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 第49章 孝夷之世

第49章 孝夷之世

    “这孝王?孤的儿子?”

    穆王脸上露出了深深的疑惑和不解,这究竟是什么情况?王位竟然还有这样的继承方式?

    回想起自己曾经仅仅是稍微打破了一下“五服制”,便引发了淮夷的叛乱。如今,这种公然违背嫡长子继承制的行为,岂不是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动荡?

    穆王不禁陷入沉思,脑海中浮现出先前天幕所揭示的王道衰落的景象。如果在这时候爆发内乱,那周王朝的未来恐怕危矣!

    想到此,穆王忧虑甚重!

    ……

    恭王目光惊奇的看着自己的小老弟姬辟方,那眼神就是在问,你小子是怎么坐上那天子宝座的?

    姬辟方神色茫然,对于恭王投过来的眼神,他无奈说道:“这种事我也不清楚啊,要不还是看天幕如何讲述吧?”

    恭王点头,面无表情道:“真希望未来那个你,并非篡权夺位,不然这会让孤很难办!你懂吗?”

    姬辟方额头渗出冷汗,略微紧张的说道:“臣行事作风,从不肆意妄为,也未曾不遵礼法,未来擅权之事恐不尽然。”

    “虽说孤也相信你,但耐不住诸侯贵族们或许对你会有其它什么想法啊!”

    “这……”

    这下,姬辟方额头的冷汗渗的更快了。

    “好好看天幕吧!孰是孰非,等下便知。”

    见姬辟方很是局促不安,恭王摆手,示意对方稍微放松一下,别害怕。

    姬辟方见此,很是无奈的将目光投向天幕,内心止不住祈祷,希望未来那个自己可千万别作死啊!

    拜托了!

    此时万朝那些篡权上位的皇帝们,已经在短短时间里脑补了很多种宗室篡权的戏码了,可谓不亦乐乎!

    〔历史文献关于孝王执政期间的事迹相当稀少,这可能是因为其在位时间太短,仅六年而已,估计还没能来得及做出太大的功绩就撒手人寰了。不过,即便如此,在有限的史料中我们倒也能简单聊聊这位第一个打破西周嫡长子继承制而上位的周孝王。〕

    〔周孝王即位以后,励精图治,整顿官员,竭力遏制朝廷上下逐渐腐败的混乱局面。孝王由于一心想要振兴周王朝,因而特别注重加强王师以抵御外患。军队的实力如何增强?除了精良的武器与盔甲之外,战马的作用性显然也非常重要。〕

    〔意识到这点后,孝王开始注重对战马的培养。没过多久,便有人向孝王推荐了非子,说此人善于养马,本领很大。孝王听了,于是召见非子,询问养马之道,非子也不胆怯,对答如流。孝王很是高兴,于是任命非子主管汧水、渭水交汇处的朝廷牧场,为周王室畜牧养马。〕

    秦朝,嬴政神情莫名,在这种大庭广众之下,甚至是当着全天下人的面前,看着自己的祖宗喂养马匹,他心中总觉得怪怪的。

    虽然是为周天子养马,其地位也远非一般的小贵族可比,但耐不住这情形确实不甚好看!

    但没办法,天幕又不能为他掌控,无法随心所欲的控制天幕想要播放的画面。

    真是太难了,祖宗啊!您这可是在全天下人面前露了个大脸啊!

    秦非子:“……”

    秦昭襄王也觉得这画面太过美感,不忍细看,但他又不能阻止别人看,于是只能沉着脸跟大家一起默默观看。

    而同一时间,那些跟秦国不太对付的诸侯国们也纷纷看起戏来,之前嘲笑楚国,这下又可以嘲笑秦国了,当真热闹的很。

    〔非子也算尽心尽责,并未辜负孝王对他的期待,为了奖赏和表彰非子的功劳,孝王便想让非子继承其父大骆的宗脉,但这却受到了申国国君申侯的反对。毕竟,这时候大骆的嫡长子是他的外孙,成,他怎么可能容忍有人去抢他外孙的宗脉地位?而且这种行为也不符合礼法,于是坚定拒绝了孝王的建议。〕

    〔孝王觉得有点挂不住脸,于是想再争求一下,结果申侯却说,正是因为有申国与大骆宗族联姻,所以周朝西境才得以安定,大王才能坐稳整个天下。可大王如果一意孤行要破坏了这层关系的话,那到时候会引发什么后果就不敢保证了。〕

    〔这显然就是威胁,但孝王有办法吗?没有,这时候的申国在西戎中的影响力很大,为了维持西境的安宁和平,因而不能轻易得罪。毕竟,这时候周王朝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哪还能随时重拳出击?因此,在很多时候孝王都需要仰仗姜姓大国申国的帮助。〕

    穆王感觉有些耻辱,堂堂天子,何至于此?

