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启龙图 > 第162章 你是众矢之的

第162章 你是众矢之的

    杨谦不知这座山位于何处、海拔多高,透心凉的山风如水一般吹在脸上,极为清爽,顺带着减轻了背上的灼热感,可是这个神秘莫测的半面人让他忐忑不安。

    半面人在破烂如抹布的脏道袍上擦了擦手上的果汁,舔了舔唇边的汁水,咧嘴笑道:“没有为什么,只有四个字‘老子喜欢’。有些人想借天道搞乱世道,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老子不喜欢他们这副做派,偏要打乱他们的部署。”

    杨谦眸子全是疑问号:“什么意思?有人借天道搞乱世道?前辈,你能不能说详细点,我听不懂。”

    半面人咳嗽一声:“你不用了解的太清楚,你是俗世中人,我是方外修真者,鸡同鸭讲自然在情理之中。

    你只需知道,有人假借天道在害你,想将乱世延续下去,我却要替天行道,使这人的阴谋诡计落空,让俗世中人决定未来几十年的走向,以后究竟是乱世还是治世,由俗世中人来定。

    行啦,别扯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你后背遭到烈焰冲击,受了点伤,我帮你敷了草药,运功稳住了内伤,休养几天就能活蹦乱跳。

    河南道来了很多想要置你于死地的江湖人,既有你魏国的政敌,又有秦国楚国的死士,这几天你就跟我躲在这座山上吧,保准没人能够找到。”

    杨谦讶异道:“我哪有什么政敌?”

    半面人刨开表面一层泥土,挖出几截白茅根,随意擦掉外层泥土,也不管干不干净、卫不卫生,放进嘴里开始咀嚼,浅笑道:“你怎么没有政敌?

    你是杨老太师的独子,最有希望继承魏国权柄的就是你,魏国所有大权在握的文臣武将都是你的政敌。

    你活在世上,太师多半会把权柄传给你,即便不传给你,而是传给其他人,那个继承太师权柄的人也会寝食难安,怕你动摇他的位置。所以呢”

    杨谦苦笑道:“所以现在魏国有望继承太师权柄的人都想杀我,而不止一个徐敬亭?”

    半面人叹道:“你不提徐敬亭还好,徐敬亭原本是你最好的挡箭牌,老太师可能当真老了,竟然没看到这一点,煞费苦心将徐敬亭拿下了。

    徐敬亭倘若还在尚书令的位置上,他是明面上最有可能继承魏国权柄的人,此人文韬武略不在太师之下,比太师差的无非是底蕴罢了。

    其他大权在握的文臣武将清楚自己斗不过徐敬亭,不敢贸然对他下手。有他吸引明枪暗箭,自然没人找你的麻烦。

    徐敬亭垮台后,你就成了众矢之的。你年轻气盛,行为荒诞,在雒京积怨颇深,口碑极差。

    原本我不该帮你,但是不知为何你会承蒙上天眷顾,成为乱世的启明星,我只能勉为其难助你一臂之力,替你解决一些俗世之外的麻烦。”

    “不是还有一个二皇子萧承礼吗?太师这两年不遗余力栽培他,想还政于萧氏。

    那些文臣武将怎么不去对付萧承礼,偏要对付我这样一个文不成武不就的荒淫公子?”

    杨谦对这半面人始终存疑,不愿与他交心。

    半面人噗的吐掉几乎嚼烂的白茅根,指着杨谦放肆大笑道:“杨谦呀杨谦,我本将心向明月,你却把我当傻瓜。

    你们父子俩演的这出戏,顶多只能哄骗一些无知无识的山野村夫,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还政于萧氏的场面话。

    从古至今都没有一个权臣会在擅权三十多年后把权柄还给皇室,一个都没有。

    老太师之所以摆出还政萧氏、培养二皇子的姿态,无非是想把萧家当成吸引仇恨的靶子,让那些野心勃勃的文臣武将先去对付萧家,而无暇注意他真正选择的接班人。

    老太师此举可谓用心良苦,前两年确实蒙骗了一些人。

    然而前些日子徐敬亭被捕后,别说魏国的实权人物幡然醒悟,便是周边列国也明白过来,老太师肯定不会让大权旁落在外姓头上,这个位子非你莫属。

    眼看太师英雄迟暮,而你不到而立之年,羽翼未丰,你说魏国的文臣武将怎能忍得住不去对付你?

