队的骨干。如果他们行为不端,或者有作奸犯科的记录,那他的军队将和现在明朝的军队没有什么区别。刘学要打造的是一支现代化军队,一支高素质军队,一支为国家而战,为人民而战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