    恭王看向老弟姬辟方的眼神突然有些同情,这天子当的也未免太窝囊了点吧?

    姬辟方也觉得耻辱,但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天幕里面那个。

    〔想通了其中利害关系之后,孝王似乎也觉得废长立幼不符合礼法,但天子一言九鼎,说话就要算数,于是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既然非子做不了大骆宗脉的未来继承人,那我就把他从家族中独立出来,然后另立门户总行了吧?于是,孝王就选了一块地赐给非子,也就是秦邑,不过由于地方太小,够不到诸侯的标准,所以称“附庸”。〕

    〔孝王重新让非子延续嬴姓的祭祀,称作“秦嬴”。没错,这个位于秦邑的附庸小政权就是未来那个鼎鼎大名的“秦国”。历史或许充满了魔幻,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尽心尽力为周天子养马的小小附庸,却在未来的岁月里不断崛起发展,直至成长为后世那个执掌整个天下的伟大帝国,这一切想想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秦朝,嬴政脸色舒缓,每一次听到天幕夸赞他大秦王朝,体内总有种极为舒爽的感觉瞬间冲遍全身,简直太过美妙。

    “朕之大秦,并将统摄四方,永传万世。”

    秦始皇面色愉悦,心中欣喜莫名!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

    众大臣齐声恭贺,声音欲冲破云霄,传遍天下。

    秦昭襄王:诶,有些开心咋办?

    各诸侯国:“……”

    什么伟大帝国?他区区秦国凭什么?对对对,他秦国凭什么啊?我们六国呢?都去哪了?天幕怎么不透露一下?是不是偏心?

    ………

    〔说起来非子的身世如果要追溯的话,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禹时期,没错,秦氏嬴姓也如穆王时期那徐偃王一样,皆来自伯益一脉。不过,徐氏嬴姓是来自伯益次子若木这一脉,而秦氏嬴姓则来自伯益长子大廉这一脉。〕

    〔时间来到商末周初,大廉后代飞廉战死,其次子季胜的后代造父得穆王宠幸,徐夷之乱中获其功,被授封于赵城。造父这一脉最后发展为战国时期七雄之一的赵国,而秦国的创始人非子便是来自飞廉长子恶来的后代。〕

    孝王看着天幕,然后视线扫过身旁的非子,说道:“天幕这般介绍你们嬴姓的来历,可以想象,你的后代似乎非常不简单啊!”

    非子为难说道:“后代之事,臣如何知晓?”

    孝王轻笑,说道:“别这么紧张,孤又没有想怪罪你什么。而且,对于天幕中总提及的秦国,孤倒真是好奇了起来。既然你是这秦国的祖宗,那便随孤一起观看吧!”

    非子:“……”

    不是,你能不能别这样?我想回去继续喂马!

    〔周孝王在位时间不长,仅六年便崩逝了。所谓“孝”,谥法云:“五宗安之曰孝。慈惠爱亲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协时肇享曰孝”,算是美谥。如此便回到最开始那个问题,孝王的上位是否为篡权所致?〕

    〔其实到这里已经很明显了,若孝王是篡权上位的话,那后来的周夷王怎么可能给他上“孝”这个好谥号?不废了他的周王称号就已经算便宜他了,那还可能赐予“孝”这个美谥?〕

    〔所以,当初孝王上位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周王朝正面临戎狄与东夷、淮夷反叛的巨大压力,懿王崩逝后,担心太子燮年少无法掌控局面,所以众贵族大臣们便推举孝王继承了王位,但条件是必须在他死后要将王位还给太子燮。〕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孝王遵守了诺言,将王位重新传给了太子燮。不过其过程应该是在众贵族大臣的拥护下,太子燮才最终得以坐上天子之位。为了感谢孝王,也是为了称赞孝王在位时的功绩,于是便给他上了“孝”这个谥号。〕

    姬辟方下意识松了口气,还好还好,这下应该保住小命了吧?