    只要杀了你,待老太师驾鹤归去,魏国立刻群龙无首,谁都有机会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主宰大魏江山的霸主。

    退一步讲,就算他们抢不到最高权柄,拥兵自立也不是没有可能。

    魏国是当今最强盛、疆域最辽阔的国家,每个道的折冲府官兵有十几万,任何一个道独立建国都不容小觑,有逐鹿天下的希望。”

    这些话非常在理,杨谦听得津津有味,惨笑道:“前辈,你明明是道法齐修的出家人,出家人追求四大皆空、不问世事,你对我魏国局势倒是了如指掌,佩服。

    我承认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但魏国那么多文臣武将,不可能都想铲除我吧?”

    半面人又将一根白茅根塞进嘴里,含含糊糊道:“当然不是全部,嫌疑最大的无非是老太师的杨门五子和六道大都督。

    不得不说老太师用人识人确实目光如炬,他精挑细选的五个义子和六道大都督称得上是一时之豪杰。

    他们或是戍守边关重镇的统兵大将,或是辖治一道的土皇帝,要人望有人望、要兵权有兵权、要谋略有谋略,特别是你那两个文武双全的姐夫,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最想置你于死地。”

    月华如水,温柔地洒在山岗之上,照的四周树影凄清如鬼影。

    杨谦若有所思的垂下头,暗自咀嚼半面人的话,心不在焉将把玩很多遍的青果塞进嘴里,嚼了一口,哇的吐出去,一张脸近乎扭曲,刹那间转换了十几个痛苦表情道:“好酸呀,这是什么果子?”

    惊讶如此难以下咽的果子,半面人竟然一口气吃了十几个。

    半面人意味深长地解释:“众生皆苦,何止此果?

    此果名曰青果,据说是菩提树下的一抹草藤所结,由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七苦所化,最是难以下咽。

    你若是连这点苦都吃不下,将来如何执掌大魏权柄?如何决定世间走向?”

    杨谦没好气的嘟囔道:“你在扯什么鬼?如来佛祖成佛的那棵菩提树不是在印度吗?中国哪有什么菩提树?又哪有什么七苦所化的青果?”

    半面人眸子渊深,微笑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天下何止一棵菩提树?公子若是过于执着色相,岂非永远难以开悟?”

    心情恶劣的杨谦不知他在打什么鬼机锋,冷笑道:“前辈,我知道你道法齐修,内功深厚,但我是个俗的不能再俗的俗人,你能不能正常跟我说话,别扯那些玄之又玄的东西。

    我跟你说,这几天我心情很不好,自从回到飞蝗关就没一天快活过,随便练个入门内功也能走火入魔,三仙山逍遥观又遇到什么狗屁七杀局,差点丢了半条命。

    你要是好好说话,我们还可以做个朋友,你要是一直神神叨叨,请恕我不奉陪了。”

    半面人也不生气,依旧是一副宠辱不惊的神情,大笑道:“公子快人快语,也罢,我就不跟你吹牛了,实话跟你说吧。

    这是生长在悬崖峭壁的一种青果,味道极苦,却有疗伤补气之妙用,食之对你伤势大有补益。”

    杨谦哼了一声,脸上阴晴不定,凝视着青果,喃喃自语道:“这果子真苦,不过若有疗伤补气的作用,就当是喝了一剂中药吧。”

    他紧闭双眼,先摆出一张苦脸,再将青果塞进嘴里,轻轻嚼了一口,咦!说也奇怪,刚才还苦涩难以下咽的青果竟然泛起一股清甜的味道。

    杨谦睁开双眼,细细打量着青果,愕然道:“味道怎么变了?”

    半面人笑道:“人生就是如此,祸福相依,先苦后甜,你若能吃苦,后面必有甜头。”

    杨谦对这人终于生出一丝不算多的钦佩,竖起大拇指赞道:“厉害,看样子我先前小瞧你了。”

    一口气将四枚青果吃的干干净净,那果子越到后面味道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