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 第62章 春秋争霸

第62章 春秋争霸

    “武王?”

    周武王面色极其不善,这楚国的后人还真是大言不惭!

    不过一想到缘由,他心中更是生气!

    这后世子孙自己无能也就罢了,结果竟连带着他这个祖宗也遭受到了羞辱。

    他虽然并非什么心胸狭隘之人,但无缘无故被后世一个小辈这般不敬,他多少还是有些情绪的!

    当然,也只是小有情绪罢了,他倒不至于对现如今的楚人大动肝火。

    毕竟,几百年后的事,哪还能算到祖宗身上的?

    周成王摩挲着下巴,这是嫌爵位低了不成?

    他不禁轻笑一声,随即便安排人唤熊绎来朝,对于这楚国首领他倒是想好好考察一番,看能不能为自己所用!

    周桓王脸色微变,新的动乱时代?这是怎么回事?

    不过话说回来,天下局势再怎么变化,难道还能让他周王室比现在还不如?

    哼,狗咬狗罢了!周桓王不屑冷哼!

    郑庄公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但紧接着,他就感觉莫名郁闷,未来的精彩终究是与他无关了!唉!

    齐僖公看着天幕,心想在这未来大放光彩的诸侯国,其中是否也有他齐国呢?他有些期待起来!

    〔春秋乱世的到来,掀开了华夏历史新一页篇章。在这段历史时期里,诸侯争霸无疑是其主旋律。由于周王室无力统驭整个天下,于是各诸侯群雄并起,互相之间开展了以争夺人口和土地、掠夺财物为目的的争霸战争。〕

    〔在这段时期里,当一个国家政治改革彻底、军事力量强大、经济基础雄厚之时,就会掀起诸侯间的霸主之争。强国以武力征讨他国,迫其臣服,并签订盟约,胜者为霸主,而其余诸侯则必须遵从霸主的领导。总之,春秋时代对于各诸侯强国而言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大乱世。〕

    齐桓公赞叹,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属于自己的时代!

    如今齐国之强盛,所向披靡,而身为齐国之主的自己,当为春秋第一霸!

    楚文王冷哼道:“中原争霸?本王若也想掺和一脚!可待如何?”

    周桓王现在的心情很不美好,按天幕意思,往后的时代里,似乎还真没他周王室什么事了!

    怎么这样?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时代,难道就这样彻底的落幕了。

    周桓王感觉非常憋屈,又很不甘心!

    〔春秋初期,郑庄公的逝世,仿佛预示着春秋第一阶段的谢幕,在接下来几年里,卫宣公、齐僖公、周桓王相继去世。至此,属于春秋小霸的时代结束了,随后即将到来的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春秋争霸。〕

    〔而首先踏出这一步的,便是齐国。齐国的霸权是逐渐积累起来的,从齐庄公开始,到齐僖公结束,在这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齐国的国力就一直在缓慢而平稳地爬升。经过发展,彼时齐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已然足够强大,再加上地理位置上的优势,称霸中原几乎指日可待。〕

    齐襄公神情微动,难道他将会是未来的春秋第一霸主?

    心情莫名有点激动怎么办?

    齐僖公很是惊喜,看来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齐国终究是率先踏出这了一步,既如此,那所谓春秋第一霸,莫非是褚儿不成?

    可这小子真有如此能力与手段?那自己怎么没看出来?这一瞬间,他心中略感怀疑!

    〔公元前698年,齐僖公逝世,其子褚儿即位,史称齐襄公。关于齐襄公,历史对他的评价可谓极差,是一位凶残暴虐的君主,其执政期间干的那些荒唐事,更是被后世所不耻。〕

    齐襄公:“……”

    〔首先就是私德方面,他跟自己妹妹文姜私通,还是出嫁前就已经开始了,这件事其实相当炸裂。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新郎官也就是鲁桓公,对于他们俩之间的暧昧关系也并不知情,而这就更悲催了。〕

    〔但丑事总有暴露的那天。公元前694年,或许是分开太久,兄妹俩有些想念,于是齐襄公便约鲁桓公在泺地会见,还特意嘱咐带上夫人。鲁桓公没有犹豫,直接就去了。然后兄妹俩一见面,禁不住旧情复燃,找个借口,相约私会去了。鲁桓公并非什么傻子,他也很快发现了不对劲,于是质问文姜,甚至大吵了一顿。〕

    〔齐襄公得知自己妹妹被欺负,瞬间怒从心头起,决心做掉鲁桓公。某一天,齐襄公又设宴招待鲁桓公,鲁桓公虽知自己被人带了绿帽子,但形势比人强,齐国他也得罪不起,只能屈辱前往。结果没曾想,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鲁桓公被灌醉之后,齐襄公命公子彭生将其杀死。彭生没有犹豫,在回程的车上就将鲁桓公给勒死了,自此齐鲁结仇,天下诸侯更是视其不耻。说实话,齐襄公这种公报私仇的方式简直太不讲究了,他在后世之所以会被那般嘲讽或谩骂,这其实一点也不冤。〕

    鲁桓公脸色极其难看,没想到这种事还是被天幕给暴露出来了,这以后还让他怎么见天下人?还有他最后的结局!

