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 > 第74章 发生了什么?

第74章 发生了什么?

    秦长安赶紧对着张铁头做了个嘘的手势。

    然后掏出数张隔绝符,分别贴在门口和窗口位置。

    这才开口低声对张铁头问:“你说的是真的?”

    “嗯。”

    张铁头使劲点头:“爷爷说过,到了任何陌生的地方,都要保留自己最大的底牌,甚至让别人以为你的底牌是自己最大的劣势,只有这样,才会在出现意外的情况下取得一线生机或者翻盘!”

    秦长安做梦都没有想到一直看上去半死不活,偷奸耍滑的老张头竟然能说出如此话教育他的孙儿。

    看来自家侯府果然是藏龙卧虎,老爹这也不是实打实的愚忠啊!

    “你可是又看出了什么?”

    秦长安询问。

    张铁头却尴尬的挠挠头:“小人先前对于镇南关的判断失误,现在不敢靠直觉,只是觉得稳妥一些不会有坏处。”

    “镇南关之事,你的判断不一定失误,只是镇南关提督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厉害,不过这里的地方官员已经开始逼迫百姓,若是不尽快想办法制止这一切,等百姓的土地被打量兼并,必然引起民变,朝廷调拨西南的饷银再出问题,西南必然大乱!”

    秦长安通过赵县之事,已经看透了地方的现状。

    这里的形势远比他来之前要复杂严峻的多。

    这种情况下,若是再听从李大学士的叮嘱,西南必乱。

    他不但无法完成皇帝的吩咐,还可能成为背锅侠。

    所以他需要一只自己能掌控的亲信之人。

    这也是史建德提出邀请之后,他选择跟随过来的原因之一。

    等他将山寨的情况摸清楚,看看能不能将其收为己用。

    “少爷,既然你看出了未来,要不要给陛下上书请求一个武将的职位?”

    张铁头小声的提醒。

    秦长安却摇头:“上书是一定的,不过武将的职位不能求,我们要想办法制止这一切发生。”

    “那调查诡异之事呢?”

    张铁头见少爷似乎忘记了这次来的主要任务。

    “制止西南乱局和调查诡异并不冲突,相反,只要制止了西南乱局,诡异就会变成祥瑞。”

    秦长安说完拍了拍张铁头的肩膀:“行了,不聊这个了,今天够累的了,好好睡一觉,明天咱俩分头行动打听一下山寨的情况。”

    ……

    京都,皇城。

    禹帝看着陈芳递上来的影卫秘奏,沉默半晌后,又递给了陈芳:“你说说长安这小子是在搞什么鬼?为何出了京都就失去了踪迹?也没有在驿站歇脚,是在躲朕任命他为西南监察御史的圣旨吗?”

    身为皇帝的贴身大太监,他自然知晓秦长安在禹帝心中的地位。

    略微思考了一下道:“小侯爷,或许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苦衷?他能有什么苦衷?朕该给他的特权都给了,为了他能在西南更好的行动,朕不但让昭阳配合他,还促成了他和李家的联姻,那些文人自不会为难他,他只要去了就是白捡的功劳。”

    “小侯爷或是发现了诡异天象的一些蛛丝马迹,为了不引人注意,秘密前往调查了。”

    陈芳小心翼翼的开口:“陛下,小侯爷不是不识大体之人,如此做,其中必有缘故!”

    禹帝并没有马上说话,而是用审视的眼神看着陈芳。

    就在陈芳被看的有些发毛的时候,禹帝这才开口:“西南关系国本,绝不可出任何问题,满朝文武除了他秦家,朕谁都信不过,不管什么原因,也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都要找到长安,将圣旨给他。”

    “告诉派出去的人,若是长安接不到旨意,他们也就不要回来了。”

    陈芳:“是,老奴这就去办!”

    禹帝:“还有,告诉昭阳公主,长安推衍之术已入化境,等长安进入西南,务必要听从长安的建议。”

    陈芳:“老奴明白。”

    ……

    西南道总督府。

    西南第一苗医石济生正在给西南道总督、大禹昭阳公主的驸马诸葛明把脉。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脸色愈发的凝重。

    最后化作一声叹息:“诸葛公,你为何不听劝呢!如今毒素已经深入骨髓,老朽也无能为力。”

    “军政要务岂敢耽搁,若是因为区区中毒就误了朝廷大事,让百姓陷入危局,我活着还不如死了呢!”

    诸葛明其实早有心理准备,这个时候看的很开:“石神医,我这毒素可有抑制之法,只要给我延长半年寿数即可。”

    “有倒是有,只是诸葛公需要每日承担如万虫咬噬之苦。”

    石济生心中有些不忍,要知道诸葛明中毒虽然目前只有三个月寿数,但是却可以不太痛苦的走到生命尽头。

    可他若是施展秘术,延缓毒药的蔓延,他每天都会承受至少一个时辰的折磨,死后也会变成皮包骨,整个人的精气神魂都要受到极大的损伤。

    “无妨,和西南安危比起来,这不算什么。”

    诸葛明听到有办法,这才松口气,他会用这仅剩的六个月,将隐患降到最低,为将来昭阳公主掌控大局奠定基础。

    “诸葛公……”

    石济生还想说什么,这时候就听到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他知道这是有重要的事情发生了,否则没人会在总督看病的时候打扰。

    他很是识趣的告退:“诸葛公,我去调理药物,切记不可操劳过度,否则就算是使用秘法,你也挺不到半年。”

    “多谢石神医提醒,我记住了。”

    诸葛明起身道。

    石济生这才转身走出房间。

    在他走出去的时候,正好和进来汇报之人走了个对脸。

    那人石济生认识,总督府参将胡忠义,一个弃文从武的书生。

    以前每次见了他都会行礼。

    这一次见了他只是微微点了下头,可见这一次之事的紧急。

    诸葛明凝重地望向胡忠义:“出大事了?”

    胡忠义点头:“镇南关提督没有按照我们事先的计划行动,而是提前对土司潜入镇南关的内鬼和间人下手了。”

    “两天前,整个镇南关杀的人头滚滚。”

    “陈有道并非鲁莽之人,可是有突发事件?”

    诸葛明虽然中毒,但思维却很清晰,他不会因为这种表象而冲昏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