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 第30章 帝辛当政

第30章 帝辛当政

    随着最后一丝光芒消失在天际,天幕缓缓落下帷幕。而此时,万朝的人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期待,纷纷急切地打开属于自己的那块神秘面板。当他们看到那不断跳动上升的热度值时,脸上不约而同地浮现出惊喜之色。

    平日里那些总是眉头紧锁、忧心忡忡的大人,此刻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一般,神情骤然变得轻松起来。他们嘴角上扬,露出欢喜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在这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大人们兴高采烈地牵着自家孩子的手,有说有笑地踏上回家之路。夕阳余晖洒落在他们身上,拉出一道道长长的影子,构成一幅温馨美好的画面。孩子们则像欢快的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讲述着今天发生的趣事,笑声回荡在空气中,让整片街道小巷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季历凝视着那逐渐消散于天际的神秘天幕,他的神情变得有些呆滞,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紧接着,他猛地转过头,双眼死死地盯着太王,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不甘和无奈,喃喃自语道:“难道说,我未来的命运就注定要这般收场吗?这就是我无法逃避的结局?”

    古公亶父听到这话,眉头微微一皱,脸上浮现出深深的忧虑之色。他轻叹了一口气,沉声道:“别再去想那些尚未发生的事了。眼下最为紧迫的问题是,如今这天幕已经提前透露了日后所发生之事。依我看,此时此刻的商王必然已经得知此事,说不定正准备商量如何对我们发动讨伐呢!”

    季历闻言,心头不禁一震。他深知商王的强大实力以及其麾下军队的威猛善战,如果真如太王所言,那么他们即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

    “那现在该怎么办?难道真的要豁出性命去奋力一拼吗?”季历紧紧地咬着牙关,满脸都是决然之色,仿佛已经做好了与命运殊死搏斗的准备。

    一旁的古公亶父脸上满是无奈和忧愁,他深深地望了自己这个充满斗志的儿子一眼,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此地怕是不能久留了。趁大邑商的征伐大军尚未抵达之际,我们应当立刻带领族人们前去投靠你的两位兄长。那个地方距离此处十分遥远,依照目前大邑商的国力,恐怕暂时还无法发起这般长途跋涉的征讨之战。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寻得一线生机,保住我周国血脉的延续。”

    说罢,古公亶父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但更多的还是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可是……行,我这就去操办此事!”

    听闻自家父亲已然拿定主意要举全族迁徙,季历心下纵然万般不愿,可终究未敢出言忤逆,只得领命而去,开始着手筹备相关事宜。

    此刻,古公亶父眉头紧蹙,满脸尽是忧愁之色,喃喃自语道:“真不知道此番天幕的降临对于我周国而言究竟是福还是祸啊!”

    他一边暗自思忖着,一边目光凝重地望向远方那片神秘而又浩渺的天空,仿佛想要透过层层云雾看穿其中隐藏的玄机与变数。

    然而,恰在此时,天空骤然浮现一道虚幻光幕,须臾之间,便将周人的活动区域全然笼罩。转瞬间,岐周之地已然消失无踪,仿若这片区域从未有过任何存在。

    古公亶父觉察到这突如其来的变化,饱经沧桑的面庞上微微露出一丝喜色,轻抚着胡须,感叹说道:“此番天幕庇佑,或许正是日后我周国承接天命之兆。”

    ………

    秦朝,当最后一卷竹简被认真批阅完毕后,嬴政这才缓缓站起身来。他伸展了一下略显僵硬的身体,然后迈步走出大殿。

    此刻,外面的天色已然很晚,漆黑的夜空宛如一块巨大的幕布笼罩着大地。然而,就在这片深邃的黑暗之中,璀璨夺目的星光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一条绚丽的银河横跨天际,将整个天空装点得如梦似幻。

    面对如此浩瀚星空,嬴政毫无欣赏之情,眉头紧皱,沉凝叹道:“不知这天幕何时方能彰显朕大秦之辉煌功业?”

    ………

    几天后,天幕再次准时开启,万朝的古人们皆是翘首以待,有些甚至已经准备了许多从卖货商店里兑换的零食,此刻正等天幕开启了。

    〔哈喽,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在今天这个难得的假期里,我们继续来聊聊历史。〕

    “假期?什么假期?这才几天又有假期?这后世人都这么闲的吗?不用干活做事了?”朱元璋不满说道!

    马皇后白了朱元璋一眼,没好气道:“怎么,你还能去管后世人啊?再者说,人家可是神女,你可别出言不敬,说错了话!”

    朱元璋冷哼一声,不过也没反驳,而是静静观看起了天幕。

    唐朝,李世民感叹说道:“天幕接下来要说的历史就是武王伐纣了吧?唉,也不知何时才能到朕之大唐!”

    ………

    〔帝乙崩逝后,他的儿子“受”即位,日名帝辛,当然,帝辛的另一个名号显然大家更为熟悉,也就是“纣王”。那么“纣王”这个名号怎么来的呢?有人说,“纣”是谥号,在谥法中的解释是“残义损善曰纣”,算是个恶谥,是后世给予帝辛的评价。也有人说,帝辛本名“受”,在古代“受”与“纣”音近形近,两字通假,所以“商王受”也叫“商王纣”。当然,真相究竟如何,UP在这里也不多作辩解,直接跳过。〕

    东汉,蔡邕眉头紧蹙,沉声道:“‘纣’竟还有如此说法?”

    〔据《史记》记载,帝辛是帝乙的小儿子,兄长为微子启。微子启因母亲地位低贱,不能继承王位。而帝辛则作为嫡子被立为继承人,可见在当时,商朝已经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史书记载,说帝辛聪慧过人,能言善辩,身手敏捷,悟性超凡,且力大无穷,可赤手空拳与猛兽搏斗。或许正因为此,帝辛自觉身负天命,性格高傲且自信。当然,有时候自信过了头就是自负了,而这些所谓优点最终也只会成为缺点,很明显,帝辛的所作所为就是自信过了头的表现。他目空一切,坚信自己的智慧足以回绝臣下的所有劝谏;他辩才无碍,口若悬河,能在大臣面前狡辩自己犯下的所有过错,并怼的大臣们哑口无言;他勇猛过人,武力超群,所以他对谁也看不起,自认天下无敌,是典型的自恋狂。帝辛身上的这些性格,从那些出土的有关商纣王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以及历史文献便可略窥一二。〕

    〔在帝辛看来,天下尽在掌控之中,即便当时的殷商王朝已呈衰颓之势,他也自信能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勇猛彻底扭转局势,令殷商王朝重振雄风。〕

    唐朝,李世民不禁咋舌,心中思忖,魏征直言进谏,即便是朕都难以回绝。这商纣王究竟何来如此自信?竟觉得天下无人可及他?无怪乎天幕所言,此商纣王之自信实乃自负,想来确实如此。毕竟,这商王朝正是在他的统治下彻底走向了覆灭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