    这该死的齐国,简直欺人太甚!

    齐僖公很愤怒,这种丑闻简直将他老脸都给丢光了。

    齐襄公此时的表情也有点扭曲,这种事天幕有必要说出来吗?可恨!

    万朝的古人:咦!这还真是……荒唐啊!

    秦朝,嬴政紧皱眉头,他真看不得这些,身为君主,怎能如此贪恋女色?而且面对的还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这就让他更无法理解了!

    姜太公老神在在的表情不见了,转而浮现在脸上的既是错愕,也是愤怒!

    他英雄一世,怎会有如此后代?莫不是被掉包了不成了?

    周公倒是有些幸灾乐祸,看你之前还那么从容,这下傻眼了吧?哈哈!

    〔而齐襄公干的另一件荒唐事,那就跟卫国有关,其中的一个主角,也是他妹妹,那便是宣姜!〕

    〔卫国的卫宣公是一个非常荒淫的君主。早之前他就跟自己父亲的小妾私通,并生下了三个儿子,其中长子公子汲被他立为继承人。宣姜原本是要嫁给公子汲,结果卫宣公这个老色批见人家花容月貌,直接捷足先登,自己将宣姜给娶了回来,这作风……啧啧,不得不说,真是相当炸裂!〕

    〔宣姜生了两个儿子,也就是公子寿和公子朔。卫宣公宠爱宣姜,自然就将原本他父亲的小妾,也就是夷姜给冷落了,后来夷姜自杀身亡。卫宣公自知对儿子有愧,所以心虚,但心虚多了,就越发感觉这儿子很不顺眼,再经别人一挑唆,他就有了除掉这个儿子的念头。〕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卫宣公的两个儿子,也就是公子汲和公子寿特别讲义气,都想替对方去死,结果最后双双殒命,可惜了。〕

    〔之后不久,卫宣公逝世,公子朔即位,史称卫惠公。卫惠公这个国君位置并没有坐太久,就被人赶下了台,夷姜的儿子公子黔牟即位。〕

    卫宣公:“……”

    见众大臣都用异样的目光看向自己,这让他很难受,明明这强抢宣姜的事还没发生,又怎能将这荒唐事扣在自己身上?

    再说了,既然事情还没发生,那自己提前掐断这念头,再保证以后不会再犯总行了吧?

    不过话说回来,那宣姜是否真如天幕评价那般貌美如花?

    公子汲目光失神,那就是自己未来的结局?

    〔卫惠公被赶下台,逃往齐国,对于卫惠公的遭遇,身为舅舅的齐襄公自然非常愤怒,直接率领诸侯联军杀入卫国,公子黔牟逃往洛阳,卫惠公复位。〕

    〔卫惠公虽然重新坐上国君之位,但卫国人的怒火也不是那么好消除的,而为了平息这些人的不满与怒火,齐襄公于是就想出了个馊主意,他将妹妹宣姜嫁给公子汲的另一个弟弟公子顽。宣姜后来还生了五个孩子,三女两男。这关系,说实话,有点乱,不好形容。总之,自此之后,卫国内部应该会对这几个孩子之间的称呼问题产生非常大的纠葛。〕

    万朝的古人:还真是,有够乱的啊!

    齐僖公有些面瘫,自己这儿子怎么竟整这些荒唐事?还能不能干点正事?

    齐襄公脸皮倒是稍微厚一点,虽然此事确实非常荒唐,但这是发生在卫国,他们卫国人自己都接受了,那外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卫国人:“……”

    〔当然,齐襄公虽然干了很多荒唐事,但客观得来说,他其实还算是一位有为之君,就是性情暴虐了一点,而这也给他后来的殒命埋下伏笔。〕

    〔首先说他在位时的功绩。齐襄公的谥号,也就是“襄”字,其在谥号里的意思是辟土有德,甲胄有劳,因事有功。这其实就是对齐襄公的最大肯定。〕

    〔齐襄公在位期间,其最重要成就便是报了齐国的“九世之仇”。也就是将纪国给吞并了,自周夷王开始,齐纪两国便成为了世仇,而在经历九世之后,终报此仇。这下,齐国不仅报了仇,顺便还将东扩路上的障碍也给清除了,算是一举两得。可以说,齐国在齐襄公的执政下,其实力显然又更进了一步。〕

    齐僖公难看的脸色这才稍微缓和了些许,心中暗骂,既然有这能力又干嘛还非得去干那些荒唐的事?

