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启龙图 > 第220章 议事厅里露峥嵘

第220章 议事厅里露峥嵘

    杨谦在外面经历一番波折后,对这个太师老爹越发钦佩爱戴,缓步走到大殿之中,朝着居中而坐的太师跪了下去,深深三叩首:“孩儿见过父亲。”

    太师见他进殿之后举止得体、礼数周到,心情大悦,笑容可掬地朝他招手:“过来,走近一点,让父亲看看你,这一去就是大半个月,累不累?”

    杨谦站起身,慢慢走到堂上,效仿古人礼数,屈膝跪在太师榻前。

    太师上上下下打量一遍,见他皮肤比半个多月前黑了许多,眸子里添了一些风霜,也多了一些坚韧刚毅,大为欣慰,摸着他的脑袋道:“老夫叫你去关内道追捕董樾,你怎么没去关内道,而是去了河南道呢?”

    杨谦毫不隐瞒,将改道河南道的缘由以及无忧岭的遭遇原原本本讲了一遍,既是向太师汇报工作,也是向满朝文武证明他不再是那个荒唐公子。

    太师和满殿文臣武将听得连连点头,对这个丑闻满天下的浪荡公子不由刮目相看。

    满殿大臣不敢置信,眼前这个人当真是一个多月前进宫强抢公主、奸污公主的杨家三公子吗?

    谁都知道那个公子懒惰到在他后脑勺挂块肥肉都不肯转头去吃,残暴到一夜间在妓院折腾死三个名妓,走出京城代皇帝去郊外祭个祀都嫌辛苦。

    这样的公子哥怎可能带着二十多名蜂勇卫高手千里追捕敌国细作?听着怎么像天方夜谭?

    太师没有过多纠结以前的事情,而是含笑相问:“估计你应该听到南楚西秦联手攻我大魏的消息。

    如今两国二十多万大军兵临城下,南楚围住了柴城,镇南关防线全线崩溃。

    西秦打的萧关防线摇摇欲坠,更有一部精兵绕过萧关,顺着渭河攻城拔寨,很快就会打到西京城下。军情紧急,你可有退敌之法?”

    杨谦微微怔愣,抬头直视着太师似笑非笑的眼眸,发现他的脸色苍老了许多,黑发所剩无几,满头长发近乎全白。离京不过区区二十多天,太师怎地像是衰老了好多年呢?

    太师的提问过于突兀,自己不懂得兵法谋略,对战事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此时贸然发表见解太过轻浮,于是老老实实说道:“父亲,孩儿年纪轻轻,不太懂得军国大事,现有父亲和满朝文武在此,孩儿怎敢胡说八道?”

    太师对他的谦逊极为满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当权者最大的智慧。身居高位的人不懂装懂自然容易,但承认自己的无知需要莫大勇气。

    可是太师想看的并非是他的谦逊,作为杨镇的儿子,更要有超人一等的智慧和舍我其谁的气魄。

    对以前的杨谦太师不抱任何指望,那是写在脸上的没有,今日之杨谦却三番两次超出他的预期。

    太师缩回抚摸杨谦脑袋的手,斜斜靠在靠枕上,故作轻描淡写的挑逗道:“无妨,我们自有我们的主意,你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这并不冲突。

    你从未接触过军国大事,于调兵遣将这些细枝末节不必多谈,但大的战略方向不妨聊一聊,你姑妄言之,我们姑妄听之,也算是集思广益吧。

    老夫半截身子已经入土,所剩时日不多,以后的天下注定是你们年轻人的。

    你不妨设身处地想一想,有朝一日你坐在老夫的位置,执掌大魏的军政大权,遇到今日这般困境,该如何落子破局?”

