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八零,从学会拒绝开始 > 第6章 提亲

第6章 提亲

    转眼间,满仓跟着常老爷子学瓦工已经三个月了。

    这三个月里,他已经掌握了瓦工的基本操作了。

    熟悉每一个工具的用途,通过实际操作熟知黄泥和麦草的配比,观察水平线保证砌的墙横平竖直……

    满仓学得仔细,常老爷子教得尽心。

    不过现在,他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提亲。

    满仓要提亲的对象叫张桂英,是邻村张家庄人。

    满仓是去年和桂英认识的。那会,附近的几个村联合起来修水渠,满仓是男工队负责清理淤泥的,桂英是女工队负责倒水做饭的。

    那天打饭,桂英用余光瞥了一眼满仓,给他多打了一勺,其他排队的人就开始起哄,要桂英嫁给满仓。桂英红着脸跑开了,满仓追了上去,把一个玉米面馍给了她。

    从那会起,喜欢的种子就开始在两个年轻人的心里萌发了。

    那是桂英第一次接过别人给她的东西,平常都是她给别人东西。打那以后,无论是做饭还是洗衣,无论是休息还是劳作,桂英时时刻刻都想着满仓。

    当然,满仓也一样。只是他迫于现实的压力,只能将对桂英的好感暂藏于心,等他迈出人生重要一步之后再做打算。

    如今,满仓正在学习安身立命的本领,这人生的重要一步算是迈出去了,所以他要立刻开始对桂英的追求了。

    “爹,过几天秋收结束了,我想去桂英家提亲。”

    吃饭时,满仓向他爹说起了提亲的事。老王头听着儿子的话,皱起了眉。

    “提亲用的礼你不用担心,这几年我挣的工分多,攒了些钱。就是这提亲的媒人,你得帮我找一个。”

    老王头点点头,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些。“这个我早就找好了,到时候你跟着支书一起去就好。”

    几天后,满仓和支书带着礼品,前往桂英家提亲。

    一进老张家的门,没人接住礼品就算了,两人还被当场来了个下马威。

    “我妹妹少说也是这十里八乡能排上号的俊俏姑娘,你一个家里连院墙都没有的穷小子,就敢来向我们老张家提亲?”

    向满仓发难的是桂英的大哥张昌顺。

    紧接着,老张家最小的儿子张昌林挣脱桂英的怀抱,从里屋跑了出来。

    “你们走,我姐姐不嫁人,姐姐说过要带我一辈子。她要给我洗衣服,要带我出去玩。”

    桂英的其他几个兄弟虽未说什么,但也都恶狠狠地看着满仓和支书,好像下一秒就要有所行动了。

    张家爹娘看着如此场面,并没有出面阻拦儿子,反倒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任由他们胡来。

    听着家人如此对待满仓,桂英在帘子后面,抹起了眼泪。

    “大兄弟,我和侄儿今天来,不是提亲的。”

    支书退而求其次,示意满仓不要接话。

    “不是提亲的你们来干嘛?”

    张母一听不提亲,也不知是激动还是愤怒,“蹭”一下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婶子,你先别急。两个孩子从去年修水渠认识,也快一年了,这期间没再见过面。我们今天过来,一是走动走动;二来呢,也让两个孩子再见见,看看到底合适不合适。毕竟是人生大事,一面之缘还是有些勉强,你们说是吧。”

    这时,刚刚还一脸严肃的张父,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慌,忙着起身招呼满仓和支书。

    “来来来,他叔,孩子,都过来坐。你看刚才分神了没注意,让几个混小子怠慢了客人。他叔你别见怪,孩子你也别往心里去。”

    能不往心里去吗,你去别人家被人恶语相向,你乐意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还是支书技高一筹啊。

    自从年初,老王头请他给满仓当媒人后,他就利用空余时间去了几趟张家庄,实地了解了老张家的家庭情况和为人。

    果然,经过支书多方打听得知,老张家男孩多。除了大哥张昌顺成了家,五弟张昌林还小以外,其他几个男孩都等着娶媳妇呢。家里就桂英一个女孩,爹娘就希望能给桂英找个给高彩礼的人家,好让几个兄弟都娶上媳妇。

    就因为这高彩礼,十里八村的人家都不敢去老张家提亲。眼看着桂英二十二岁了,没人上门提亲,张家爹娘着了急。也不去上地挣工分,成天就在家里唉声叹气,抱怨儿子生多了。

    这好不容易有个上门提亲的了,老张家倒还摆上谱了。不过,在支书眼里,都是小菜一碟。

    张父一看情况不妙,忙把几个儿子轰了出去,只留自己和媳妇在场,陪着支书和满仓说话。

    “满仓是吧?”张父客气了起来。“看看这孩子,真不错。大个头,身板挺直,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手。不像我们家那几个小子,成天就知道偷懒,一年到头工分也挣不了多少。”

    张母也跟着附和了起来。“是啊是啊,这孩子不赖,肯定是个过日子的人。桂英嫁过去,不会错的。”

    “哈哈,我们满仓,这几年一直是我们村挣工分的能手。今年还特意拜了师傅学起了瓦工,说要为将来的日子做打算。”

    支书没接张母的话,当着张家人的面夸起了满仓。意思很明显,你们家不要门缝里瞧人。

    满仓坐在一旁,看着他们几个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内心逐渐升腾起了一种感觉。

    这老张家人前后反差也太大了。他希望今天就能再见见桂英。距离上次见面快一年了,他想看看,桂英是否也和她家人一样,两面三刀,趋炎附势。

    张家爹娘一听满仓要见桂英,忙着就要叫桂英出来和满仓相见,生怕人家不高兴跑了。

    但支书以男方上门提亲时不便见女方为由阻止了张父的行为,让满仓沉住气。

    之后,众人又寒暄了几句,支书就招呼着要回去了。

    此刻,张家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极力想挽留满仓和支书,想让他们多待一会。

    但支书还是要回去,因为他今天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事情的主动权早就在他们这边了。

    “臭小子,今天的事没啥,没让你见那女娃娃,回去不要担心,只管跟着你常爷爷继续学艺。等你出师了,婚事也就成了。”

    回去的路上,支书叮嘱满仓。

    支书没敢告诉满仓,就在他们刚刚出来时,桂英掀起帘子的一角,偷偷望着满仓,眼里是无尽的期待。

    支书也让满仓回去多想想,张家男孩居多,爹娘又带头偷懒,要是成了亲,只怕满仓还有更多的活要干。

    可满仓的心里,依旧有种感觉,说不上来。有时候,他就觉着,桂英已经不喜欢他了。可有那么几天,他又觉着桂英一直在等他。

    今天的事,也让满仓意识到了一点。不是所有人都会像常老爷子那样痛快答应事情,也不是所有事都会一帆风顺。

    顺境时,不要忘乎所以;逆境时,也不必妄自菲薄。

    到家后,满仓一脸颓样。

    “呦,瞅这样子,一看人家姑娘就看不上你们老王家的穷小子吧。也就我瞎了眼,进了你们老王家的门。要我说啊,别折腾了,你王满仓就等着打一辈子光棍吧。”

    嫂子何秀英说话声音再小,还是被满仓听见了。

    他蔑视地看了她一眼就进屋了。他不和这种人一般见识,与这种人争辩,浪费口舌。

    掀起门帘子的那一刻,满仓在心里暗暗发誓,即便以后还有千万个为难事,他也一定要娶回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