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帅看着吴恒,叹气道:“子兴,七叔召你入关,是有大事要你去干。” 他停顿了一下,道:“六子在潼关下战败,撤军休整。”
“我再三考量,决定任命你为讨逆军总司令,兼西北五省招抚使,总督西北战事。”
“六子不成器,只能换你上,你要趁着冯玉详那个坏种人在苏俄,把他的西北军给一锅端了。”
“等他从苏俄回来,地盘没了,部队也没了,他想东山再起,只能是痴人说梦。” 大帅虽然话糙,但很明了。
吴恒略微犹豫了一下,道:“七叔,这恐怕不好,汉卿在潼关下血战这么多天,眼看着就要拿下潼关,我这时候顶 替他,有失道义。”
张大帅摆手道:“什么道义不道义,打胜仗才是最大的道义,我们这帮兄弟都老了,沙场征战,还是要靠自家晚 辈。”
“你且放心的去,有七叔给你撑腰,没人敢说三道四。”
天津。
吴恒从北平回来,立刻下达军令。
独立一师梁初衷所部,立即收拾行囊,带上辎重,入陕作战。。 独立二师周正康所部,立即带上弹药物资,由津南入陕。
独立三师杨臣清所部,从津北乘火车前往石家庄。 骑兵师朱三河所部,由津东直下潼关。
重炮师,所部所有大炮,全部装火车运往张家口。 装甲师所属坦克、装甲车,全部开赴潼关战场。
直隶所属各地,由独立四师程远山所部驻防,天津督军公署军务,交程远山处理。 命令下达后。
直隶各地军队频繁调动起来。 五月初六。
吴恒通电全国,任讨逆军总司令,西北五省招抚使,举直隶奉军精锐,讨伐西“零三零”北国民军。 消息一出,整个西北诸省纷纷乱了套。
之前张汉卿率奉系第三军团讨伐西北军,尚且鏖战持久。
此番吴恒率直隶奉军气势汹汹的讨伐,令西北各军陷入短暂的惊慌中。
吴恒不同于张汉卿,张汉卿打仗全赖郭松龄,如今郭松龄被监禁,张汉卿独自领军作战,弊端乍现,这才给西北军 宋哲元可乘之机。
而吴恒精通兵法韬略,骁勇善战。
年初,吴恒率所部与西北军在直隶地区大战。
打的西北军毫无还手之力,辛苦抢到手的地盘,又被吴恒给夺回去。 冯玉详也是因为被吴恒大败,才被迫下野出国考察。
此番吴恒又一次领兵讨伐,西北军各部头顶阴霾重重。 毕竟年初直隶大战的阴影,他们尚未完全消化。
五月七日。 傍晚。
吴恒率卫队营,督军公署的参谋人员,抵达洛阳以西。
他本想去洛阳拜访一下吴佩孚,但得知吴佩孚去了两广督战,也就没有入城。 他亲率领随行人员,连夜前往潼关。
原驻保定的独立一师先头部队,已经抵达潼关城外五十公里,其余各部队,正在赶往潼关的中途。 吴恒预计各部队在五天之内集结于潼关城下。
毕竟他麾下各师,都配了不下百辆大卡车,机械化行军速度,是徒步行军数倍。
他要以雷霆之势,给西北军当头一棒,再分化拉拢,在最短时间内,攻下陕、青、宁、甘、新五省。
冯玉详下野之前,把西北军编成十四个师,分别由孙良城、孙连仲、韩复渠、石友三、庞炳勋、井秀岳、刘汝明等 人任师长,驻扎于西北五省以及绥远。
其中,宋哲元任陕西军务督办,麾下两个师,分别是佟麟阁与冯治安。
张汉卿率第三军团讨伐宋哲元的时候,本来是占上风的,毕竟奉军的武器装备,是西北军望尘莫及的。
但张汉卿出了一个昏招,居然派人拿了十万大洋的银票,去收买宋哲元麾下的佟麟阁。
而佟麟阁拿了张汉卿送的十万大洋支票,表面上答应叛宋投奉,暗地里,把张汉卿卖的一干二净。 这才有了张汉卿潼关下惨败的教训。
吴恒心想张汉卿脑袋是浆糊做的么,拉拢分化西北军将领,这是他给出的主意。 但张汉卿也不打听一下,佟麟阁是随便就能收买的?
西北军向来贫瘠,当年在直系时,便不受待见,后来冯玉详背叛直系,以为控制平津地区,就能解决西北军军饷问 题。
但冯玉详没想到的是,奉系和吴佩孚联合起来,把他给赶出平津。 至此,西北军仍然是穷的叮当响。
上次吴恒与西北军交战,抓获的俘虏披着面粉袋子,穿着草鞋,一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 若以金钱开道,西北军瞬间就会瓦解。
可惜的是,张大公子粗心大意,不收买驻凤翔的石友三,居然跑去收买佟麟阁,焉能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