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 第46章 徐夷之乱

第46章 徐夷之乱

    “徐国叛乱了?”

    周穆王心神一震,但下一刻便感觉有股怒火直冲脑门!

    “混账,这徐国他怎么敢的?以臣犯君,此乃死罪,孤定让他求死不能!”

    原本还想继续西巡的周穆王,但看到天幕讲述徐国叛乱之后,神情愤怒的同时,他的心就已经飞回宗周镐京了。

    于是他下令,全军返回!

    穆王的首席驭手造父,自是明白此时对方心中的急迫情绪,所以也不敢耽搁,迅速调转车头,驾驭着骏马,往宗周镐京飞驰而去。

    周公拧眉,随后摇头叹息,对于此类事件的发生,他虽然早有预料,但却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来的这么快。

    徐国乃至淮夷诸部发动叛乱,这大概就是穆王肆意破坏祖制所引发的严重后果。自“荒服不至”之后,这下连“要服”地区的淮夷诸部也开始对周天子不满起来,并有了反抗之心。

    周公心中喃喃,这难道就是礼崩乐坏的开始?

    昭王沉默思考,要不趁现在就把那徐国给灭了?

    徐国:“……”

    〔徐国,也就是徐氏嬴姓,为东夷族的一个古老族邦。传说为夏禹时期伯益次子若木的后代,伯益因治水有功被舜赐予嬴姓,而他的儿子若木因受封于“徐”,所以他这一脉也被称为徐氏嬴姓。〕

    大禹:“……”

    伯益:“……”

    这怎么还有他们的事?

    〔若木建立徐国,其后历经夏、商、周三代,徐国都是诸侯国之一。周初曾参与东夷族反叛而被平定。史书记载“周有徐、奄之乱”,在当时能与奄国相提并论,足以说明徐国的势力不可小觑。〕

    〔成王即位后,周公大举东征,击败东夷诸部后,封齐、鲁二国,远控东方。此次打击对徐国而言,虽然沉重,但似乎并未元气大伤。后面在跟鲁国的争斗中,失败被赶出本地,远徙他乡,最终南迁到如今淮河一带,并正式加入了淮夷诸部。其后经过数十年发展,到周穆王时期国势又开始变得强大起来。〕

    〔据《韩非子》记载,“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徐国的国君因为行仁义,所以众多诸侯纷纷选择归附,其占地五百里,除周天子之外,此时的徐国无疑是当时诸侯中的超级大国。毕竟,哪怕是最高级的公爵国,其占地也不过才方圆百里,两者完全没法比。〕

    〔或许是觉得自己的势力已经足够强大,徐国首领竟逐渐有了野心,他开始膨胀了,居然僭越称王,史称“徐偃王”。趁周穆王西巡不在家,他联合淮夷诸部,果断发动了反叛战争。〕

    〔徐夷之乱,可以说是西周建国以来,面临的最大也是最严重的一次威胁。〕

    看到天幕里面,徐偃王那仿佛不可一世的作态,穆王顿时咬牙切齿,心中愤恨道:“逆臣贼子,你给孤等着!”

    他紧握拳头,眼中闪烁着愤怒之火,心中充斥着对徐偃王的怨恨与不满。

    自己励精图治,开创“中兴之治”,结果这徐偃王竟如此大逆不道,联合淮夷诸部一起挑战天子权威,并试图推翻他大周王朝。

    如此明目张胆地发动反叛战争,宛如在他脸上打了一巴掌,这让一向性格高傲的穆王简直无法容忍。

    穆王在心中暗自发誓,他一定要让徐偃王付出惨痛代价,以维护周天子的尊严和权威!

    ……

    “最严重的一次威胁?”

    武王脸色阴沉,没想到这区区徐国竟有如此能耐,倒是小看对方了。

    面对此次叛乱,这位后世子孙应该能平定吧?

