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朱允熥,把八岁朱雄英复活啦 > 第27章 吕氏想要做点事

第27章 吕氏想要做点事

    太常寺卿的黄子澄也紧接着上前,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自古以来,立储当以贤能、年长为要。皇长孙殿下年岁尚小,于国政之事一无所知,此时立为皇太孙,恐引诸多变数。国家此时需要有一位成熟稳重、有治国之才的储君来稳定局势。若以年幼之长孙殿下为皇太孙,各方蠢蠢欲动,国家安定或将面临挑战。陛下,切不可因一时之念,而置国家于险地。”

    时任御史大夫的练子宁亦不甘示弱,拱手道:“陛下,国之储君需有足够的才能和阅历。皇长孙殿下年幼,若此时立为皇太孙,恐日后难以服众。治国安邦,需得臣民心向。殿下年幼,未有恩泽于群臣,未有功绩于百姓,他日登基,何以令臣民敬服?且殿下尚需时间成长与学习,此时立为皇太孙,太过着急,实非国家之幸。”

    还有一些文臣也表达了反对意见。朱元璋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反对自己立朱雄英为皇太孙,他脸色微沉,很想动怒。但偏偏他们说的还挺有道理,自己也不能真的无理搅三分。这些人还不知道雄英的身体情况都已经如此反对,若是他们知道了,只怕情况更甚。

    听到文臣们如此反对,淮西勋贵们终于忍不住了,凉国公蓝玉一马当先,大声说道:“陛下,俺们跟随陛下出生入死,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别的道理俺们也不懂,只知道陛下立朱雄英为皇太孙,乃是顺应天意,符合嫡长要求。任何反对的人,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

    宋国公冯胜也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蓝玉将军所言极是。朱雄英乃陛下嫡长孙,继承大统,名正言顺。”

    曹国公李景隆也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皇太孙之位当立朱雄英。朱雄英自幼受陛下和皇后娘娘教导,对治国之道已有涉猎。就算十年间没有继续学习,但基础尚在,且并非已经长大而一事无成,将来必能成为一代明君。臣支持立雄英殿下为皇太孙!”

    文武双方针锋相对,朝堂之上气氛紧张。朱元璋看着争吵的群臣,心中烦乱不已。甚至还有一些老臣提议立其他皇子为储君,让朱元璋心烦程度加深加深再加深。

    “陛下,自古以来,立储当以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为先。如今太子虽然薨逝,但是秦王、晋王、燕王等诸位皇子皆在,且他们战功赫赫,治理封地也是颇有收获。若贸然立皇长孙为皇太孙,恐难以服众。”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站出来说道。

    又有一位老臣站出来说道:“陛下,储君之位关乎国家社稷之根本。皇长孙年幼,甚至不如其他皇孙,未经世事,恐难以担当此重任。而诸位皇子久经沙场,有治国之才,当为储君之选。”

    朱元璋心情郁闷,他知道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或许有些冲动。而且事情正如朱允熥说的那样,自己遇到的阻力太大了。他暗下决心,下次去看望朱雄英的时候,一定要向两个孙儿承认自己的错误,告诉他们自己会更加慎重地处理此事,为他们的未来铺就一条更加平坦的道路。

    这件事在前朝或许已经结束了,然而在后宫却刚刚开始掀起波澜。太子妃吕氏得知朱元璋欲立朱雄英为皇太孙,心中涌起无尽的恨意。她本以为自己的儿子朱允炆凭借这十年的表现有机会成为皇太孙,结果如今却被还是被朱雄英那个死人抢了先。

    吕氏在宫中暗自思忖,决不能让朱雄英顺利成为皇太孙。她深知,若朱雄英被立为皇太孙,她与朱允炆就没有未来了。于是,她决定铤而走险,策划一场对付朱雄英的阴谋。

    只是吕氏没想到,她联系黄子澄等文臣时,却没有得到黄子澄等人的同意。他们的意见也很统一,现在陛下想立朱雄英的做法已经在朝堂上被制止了,而且朱雄英现在虽然是嫡长孙,年纪和阅历却还没有朱允炆有优势。朱元璋年纪已经很大了,经历过太子去世的打击,还不知道能坚持多久,此时没必要节外生枝。

    吕氏见黄子澄等人不愿意支持自己的行动,便决定自己策划。她又通过在东宫做侍卫的江夏侯周德兴长子周骥联系了周德兴以及几个郁郁不得志的勋贵,准备干一票大的。吕氏将自己的谋划对这些人和盘托出,让这些人如此如此,这番这番……

    很快,一些人乔装打扮,混入京城的各个角落。在热闹的集市上,一个看似普通的小贩突然神秘兮兮地对旁边的人说道:“你可听说了?那皇长孙朱雄英竟然死而复生,实际上是个妖怪,会给大明带来祸患。”旁边的人一听,顿时面露惊恐之色,很快,这个惊人的消息便如同风一般在集市上传播开来。那小贩一边摆弄着自己的货物,一边不时地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周围人的反应,见众人纷纷议论起来,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在街巷之间,一些地痞无赖也开始大肆宣扬这一流言。他们一边走一边叫嚷着:“朱雄英是妖孽,大明将有大难。”百姓们听到这些话,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疑惑。他们望着皇宫的方向,虽然不知道皇长孙为什么死而复生了,但是他们听得多了,仿佛真的能看到那神秘的妖孽正潜伏其中,随时准备给大明带来灾难。那些地痞无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脸上带着嚣张的神色,他们在街巷中横冲直撞,声音响亮而刺耳。

    与此同时,京城的街头巷尾,不知从何时起,出现了一群小孩,他们蹦蹦跳跳地唱着一首诡异的童谣:“雄英归,妖孽来,大明危,祸端开。”那清脆的童声在空气中回荡,让人不寒而栗。百姓们听到这童谣,更加确信了朱雄英死而复生是妖孽作祟的传言,恐惧在他们心中不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