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 第24章 武乙射天

第24章 武乙射天

    汉朝时,司马迁呆愣愣地望着天空,喃喃自语:“难道就因为所处位置不一样,得出的评价就会天差地别?”

    说真的,他对那段历史其实了解得并不多,但从后面的情况来看,祖甲搞的那一套改革确实给商王朝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最后商王朝的灭亡,在他眼里,跟祖甲肯定是有很大关系的。

    毕竟,在祖甲当政的时候,殷商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而且,一直到灭亡都没能再重新兴盛起来。

    “盛极而衰,物极而反?”

    唐朝,看到这短短的八个字,李世民的内心忽然被触动了一下,这让他感觉很是不安,甚至是烦躁。

    他不禁陷入沉思,联想到天幕所说的商朝,那个因“武丁中兴”从而变得强盛起来的王朝,在祖甲统治的年代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如今,看着眼前繁荣昌盛的大唐帝国,李世民不由自主地将两者联系起来,心中暗自思忖:莫非,我大唐日后也难逃此命运?

    摇了摇头,李世民感叹,希望不会如我想的那样。

    明朝时期,崇祯皇帝瞪大了双眼,满脸惊愕之色,口中喃喃自语道!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这商朝即便过去了三百多年,却依旧能够迎来极盛之世。然而反观朕大明朝,至今尚未满三百年,却早已陷入了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困境之中。”

    崇祯的声音中满是感慨与无奈,对于眼前即将面临的危机局势,他深感忧虑,心情无比沉重。

    “不知朕如今的大明,是否还有如太岳那般力挽狂澜之能臣?”

    宋朝,宋神宗赵顼的视线从天幕上缓缓拉回,结果下一刻便与王安石的目光触碰到了一起,在这短短时间内,两人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随即十分默契的收回了自己的视线,两人不约而同的坚定了变法图强的决心。

    “改革变法,或可使国家走向昌盛,亦或会令国家在变法的波澜动荡中走向衰落,乃至消亡。”

    明朝,张居正负手而立,双眸凝视着天幕,似是感慨的说道!

    如今变法改革之事已进行多年,大明朝的衰颓之势也得了些许缓解,或许用不了多久,大明朝就能扭转如今之局势,实现复兴。

    但此时的张居正仍然觉得忧虑,毕竟,“人走茶凉”乃至“人走政失”,当哪天他突然不在了,到那时又有谁能承担起这面改革的大旗?

    大明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

    〔祖甲在位约33年后崩,其子凛辛即位。凛辛能力平庸,且在位四年就去世了。之后他弟弟康丁即位,史籍文献对于这兄弟两人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不过在甲骨卜辞中却记载说,凛辛与康丁统治时期战争频繁,且主要作战对象来自西北的羌人方国。〕

    〔在武丁统治期间,就曾征伐过羌人方国,不过当时的羌人方国实力很弱,所以武丁并未重视对方。凛辛即位后,羌人实力壮大,而反观商王朝却已经陷入了颓势,此消彼长之下,羌人便有了侵掠商王朝的野心。〕

    “找死!”武丁愤怒了,这小小的羌人方国竟敢侵掠他大商王朝?简直反了天了。

    武丁气的当即就想要发兵讨伐,将这小小的羌人方国彻底解决。

    所幸最终被妇好阻止,毕竟,兴兵征伐并非一时之勇,战争绝非儿戏,不可仅凭意气用事。

    对于妇好的劝阻,武丁虽不情愿,但最终还是同意了。

    〔据甲骨文记载,凛辛与康丁统治时期,曾多次对羌方兴兵征讨,且持续时间较长。虽说这期间有过阶段性的胜利,但始终未能将羌方彻底征服。如此,不仅战略目的未能达成,且这般频繁的战争动员,更加耗损了商王朝的人力与物力,加重了商王朝与底层人民的负担,使本就陷入颓势的商王朝再次遭受重创。〕

    眼看着自己一手缔造的强大王朝正逐步迈向衰败,武丁顿感头晕目眩,这些后世子孙怎么都是些碌碌无为之辈?也就祖甲还稍微能看一点。至于其他人?简直就是想要将他这位祖宗给气死。

    商汤此刻表示,他躺平了,不想再管,况且,他也无力去管。

    〔康丁去世后,其子瞿即位,日名,武乙。《竹书纪年》记载,武乙是个很能折腾的商王,曾多次建立行宫,供他享乐挥霍,著名的朝歌据说就是武乙在位时修建的。〕

    〔之前就说过,殷商是个弥漫着神权的时代。所谓“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可见神权在很多时候是凌驾于王权之上的,而依靠祭祀占卜与天神对话的贞人群体,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拥有对天神意志的解释权,也就是掌握了神权。因此,即便是地位尊贵的商王,在面对贞人群体通过占卜祭祀传达天神意志的时候,也不得不敬重甚至是对贞人群体唯命是从。〕

    “唯命是从?”

    秦朝,嬴政皱眉,像他这种说一不二并掌控绝对权力的皇帝,倘若真有人敢对自己指手画脚,他必定会让对方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武丁在位时,是神权最为辉煌的年代,也是贞人群体最为猖獗的时期。武丁去世后,通过祖甲创立的周祭制度,神权被削弱,王权得到加强,贞人群体逐渐被冷落,依靠神权的旧贵族们也遭到了严重打压。然而祖甲之后,周祭制度遭到废弃或由于统治者的不重视,衰弱的神权势力再次有了抬头的趋势,贞人群体与旧贵族们又开始活跃了起来。〕

    祖甲皱眉,他感觉非常烦躁,这继承人如果不行,哪怕他改革的目的最终达到了,可最后也只会是一场空。突然间,他想换继承人了。

    〔武乙即位后,由于不甘心沦为贞人群体以及旧贵族们的傀儡,他决心要彻底摆脱神权的束缚。《史记·殷本纪》说,武乙不敬神灵,残忍无道!武乙用木偶人代替“天神”,并与之搏斗,最终击败并羞辱了“天神”。为了进一步打击贞人群体以及世人对神权的崇拜与信任,武乙将一个皮囊装满鲜血,将其视作“天神”,然后仰天射箭,想以此摧毁民众那坚不可摧的鬼神信仰。而这就是“武乙射天”的由来。〕

    〔武乙这一系列荒唐可笑的举动,对于削弱神权加强王权有效果吗?有,但不多。武乙是个很悲剧的人,殷商时期,神权几乎始终都压制着王权,哪怕王权有过短时间的加强,但扎根于商民众思想中的鬼神崇拜根本无法动摇。以贞人群体以及旧贵族们为代表的神权势力,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彻底将整个商王朝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连祖甲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而面对局势更为糟糕的武乙显然更不可能了。〕

    〔而且,由于之后武乙被暴雷震死,这更加让殷商民众明白,武乙之死就是因为他对“天神”不敬,羞辱“天神”,所以才会有如此报应,这就是天意。武乙冒犯“天神”,他的死在当时的世人看来完全是罪有应得。〕

    武乙:啊!我被天雷暴震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