    太师平平淡淡的几句话瞬间搅动一池春水,那些聪明绝顶的人物虽然没有发出一丝声音,但脸上还是悄然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杨谦听出了太师的弦外之音,他也想看看满朝文武的反应,所以悄悄偷瞄一眼堂下。

    大殿之中有人惊愕,有人愠怒,有人冷笑,更多的却是一脸平静,不同寻常的平静。

    特别是跽坐于前排穿着紫色锦袍的三省六部重臣以及十二卫府大将,眼波平静到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当官当到他们这个境界,基本上都成了修炼千年的狐狸,没有一点城府早就死了。

    在这种公开的场合,不管是支持杨谦的人,还是反对杨谦的人,或者是隔岸观火的骑墙派,都不可能露出一点痕迹。

    杨谦突然发现偌大的议事厅里,除了坐在右侧次席的左卫大将军荼冷,其他的全是陌生脸孔。

    太师府的人都说左卫大将军荼冷是当今军方第一人,想不到竟然还有一个穿着麒麟官服的老将压他一头,坐在右侧首席。

    这人豹头环眼,满脸红光,须眉已然全白,肩膀极为厚实,看着与太师是同一时代的人。

    他坐地的姿势最为慵懒闲适,身后放着一个七彩绣锦靠枕,他旁若无人地斜靠在靠枕上,与太师如出一辙。

    杨谦从来没听说魏国军方还有资历如此深厚的大佬,心里好奇,不由多看他一眼。

    那人好似感受到了杨谦的灼热目光,原本半眯着的老眼突然睁开,与杨谦的目光凌空碰了一下,极短暂的一下,然后微微一笑,迅速恢复到一以贯之的半眯状。

    杨谦隐隐察觉到这人眼中有种奇怪的力量,似乎能够洞穿人心,又似乎冷漠到没有人类的感情。

    猛地想起前些天有人说过,那些杀人如麻的大将军,眼神有时候会充斥着一种冷酷无情的空洞。

    他一直不太理解什么叫冷酷无情的空洞,此时才醒悟到老将的眼神就是最为生动的注解。

    不消说,此人多半是最早追随太师征战沙场的一批将军,资历自然稳压左卫大将军荼冷一筹。

    这样的老前辈在朝野肯定威望素著,以后要找机会跟他多多亲近,争取得到他的支持。

    其实做官跟在菜市场做生意是一个道理,讲究的无非是和气生财,认识的人越多,生意肯定兴隆。

    杨谦想了想,越想脑子越是一团空白,搜肠刮肚苦思良久,陡然想起红色电视剧里看到的一些片段,赶紧收敛慌乱情绪,背书一般侃侃而谈:“父亲既然让孩儿随便谈谈,那孩儿就随便谈谈,请父亲与各位大臣不要笑话我班门弄斧。

    孩儿曾听一位伟人说过,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秦楚两国看似来势汹汹,一路攻城掠寨势不可挡,我们千万不能乱了阵脚,更不能被敌人吓破了胆。要先稳住阵脚,慢慢寻找克敌制胜的法子。

    与秦楚两国相比,我大魏地大物博,疆域辽阔,人多兵多粮多武器多,只要现阶段能够稳得住、守得住,借助城池关隘慢慢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我们肯定能够取得最终胜利。

    那位伟人还说过,两个拳头不能同时打人。若是把两个拳头伸出去,胸膛要害就会暴露出来。

    所以孩儿的看法是,对秦楚两国要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拉一个打一个。

    楚国国土面积比较大,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此次一举出兵十几万围住柴城,后面不知还有多少援兵,我们很难轻易战胜他们,也不宜倾尽全力跟楚国去硬碰硬。

    西秦相对弱小,人少兵少国家穷,此次出动七八万大军,据说是掏空了国力。

    我们大可以先跟楚国谈判,许给他们一些好处,割地求和也好,嫁女和亲也好,总之把所有可能感动楚国的法子都使出来,先稳住楚国,让他们暂时停在镇南关防线,不要继续北上。

    同时派出精锐部队大举西进,重演一次关内道关门打狗,一口歼灭西秦的所有兵马。

    有可能的话,一鼓作气灭了西秦国,将雍凉一带全都纳入我大魏版图”