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董贼扶汉 > 第28章 回到雒阳

第28章 回到雒阳

    吕布返回虎牢关后,一言不发,把自己关在大帐之中。

    他感受到了来自董成的威胁。

    如果不是董卓一直都在帮董成,将资源全部倾向董成,直接忽略了他。

    他不可能立功心切,这么鲁莽地追杀袁绍败军。

    董成也不理吕布,安置好伤兵。

    以自己的兵已死伤殆尽为由,于七日后领着剩余的人,返回雒阳。

    司隶,河南尹,雒阳县。

    由于还是孤家寡人一个,董成拒绝了董卓送他的府邸。

    还是住在都亭的军营大帐中。

    他麾下现在有贾诩、徐晃、高顺、华雄、乐进、李典和麹义七员大将,阵容可谓十分豪华。

    但士兵只剩下不到四百人,其中有一百二十八名湟中义从,和二百六十名陷阵营士兵。

    得知此情况后,董卓大手一挥。

    将他手下的胡人兵,总计两万余人,全部调拨给董成!

    这两万人胡人兵主要由南匈奴、西羌和小月氏人组成,可谓是百战精兵。

    董成倒没感觉什么,他麾下的几员大将全部兴奋无比,等待着董成的分配。

    董成先让狗子从一直跟随他的一百二十八名湟中义从中,选出五十人,组建成他的亲卫队,由狗子任队率。

    贾诩从董成麾下所有兵中,挑出精锐一千二百人,以原有徐晃老乡为基础,组建苍狼营,共计三部,继续由贾诩率领。

    六千多小月氏人组建成湟中义从营,共计十五部,继续由徐晃率领。

    狗子挑选剩下的湟中义从,按功劳分别提拔为湟中义从营的队率、屯长、军侯和军司马。

    董成本想让高顺统领五千西羌兵,但被他委婉拒绝了。

    他继续带着虎牢关之战剩下的二百六十名陷阵营士兵,再在南匈奴和西羌兵中挑选了五百四十名士兵,还是组成八百人的陷阵营。

    高顺觉得他能力不如徐晃和贾诩等人,无法指挥大兵团作战,统率八百人能发挥出的最大能力。

    对于高顺的坚持,董成十分爽快的同意了。

    也许前世一样,高顺可以率领这八百人,在大汉帝国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董成沉思了一会,决定先让乐进统领这五千西羌兵,组建西羌兵营,共计十二部。

    乐进没想到他刚投效董成,没立什么功劳,竟然一上来就统领五千人马,自是又一番感激涕零。

    剩余七千二百多兵,全部都是南匈奴兵,组建匈奴兵营,共计十八部。

    董成看向华雄,对于这名一直没有彻底效忠自己的武将,他思索再三,还是让他统领其中的八部人马。

    华雄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感动,但还只是恭敬地说了一声“喏”。

    李典和麹义则统领剩余的十部匈奴兵营,每人统领五部。

    董成之所以没用特殊番号,命名西羌兵营和匈奴兵营,是觉得他们暂时寸功未立,还不配拥有英雄营的番号。

    等他们立功之后,再给他们起特殊番号。

    董成决定近期就给苍狼营、湟中义从营和陷阵营,正式授予英雄营的仪式。

    并给有功之人发放勋章,重赏他们,提升军队的凝聚力。

    最重要的是建造大汉英雄纪念碑,将那些战死之人的名字刻在上面,纪念那些永远回不来的英魂。

    董成分工后不久,尚书台突然来人,通知他明早参与大朝会。

    董成给了他们肯定的回复,并送走来人之后。

    便安排众将严格训练军队,及时去太仓和武库领取军用物资,务必保证军队的一切用度及时供应。

    做完这些之后,董成便前往雒阳城的相国府。

    雒阳城,相国府。

    董成见到董卓后,略微有些吃惊。

    不到两月不见,董卓竟然苍老了许多。

    董成不知道朝中发生了什么事,但却可以肯定,朝堂上的危险,绝对不低于战场!

    董卓见到董成后非常高兴,笑着责怪他回雒阳后,竟然没第一时间来看他,枉费他最近一直在帮董成运作。

    董成急忙躬身拱手,微笑着告罪道。

    “二兄,非我不来观汝,唯军中诸事繁杂,故而耽搁。”

    “尤是汝复拨与我二万人马,一时之间,令我忙乱不堪,几近焦头烂额之境。”

    看着董成那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表情,董卓上前重重地敲了一下他的脑瓜子,哈哈笑道:“孺子!”

    董成捂着后脑勺,向后躲避着董卓的“攻击”。

    脑海中却突然想起了前身儿时的时光,想起了董卓三兄弟对他的呵护,一时间竟然泪眼朦胧。

    董卓瞬间手足无措,关心道:“可是吾打疼汝了?”

    董成擦了擦即将流下来的眼泪,破涕为笑。

    “非也。乃吾忽思及大兄,忆及幼时诸般场景,一时心忧难禁。”

    董卓摸了摸董成的脑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吾也常思及大兄,忆及幼时诸般场景。”

    “大兄临终之际有言,其最盼者,乃见汝成家立业。”

    “汝可有钟意之姑子否?”

    董成闻言,瞬间就想到了他的白月光,蔡琰。

    想到了她仙气飘飘的模样,又想到她即将嫁人,心便如刀割一般。

    他这一段时间,疯狂地参与作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让自己忙起来,忙到忘记蔡琰。

    董卓看着董成的表情,如何不知道他的心中所想。

    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又鼓励道。

    “若汝诚喜蔡氏之女,当勇而逐之。”

    “虽云婚姻系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其尚未适人。”

    “且吾观之,彼女子似亦于汝有意。”

    董成诧异地看向董卓。

    没想到他能说出这么开放的话来,但想想也是。

    此时还没有那么多女性节烈观,女性有着对爱情婚姻相当自主权。

    现在的社会对女性极为宽容,女子再嫁或者三嫁,那是极为平常而自然的事情。

    不仅平民之女卓文君可以“夜奔”司马相如,演绎出千古佳话。

    甚至至高无上的皇后、太后和公主等,都可以再嫁乃至三嫁四嫁。

    虽然董成极其喜欢蔡琰,但最终却放弃去找她的想法,继续承受着日思夜想的痛苦。

    可能是前世那卑微的自尊心作祟。

    又可能是不确定蔡琰是否对他有意。

    也可能是他害怕见到蔡琰后,被她拒绝。

    看着董成那纠结的模样,董卓无奈地摇了摇头。

    又和他说了一下明日大朝会的注意事项,以及他接下来的运作后,就去书房继续处理公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