    心中虽有底,但平叛过程却让他不怎么放心。

    〔此次事件中,徐偃王率先发动叛乱,其声势极为浩大。在徐偃王的带领下,淮夷诸部纷纷举兵北上,西进至黄河岸边,随后一路攻打到了周王朝东都洛邑以东的黄河中游一带,严重威胁到了周王朝王畿地区的统治安全。〕

    〔穆王在造父高超的驾车技术下,迅速返回镐京,然后着手部署作战计划。此次徐夷之乱,有关历史文献中的记载相当简略,几乎很难还原该事件的真实经过。不过幸好,有助于考古发掘的成果,关于这段历史,我们如今也能大致还原一些了。〕

    汉朝,司马迁顿时瞪大眼睛,双目紧紧盯着天幕,不敢漏记掉任何画面与文字信息。

    毕竟,天幕说的这些,可都是他不曾找寻到的珍贵历史资料啊!

    一定都得记下来,天幕透露出的任何信息他都不想放过。

    刷刷刷!司马迁手中的毛笔根本停不下来!

    秦朝,嬴政看着天幕,对于这段历史中出现的徐偃王亦或是造父,他倒是有些了解,如果追根溯源的话,他们跟自己都同属于嬴姓一脉。

    嬴政轻叹,说:“朕之嬴姓,可真是源远流长啊!”

    赵高见嬴政高兴,连忙阿谀奉承起来,他凑到嬴政身边,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说道:“陛下姓氏能够千秋万代,这说明了什么?这不就是上天给陛下的暗示吗!这说明,陛下之大秦也能如陛下姓氏这般,永传万世啊”

    嬴政听了这话,心情愈发愉悦,哈哈大笑起来!

    “赏!”

    闻言,赵高赶忙躬身谢恩!

    〔据青铜器铭文记载,穆王先是任命毛伯继虢公位,然后又任命他为中军主帅,其子毛班随父从征,命吴伯、吕伯配合指挥左右之师。毛公执掌繁、蜀、巢三国政令,取得地方诸侯军队指挥权。〕

    〔毛公、毛班父子所率诸侯军队为主力,师屖父与师雍父统领王师配合作战。其中,师屖父统领成周八师镇守大伾山,也就是虎牢。(传说中穆王囚虎的地方)师屖父以抵御淮夷为主,避免叛军对东都洛邑产生威胁。〕

    〔师雍父率领王室精锐部队“虎贲”,先是抵御住侵入王畿内地淮夷诸部的进攻后,又赴王命赶往前线支援作战。周天子总共拥有三支精锐部队,即成周八师,宗周六师以及守卫王宫的近卫军“虎贲”。〕

    〔徐夷之乱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极大威胁,哪怕穆王调动了几乎所有力量,也足足耗费了三年时间才最终得以平定。〕

    〔可以说,此战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浩大,已足以与周公东征相提并论。而且很明显,此战的艰难与复杂程度,远不是传统文献所记载的那般简单。〕

    当天幕将这场战争通过动态地图的方式展示在万朝的古人面前时,那些常年混迹于军队中的将领,纷纷都充满好奇的紧盯着天幕上所展示的战争示意图。

    唐朝,看着天幕上的战争示意图,李世民不禁陷入了回忆当中,片刻后才说道:“没想到,这地图还能这样展示,真是长了见识啊!”

    “这所谓平定徐夷之乱,看的朕都想亲自领兵冲杀战场了。”

    说到最后,李世民突然有些期待的将目光扫向殿内众大臣。

    结果让他失望的是,压根就没人理他,哪怕是他的那些心腹爱将,此刻都是左顾右盼,就好像根本就没听到他说了什么一样。

    李世民深感气愤之余也觉得非常无奈。

    这做了皇帝之后,还真是事事都不能如自己所愿啊!

    唉,都怪这个天幕,怎么就让朕产生了亲征这种幻想了呢?

    ……

    汉朝,刘邦赞赏大笑:“哈哈,精彩,真是精彩啊!乃公真没想到,原来在一千多年前的西周王朝,那时候的战争也这么精彩,真是长见识了,哈哈!”

    萧何、韩信:“……”

    陛下,你能不能稍微注意一点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