    恭王意味深长的扫了一眼神情略显慌乱的姬辟方,不过没有说话,而是选择了沉默。

    既然并没有发生篡权之事,那他自然也不好苛责于对方,如此便这样吧!

    穆王有些恨铁不成钢,这孝王看天幕的意思似乎还是有点能力的啊!怎么仅在位了六年就没了?

    真是闹心,烦躁!

    〔周夷王由于并非严格按嫡长子继承制坐上的天子之位,而是依靠孝王的承诺以及众贵族大臣共同拥护的结果,因此,周夷王在众贵族大臣面前,自然就很难彰显属于天子的权威。〕

    〔据《礼记》记载,“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以下”。周夷王在面见诸侯的时候,竟屈尊下堂迎接诸侯,或许是为了表示感谢,也或许是为了表示对诸侯的尊重。总之,因为夷王这一失礼行为,致使天子的威信愈发下降了。〕

    穆王只觉得这些后代一个个的都想把他给气死。

    恭王也觉得此举不妥,天子如何能下堂迎接诸侯?这样岂不是乱了礼法?

    礼法一乱,那你天子的威信还要不要了?

    天子没了威信,那你还算什么天下共主?

    〔周夷王三年,诸侯朝会期间,纪国国君纪炀侯向周夷王不知进了什么谗言,陷害齐国国君齐哀公,周夷王听了之后,非常愤怒,甚至失去了理智,当即下令将齐哀公抓起来,并当着众诸侯的面烹杀了齐哀公,那场面简直可怕。〕

    〔至于周夷王为什么会下如此残忍手段,历史文献并没有太多记载,因而事件成谜,只知道最后周夷王立了齐哀公之弟静为齐侯,是为齐胡公。〕

    〔不过,齐胡公继承侯位后,齐哀公原本的旧势力都不服他,哪怕齐胡公迁都躲避也最终免不了被攻杀而死的结局,之后齐国内部为了侯位互相争伐,长达几十年。可以说,周夷王这一顿操作,直接给齐国造成了长达几十年的争位之乱。〕

    姜太公脸色很不好看,这些人终究是他的后代,眼睁睁看着自己后代被虐杀,哪怕对方是天子,他心中也是充满了不快与愤懑!

    哪怕真因为做错了什么,从而冒犯了天子,那也不至于当着众诸侯的面直接烹杀吧?何其残忍,何其可恨?

    “这?”

    文王顿时有些尴尬,这种事,就连他都觉得自己后人这种行为实在太过荒唐。

    有心想辩解几句,结果却见姜太公正朝他摇了摇头,明显就是让自己不用太过在意。

    这下更是让文王感觉有些无地自容了,唉,这都是些什么后代啊!

    穆王冷哼,说:“怎么,这是想找回之前丢失的天子威信?真是出息!”

    恭王抿嘴沉默,画面太过残忍,这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周夷王当众烹杀齐侯,虽然手段太过残忍。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此时周王朝的实力虽然比全盛时期下降了很多,但相比诸侯方国,还是非常雄厚的,因而周夷王才敢如此虐杀齐哀公。〕

    齐哀公:拿我立威了是吧?等着,我就算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周夷王在位七年,遥远的荒服不再来朝,夷王大怒,于是派遣虢国国君率领宗周六师攻打不服王命、常来侵扰的太原之戎。大军一直打到俞泉,最终获胜,并缴获了一千匹马。因而,这在武功方面,周夷王至少比他爹周懿王要强,还算尚可!〕

    周懿王:“……”

    〔当然,或许是因为西北边境距离统治中心较近,所以周夷王还能调用军队进行压制,但对于遥远的南方就有些鞭长莫及了。〕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当年那个极为弱小的楚国,此时逐渐变得强大起来,膨胀了。于是,当时的楚国国君熊渠,很是嚣张的说道:“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这话简直大逆不道!当然,这还不够,熊渠的狂显然不止这一点,他甚至将自己的三个儿子也给封王了,主打一个山高皇帝远,猴子称大王。熊渠虽然狂,但更多的其实只是口嗨。可即便如此,也着实让周夷王感到愤怒,自觉被羞辱了。但没办法,太远了,有心无力。〕

    〔而且也没过多久,周夷王就生了重病,然后崩了。太子胡即位,是为周厉王,自此,历史开始进入西周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