    齐襄公神情微喜,总算听到天幕有夸他的时候了。

    嗯,殒命?这个词似乎并不怎么好啊!难道说……

    瞬间,齐襄公的眼神都变得极其凶狠起来,别让他知道是谁,否则定会让对方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其实倒退回来,关于齐襄公滥杀他国国君这种事,严格来说,似乎也并不算真正的公报私仇。郑国的公子亹因为先前与齐国的关系撕破了脸,于是在很多时候,两国都是针锋相对,甚至郑国还有意支持纪国对抗齐国。〕

    〔齐襄公就很恼火,而为了齐国未来的战略需要,纪国则必须吞并。于是,在这种考虑之下,郑国的公子亹以及鲁国的鲁桓公接连被杀。陷入了混乱中的两国显然无法再继续支持纪国。纪国由此只能孤军奋战,最终走向灭亡。〕

    郑庄公此时已经无法直视与齐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了!

    这简直就是吃相难看啊!

    不过,说这话的同时,他似乎也忘了当年郑国是怎么对待东虢国以及郐国的了,只能说,这算是自食其果了吧!

    纪国:可恶!十世之仇犹可报也,等着吧!

    齐襄公冷哼:区区纪国,真是不自量力!

    〔吞并纪国之后,齐襄公似乎就有些得意忘形了,行事也愈发暴虐无常。早年,由于齐僖公特别喜爱公孙无知,于是就给了对方很多特殊待遇,甚至跟他这个继承人相比也相差无几,齐襄公非常不满。即位后,直接就取消了公孙无知的特殊待遇。公孙无知非常愤怒,他想找回场子,而这时管至父正好也有此想法,于是两人一拍即合。〕

    〔齐襄公手下有两位将领,连称和管至父。公元前687年,齐襄公派两人驻守边疆,承诺“及瓜而代”,也就是明年瓜熟的时候就找人替换他们。驻守边疆并不是什么好差事,不仅生活艰苦不说,甚至还可能因面对外敌的入侵而丧失小命。〕

    〔第二年,瓜熟了,有人提醒齐襄公,但齐襄公不听。后来连称和管至父又派人传信,齐襄公依旧不听。两人对此极为不满,身为君主,怎能连自己许下的承诺也视而不见?既如此,那你就别怪我们了。〕

    齐襄公有些绷不住了,好家伙,他们这是要弑君?

    不行,自己得率先解决掉他们!于是赶紧安排人去做这件事了。

    远在边疆的连称和管至父只觉头皮发麻,两人一对视,瞬间便有了相同想法!那就是逃跑!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心血来潮前往贝丘打猎,结果被一只野猪吓到了,直接从车上滚了下来,还摔伤了脚,鞋子也弄丢了。回到行宫后,越想越气,便让下人费去找鞋子,结果没找到,齐襄公瞬间就火了,当即就抽了费三百鞭子,打的皮开肉绽,就这种行事作风那确实有些残暴了。〕

    〔不过这下人似乎也没怀恨在心,可能是被打习惯了吧!并没有在乎这点伤口。走出门不远,就在这时,公孙无知与管至父以及连称正带着军士赶往行宫准备弑杀齐襄公。〕

    〔这下人似乎有点慌,但却强作镇定,将背上的伤口显露之后,表示自己要为他们探探路。公孙无知等人见这下人背上鲜血淋漓,于是就相信了对方。结果没曾想,这下人居然假扮齐襄公,并让内侍前去抵抗公孙无知等人,自己则把齐襄公藏在了门后。公孙无知等人自知被骗,也不敢怠慢,当即就杀了进去,将真假齐襄公都给解决了。〕

    〔齐襄公死后,公孙无知自立为君。但好景不长,第二年,公孙无知被弑杀。短短一年之内,接连两任国君被杀,齐国内部人心惶惶。而接下来有资格继承齐国国君之位的有两人,那就是齐僖公的另外两个儿子,也就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齐襄公简直暴跳如雷,他堂堂齐国之主就这样被弑杀了?外面的侍卫都是干什么吃的?

    还有这公孙无知,好,很好!你也必须死!

    齐僖公神情紧绷,他齐国的崛起之路难道就要戛然而止了。

    〔春秋乱世不到一百年,几乎所有中等以上的诸侯国都遭遇了弑君案件,天下纷扰,动乱不止。在这个糟糕的时代里,天下急需一个人来稳定并重建新的秩序,而这个人,就是即将到来的,“春秋第一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